•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移情和共情【植根情景,移情传情】

    时间:2019-01-08 03:15: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将历史“复原”,以鲜明的导向烘托气氛,营造情境,寓教于“情”于“境”。学生要学会与前人在思想上交流、认知上切磋、感情上交融,并且能够感情移入,移情传情。
      关键词: 情境 移情体验 情感意识
      
      移情又叫感情移入,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历史情境创设的心理学原理是“移情原理”,即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情绪在情境暗示的作用下被唤起后,与前人在思想上交流、认知上切磋、感情上交融。下面我以八下《历史与社会》为例谈谈在情境中的移情传情。
      一、培养真切地情意,以情移情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让学生感知对方的情绪,老师先要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倾注于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与学生心理和思维上进行互动。情感具有相同性和感染性。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有、也不可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师要让学生动情,自己必须先动情,饱含感情,以真切的情意诱发学生的情感。移情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教师“寓理于情”,具有浓厚而真挚的情意,并将这种深情渗透和体现在教学的语言、眼神、手势、体态、人格和智慧中。
      二、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以景激情
      (一)联系生活现实情境,引发情感升华。
      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成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学生置身其中,体验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社会背景,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和熏陶,移情作用油然而生。
      如在谈到日本侵华的罪行时,我们可以以身边的事例引入,如我们浙江很多老人都患有“烂脚病”,而大量“烂脚病”的产生与日军散播炭疽菌有直接联系。日军在中国进行细菌战,在宁波投撒细菌,不仅使几十万中国民众死于细菌战,而且留下了严重的传染病。学生从爷爷奶奶身上,了解了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加深了对他们的痛恨。接着又创设系列情境:出示大型历史图册《南京大屠杀―――历史照片中的见证》中的大量图片,材料“日本政府通过篡改教科书事件”,给学生强烈震撼。日本扣押中国船长事件,放中国船长的当天日本国内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让学生触景生情。
      师:日本右翼分子至今还否认南京大屠杀,不承认侵略历史、歪曲历史,日本首相还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材,发动民众参加反华游行。对此你有何感想?
      生1:日本当局的错误做法是我们中国人民无法容忍的,日本人民要向我们道歉。
      生2:我们要铭记历史的教训,爱好和平也不忘国耻,提防军国主义复活。
      生3:我们要好好学习,把中国建设得更强更大,以免再遭受这样的屈辱。
      学生将自己的感情植入到情境中去,在积极思考、自主回答时,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情不自禁的情感流露中,产生潜移默化的移情作用。
      (二)创设故事情境,启发学生情感。
      于丹强调:故事永远比道理容易传播,因为故事中往往隐含着深入浅出的道理,蕴含着催人奋进的激情和唤醒对真善美的追求。故事中呈现出来的滋味和情怀,能占据学生的心灵,使之情感升华,是传播情感的载体。如要突出民族英雄邓世昌视死如归的形象时,我们可以这样讲:“邓世昌意识到,为国捐躯的时刻到了,他大声地对全舰官兵说:‘今天我们以生命报效国家’,他下令开足马力,用最快的速度向日舰吉野号撞击。全舰250名官兵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人人脸上毫无惧色,个个眼里喷射出对敌人仇恨的火焰。可是,致远号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将士纷纷落水阵亡,邓世昌也调到波涛中。他的随从为了救他,给他一个救生圈,可邓世昌决心以死报国,毅然推掉了救生圈。他的爱犬游去救他,用嘴衔住他的发辫。邓世昌见全舰将士壮烈牺牲,抱住爱犬,随波而去。”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感受到了历史上的那惊心动魄的时刻,感受到了邓世昌的为国献身的无畏精神,满脸凝重,眼睛里闪烁出一种目光是我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一种崇敬之心就在这瞬间迸发出来,无法压抑。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故事情境的魅力。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受到了未曾有的震撼,这就是移情的作用。
      (三)穿插影音情境,渲染感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要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环境”,最好的平台就是影音情境。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过去的历史不能再复现,穿插大量的影音资料,直观历史,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的情绪在暗示的作用下被唤起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影视中。如在讲到《屈辱的岁月》中林则徐禁烟的内容时,观看影片《林则徐》,影片中形象地再现了鸦片大量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无穷灾难,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林则徐为了民族利益,不畏强权。影片不同人物的形象、神态、举止言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与憎。这样借助电教手段,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感染,增强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滋润、涵化、展延、厚实。
      (四)文史结合,锤炼情感。
      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历史课本中对历史事件多理性的叙述和理论的评述,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品质,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语文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有很多生动、丰满的资料与历史教学相关,可以引用来唤其情。如在讲解《屈辱的岁月》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可从文学作品《圆明园之涅�》中引用这样一段文字:圆明园曾是一个梦,从美梦开始,以噩梦结束。……在大水法的废墟前,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圆明园当年的盛况,还是让雨果来描述:“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的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这位构筑了《巴黎圣母院》的艺术大师,对圆明园不惜笔墨大加赞赏。然而,东方人的这一空前绝后的杰作,1860年被来自地球另一边的人毁灭了。……圆明园的烈焰,在蓝眼睛黄头发洋人的狂笑中,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北京城上空日光黯然,如同日蚀。北京颤抖了,中国痛苦地扭曲着,全世界大惊失色。一代名园灰飞湮灭,从地球上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圆明园涅磐了,蜕变了,在血与火的炼狱中。摆脱了亭台楼阁的羁绊,抛弃了小桥流水的俗套,远离了歌舞升平的喧嚣,它无边无际、无形无状、无言无语、无休无止。再也不是帝王独占的御园,它已属于历史,属于世界,属于未来。……为了历史,为了圆明园,决不轻言放弃,哪怕是苟延残喘。感谢历史,让圆明园亘古不变。感谢圆明园,让历史厚重深邃。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通过感悟材料的情感内涵,利用文字的彰显力和感染力,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和感情上的陶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中,移情体验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而八年级中国历史是一部屈辱史、探索史、抗争史,所以情感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有真切的情感,设置各种各样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把自身身心转移、投入到对象中,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进行直觉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郭德俊,雷雳.教育心理学概论[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2]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推荐访问:植根 移情 传情 情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