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有效培养初中数学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怎么提高创新能力

    时间:2019-01-02 03:31: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标谈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意义,重点论述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数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结构、评价、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都有重大创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可见,课程改革呼唤创新。那么,在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地位。具体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认为以下四种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1.质疑
      亚里士多德曾说:“创新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一切的创新从疑问开始。中国历来把研究工作称为“做学问”,也是这个意思。现在的数学教学中也提倡质疑教学法,质疑教学法就是通过创新的教学思想、新颖的教学方法、人性化的教学设计来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提出问题(既可是教师提出,又可以是学生生疑),组织课堂讨论,以此来完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2]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质疑提问。
      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插嘴的时候,正是他触发主体意识,积极思维探讨,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维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插嘴”,勇于质疑,师生合作,探求真知。无论课中、课后,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义,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质疑解惑的过程。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质疑机会。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努力创设条件,营造质疑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鼓励他们有疑即问,不懂就问,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切忌压服和讽刺。
      另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作业簿上每周提出一个问题,通过提问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一些学生通过提问开窍了,学习成绩就会大幅度提高。还可以一组学生提出问题让另一组学生做,开展友谊竞赛,由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发现问题,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问题的过程,因为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来讲,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求异
      叶圣陶老先生说:“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因此,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着力于指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求热情,培养他们做到“三个不”和“四个敢于”: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否认教材,敢于否认古人、名人,敢于否认自我、同伴,敢于否认教师,使他们挣脱思想的羁绊,敢于标新立异,主动灵活地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变换思路,灵活思考。
      教师要启迪学生标新立异,鼓励他们猜想,培养转化的数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要提示或暗示;学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师绝不要代替。这样的教学,教师虽然只教一点,甚至在某些方面失去一点,学生在其它方面却得到很多。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学会善于用教材、挖掘教材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我认为这样教学,既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内容。如在教学应用题时,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在计算中找不同的算法,以及从不同角度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等等。
      教师应利用一题多问,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勇于探索、集思广益,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变通性;利用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分析探索,让学生体会一题多解的优越性,使学生不拘泥于常规解法,突破思维定势,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许多事实证明:多问、多解、多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
      3.联想
      联想是人们头脑中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思维过程。这种心理联想不仅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回忆、推理、创造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联想的时候,一方面可以通过联想把要解决的问题与相类似的某一事情联系起来,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另一方面可以由当前事情的启示想象到问题的解决方法。[3]
      灵感的火花来源于联想的思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个新颖而有创意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常常来自对问题中所涉及的不同知识背景之间的联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去联想,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充分发挥联想的作用,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3.1数形联想
      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有些代数问题看似无从下手,而一旦与图形联系起来考虑,常能得到非常新颖、巧妙的解法。
      3.2特征联想
      人的特征鲜明,就会使人过目不忘。做数学题目也是一样,有时抓住题目中的特征展开联想,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形似联想
      有时,学生遇到一些问题中的题设或结论,在形式上与学过的有关知识有所相似,便会产生联想,悟出妙法。
      3.4类比联想
      类比联想的特点是“类似”,在解题时,教师将陌生的问题与熟悉的题目进行类比联想,往往会引发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3.5逆向联想
      从问题相反的方向或角度去思考,也能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多角度的联想,横向和纵向,数与形,外在形式和内在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问题,探寻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4.好奇
      李政道说:“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敢提出问题。”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异奇特的事物总是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责任在于把学生的好奇心成功地转移到探求科学知识上去,使这种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具体来说,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采取适当的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真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的热情和毅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爱护、支持和鼓励学生中的一切含有创造因素的思想和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情景,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进发出无穷的灵感,引发其创新思维。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有积极持久的求知劲头,才能乐此不疲地学习、去钻研、去发现、去创新。善问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所有数学教育家十分重视并研究的问题。一个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大合唱。[2]
      创设情景,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动力。而创设情景后,如何使学生的好奇心能够继续保持,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是需要动脑筋的。首先,在创设情景后的教学过程设计应该有层次感,一环紧扣一环,保持学生的求知欲望,不能虎头蛇尾,把学生的胃口开始吊得很高,然后却没有解决,让学生失望。例如,在等比数列的引入时,我从古代国王赠粮食的故事引入。学生为了解决最后国王要付多少粮食给象棋发明者而认真学习。如果我没有在最后把问题解决,学生就会很失望,以后就可能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前后呼应,有始有终。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具有不断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不断地让学生有收获感和满足感,直至问题解决。在问题解决后,教师还要考虑后续内容的需要,继续设置情景,让学生课后考虑和自主探究相关的继续学习内容。
      总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大道和精神实质。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十个基本理念为指导,从多角度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使基础教育课改新苗不断开出创新之花,结出创新之果。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叶立军,方均斌,林永伟.现代数学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尹成湖.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推荐访问: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 途径 培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