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英汉量词结构的识解研究]英汉量词对比研究

    时间:2018-12-23 19:52: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与汉语的词类范畴相比较,英语中没有作为独立语法范畴的量词词类,但是履行量词功能的结构却普遍存在,并且英汉语言中均存在“一物多量”和“一量多物”的语言使用现象。我们发现量词与事物的搭配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不同观察角度和突显方式。观察角度不同,突显的侧面会有相应变化,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意象,反映在语言使用中的 “一物多量”现象。“一量多物”也体现了人类范畴化的特征。
      关键词:意象 视角 突显 范畴化
      
      在汉语的11大词类中量词是单独立类的,而英语10大词类中并没有量词这一类。人类语言的共性表明,人们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量”的认知,对人类的语言系统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汉语言中均存有量词系统,比如我们说“一张纸”,英语中也有“a sheet of paper”,但在英语中表数量的范畴仍从属于名词(Quirk 1985)。
      汉语的量词中,表个体的数量多而专用性强,表群体的量词少而通用性强;英语则相反,表群体的量词多而专用性强,表个体的量词少而通用性强(黄艳君2002;王晓玲2001)。我们认为,英汉量词所不同的仅体现于量词数量的多寡、表现形式的差异以及见用于不同的事物对象。为方便表述,我们同样使用“量词”这一术语来表示英语中表达量的概念的词。
      本文中我们聚焦于英汉个体量词使用的多样化。英汉语言中均存在“一物多量”和“一量多物”的量词使用现象,而且我们发现量词与事物的搭配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不同观察角度和突显方式。由于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认识事物,同一事物在人们心理产生不同意象,进而产生不同表达的潜势;在量词的应用中出现“一物多量”,“一量多物”的语言表达。
      
      一、识解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认知包含概念化过程,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概念化者主观地参与其中,而不是被动地认识世界。语义即概念结构的形成过程,所以,语义结构并非直接等同于客观的世界结构,而是在人和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身体经验、认知策略相结合的产物。
      从概念的角度来讨论语言意义,重要的原因是心理意象的存在。“意象”表示人们大脑中用不同方式来组构某一感知到的情景。在选择某一具体的词语或结构时,说话者以某种方式来组构被感知到的情景,他从一系列选项中选择某一特定的意象来组织概念内容来用于表达(Langaker 1987)。
      任何一个表达式都在相关认知域之上形成一个意象,它是概念内容在大脑中形成的认知方式。意象的形成需要一个基体,即一个概念结构的辖域范围;在此基础上,某一认知单位成为注意的焦点,形成侧画。“一个词语的语义价值既不独立存在基体部分,也不独立存在于突显部分,而是存在于两者的关系中”(Langacker 1991:5)。
      识解操作是概念化者认知事物的方法,包括图形/背景,侧面/基体、视角、详细程度、相对突显、扫描方式等。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注意力和辖域、突显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某一场景,形成不同的意象,理解和把握某一感知的事物和情景的能力。由于观察的方式、角度的不同,同一情景会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意象,产生不同的表达式。我们有用不同方式感知和描述同一情景的能力(Langacker 1987)。
      同一情景产生不同意象的原因是由选择、视角、突显和详细程度四个参数所决定的(Langacker 1987)。视角就是在心理上观察某一事物或场景的点位,涉及到诸如位置、距离、方式和观察方向等因素(Talmy 2000:68)。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既会影响观察的结果,也会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突显即注意的焦点不同,会突显出各种情景。
      选择是指确定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面。事物自身有许多属性,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自己关注的焦点。认知主体的选择是一个确定观察角度的过程。视角一旦确定,认知主体关注的焦点即刻得到突显。详细程度是指同一情景可以用从具体到抽象或从抽象到具体的方式来描写,我们认为详细程度与认知主体的视角距离密切相关。若认知主体采取远距离视点,详细程度较低;若认知主体采取近距离观察,则详细程度较高。因而,我们认为在意象的形成过程中视角和突显是至关重要的两大因素。
      
      二、范畴化
      
      范畴化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其实质就是把不同的事物归为同一类型的过程,或者说,是将不同事物看作同等事物的过程。例如,人有各种各样的人,但是我们把不同的人统称为“人”,这就是一种范畴化。范畴化的能力就是在不同事物中发现相似性的能力。范畴化使得我们通过分类理解世界上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并对它们作为预测。
      根据经典范畴理论,范畴是由一组必要充分条件来定义的,所用来定义某一范畴的必要充分条件具有同等地位。所有具有某一特定特征或某一相同特征的事物形成一个范畴。范畴拥有明确的固定的边界,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地位相等。
      经典范畴理论具有一定的缺陷。Wittegenstein曾指出,像“游戏”这样的范畴很难用充分必要条件来定义(Lakoff 1987)。因为“游戏”的种类很多,各个游戏之间可能不具备完全相同的特征。它们之间有的只是相似性和一定的关联性。
      Wittegenstein的结论是,“游戏”是由一个相互重叠的相似性网络所构成的,这一网络他称为“家族相似性”(Lakoff 1987)。“家族相似性”对人们重新认识范畴的本质特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家族相似性理论认为,某一范畴的成员以某一方式互相联系,但并不全部拥有用来定义该范畴的特征。“家族相似性”指的是一个相互重叠的相似性网络。家族相似性理论对现代范畴理论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类典型理论对现代范畴理论的也有较大的影响。
      心理学家Rosch发现了范畴是以原型为中心而构建的,提出了“类典型理论”。原型是范畴成员身份最确定的情况(Ungerer & Schmid 2001)。原型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因为原型通常具有认知上的突显性,它们最容易贮存和提取。当问及一个范畴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范畴的原型成员。“颜色、形状、生物体和具有物体的认知范畴都是以概念上突显的原型定位的,原型在范畴中起决定性作用”(Ungerer & Schmid 2001)。
      类典型范畴认为同一范畴中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有“类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同一范畴的某些成员与其他成员相比可以更好地作为该范畴地范例。成员之间是以家族相似性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即“范畴中的成员就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一样,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数项特征,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所有成员所共有的”(Lakoff 1987)。
      范畴化是人类经验和想象的结果,它一方面来源于感知、行为活动以及文化的交互作用,一方面来源于隐喻、转喻及心理印象等认知途径(Lakoff 1987)。语言学研究其实就是对范畴的研究。语言中词语所表达的意义,以及如何结合使用取决于人们对于周围真实世界的感知和范畴化(Ungerer & Schmid 2001:278)。
      
      三、“一物多量”与视角转换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组构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因为观察的视角不同,就会突显事物不同的侧面,同一事物会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意象,进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英汉语言中均存在“一物多量”的语言现象。“一物多量”的产生正是因为认知主体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突显事物不同的侧面而形成的。“一物多量”其实是认知主体视角转换的结果(王文斌 2006)。
      视角不同,突显事物的属性不同,选择使用的量词也会随之变化。英汉语言有“a sliver of moon、a semicircle of moon、a bit of moon”和“一轮明月、一钩新月、一镰残月、一角新月牙、一盘圆月、一眉嫩月、一镜娇月、一丸冷月”的表达。
      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突显事物不同的侧面,出现了“一物多量”的语言使用现象。突显原则指出人类的思维倾向于对事物的突显特征的记忆,比如一个动的变化的事物比一个相对稳定的背景更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事物的变化的形状往往是注意力的焦点。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都是在完型感知的基础上,又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的集合。每个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地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突显属性是容易吸引人注意的特征,是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的特征。对事物突显属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突显原则,即人类的思维倾向于对事物的突显特征的记忆,突现属性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突出特征。
      3.1物理视角与心理视角
      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对事物各个属性的感知的综合,从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嗅觉感知、触觉感知和人类特有的心理感知对事物进行综合映象,其中基础和最根本的是视觉和触觉。语言可以通过明确提及某一事物的某些属性从而使其置于注意的焦点,同时使事物的其他方面隐退置于背景部分。从积极意义上看,当人们对事物的某一属性进行语言上的聚焦时,是因为该属性得到最强的注意力系统的关注(Talmy 2000:305)。
      当我们以物理视角观察事物,我们关注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物理特性。当我们以心理视角观察事物时,我们关注的是事物内在的属性,突显的是事物内在的特性。出于视觉和触觉的基础性,在量词的选用上,最容易激发意象的视觉属性成为量词的首要认知域选择。
      概念需要在多个认知域中认识和表达,当然事物的特性并不同等重要。事物的显著的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所在。当以物理视角观察事物,我们通常把注意力聚焦在事物在视觉域上的特性,我们关注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物理特性。如“一顶轿子”,“一头牛”,“一穗玉米”,轿子的顶部,牛的头部和玉米的穗都是这些事物的显著特征。英语中的量词结构也有同样的认知突显,如“a head of Chinese cabbage”,和“a wedge of cake”,“head”和“wedge”分别突显了大白菜和蛋糕的外形特点。
      当我们以心理视角观察事物时,我们关注的是事物内在的属性,突显的是事物内在的特性。比如,“一尊大佛”和“一座大佛”的区别就在于量词“座”突显了大佛坐着的姿态,是我们从物理视角观察的结果;而量词“尊”则突显了大佛内在的特性,值得我们尊敬,是我们从心理视角观察的结果。在英语量词结构“a pride of musicians”和“a pride of swans”中,量词“pride”突显了音乐家和天鹅的自豪和骄傲的姿态,是我们从心理视角出发,突显了事物内在的属性。
      当以心理视角观察事物时,事物突显的属性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如“一介小贼”和“a mob of robbers”这样的表达,量词“介”和“mob”突显了事物内在的受人蔑视的特性。
      
      四、“一量多物”与范畴化
      
      英汉语言中也均存在“一量多物”的量词使用现象。人们会自觉地使用某一量词来修饰一些事物,并把它作为一个类来记忆和使用。这些事物成为了这个范畴的类典型成员,成为其他事物能否加入该范畴的参照标准。在确立了类典型成员之后,推广一步,通过类比,把一些跟这些类典型成员共有某些相似属性的事物也吸收进来,概括为一类。当然,这种类比使用带有尝试性。当基于类比的使用得到社会的承认时,这种用法就得到接受并流传开来,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用法。量词的使用是一个通约化的过程,其通约化的程度有高低之分。比如,量词“张”,根据《说文》的释义,“张”本是动词,意思是“拉弓”,作为量词可以用来修饰“弓”。如:
      弓一张,矢四发。[汉书匈奴传]
      具弩一张,力四石。[居简]
      量词“张”逐渐扩展到修饰所有使用时需要拉开或张开的物体,如“琴”、“帷幕”、“屏风”等。扩展到使用时需要铺展开的事物,如“纸”,“毯”、“被”等。无论是张开还是铺展开,这些物体的表面都会形成一个平面。这样“张”的使用又延伸到具有一个平面的物体,如“床”、“脸”、“桌子”等。概括、抽象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能力,这些事物的典型特征是都拥有一个平面。拥有这个典型特征的事物都可以归到由量词“张”可以修饰的事物范畴。
      在英语中,量词结构“a drop of water、a drop of liquor、a drop of whisky、a drop of pride、a drop of heaven”,量词“drop”所修饰事物范畴其类典型为液体,但通过隐喻“pride”和“heaven”也进入了该范畴。隐喻是人类一种普遍的语言表达和认知现象,“隐喻本质上是通过某一领域来理解和经验另一领域”(Lakoff & Johnson 1980)。“pride”和“heaven”它们与范畴内其他成员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相联系。
      鉴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试着把与“张”和“drop”搭配的事物分成类典型范畴和外围成员,核心成员即常规的、直观认知能够理解的搭配,外围成分指通过隐喻、转喻、意象图式转换而理解的搭配。类典型成员与其他成员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相联系。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建立的各种范畴大多是“类典型范畴”,而且人总是通过类典型范畴来认识新事物。人的认识和推理过程具有单向性和不对称性,总是从类典型成员出发认识和推导出非典型成员。类典型成员具有认知上的显著性,它们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信息处理中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他们在人形成概念时最接近人的期待和预料。用显著的事物来认识和推导非显著的事物,这是人的一般认识规律(沈家煊1999)。
      
      五、量词的认知理据
      
      我们认为量词与事物的搭配,就是出于认知主体视角的不断转换,注意力分布的不断变化,突显了事物各个不同的侧面所引起的。从上文分析可见,量词与事物的搭配首先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不同观察角度和突显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注意力的焦点不同,突显出事物各个不同的侧面。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意象,从而促使了语言表达上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4]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5]Quirk,R.&Greenbaum,S.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85.
      [6]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I and II:Cambridge:MIT Press,2000.
      [7]Ungerer,F.&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8]黄艳君.汉英量词对比[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9]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0]王文斌.汉英“一物多量”和“一量多物”的认知求解[J].Manuscript.宁波大学,2006.
      [11]王晓玲.汉英量词之比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1).
      [1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推荐访问:量词 英汉 结构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