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美贸易战与中国的对策思考【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时间:2018-12-23 19:49: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中国目前的服装设计水平还停留在参考学习模仿国际大师的阶段。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纠正服装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病,培养学生从自我走向受众,从纸面走向成衣,从学校走向市场,是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服装设计 艺术与技术 仿生与解构 教学弊端
      
      服装设计是十字路口的学向,它看似容易,其实却很难掌握。由于许多院校的服装教学重艺术、轻技术,重纸面效果、忽视服装的内涵本质,造成了学生只会追求效果图的极致完美的视觉效果,却忽视了打版和缝制工艺。目前,在设计教学上,款式造型与结构设计相分离现象还较普遍。对于款式造型设计及所对应的结构变化分析缺少必要的教学环节。要确实做到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应从以下几个方向去努力改进。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艺术观
      
      提起服装设计艺术,一些从事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往往会对这一提法多少有些轻蔑。因为在他们眼里,服装设计是不入流的,也不能称之为艺术。那么服装设计到底是不是艺术设计呢?其实早在1983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艺术设计协会的有关会议上,就曾对于艺术设计宽广的适用领域进行了表述,服装也也其中,这足以证明在我们这个时代,服装设计就是一门艺术。只是由于一些人把搞服装设计和“裁缝”等同了起来,才导致了服装设计不算艺术门类的偏见存在。
      一个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主体裁剪的课程时遇到的不解和困惑值得我们深思。在按照教师的布置进行自由创作时,她发现同学们的作业都做得很复杂,往往喜欢用绳子、布条等服装上进行大量缠绕。而且很多同学做出来的衣服根本不能穿,甚至是直接贴在人台上的。对她那件规规矩矩地裁剪并缝合出来的衣服,同学们却直截了当地判定她的作业不会得高分,因为设计太简单,教师不喜欢。最终结果也证明了同学们的预言是正确的,教师对她的作品很不满意。于是她有些搞不明白了,因为她总认为衣服最起码要能穿才可以,那些不能穿的服装设计出来到底有没有意义,服装设计艺术是否真的可以完全脱离生活呢?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确立对服装设计内涵的认识,将主导着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思想。
      
      2. 改进服装设计教学弊端
      
      服装设计作为设计艺术范畴,自然离不开绘画基础,绘画基础的训练不仅是为了画好服装画和设计图,还关系到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形式美法则的培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纺织服装系副主任贾京生也曾指出,中国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效果图常常能够高票入围许多服装大赛,可一旦进入成衣评选程序后,他们的作品就往往难觅其踪。究其根本,就在于效果图与成品之间巨大的“落差”。
      这一问题,反映了服装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一些长期囚禁于象牙塔内的教师和学生,都误将服装教育看成是单纯培养艺术大师,展示艺术才华的教育。他们崇尚艺术,鄙视技术,不清楚设计与新产品的关系,不关心市场对设计的需求和内涵。现在,中国服装教育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可回避的“距离”。服装设计真正需要的绝不是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设计完美效果图的人才。服装设计教育必须从自我走向受众,从纸面走向成衣,从学校走向市场,从效果图走向产品,培养学生的市场开发能力,以及在服装企业中就职的持久力。
      中国目前的服装设计水平还停留在参考学习模仿国际大师的阶段。设计大师们的作品,那些巴洛克、维多利亚风格的夸张乃至病态的设计,有时住住会造成我们的误读或误导。仿生以及解构,是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手法。然而误解甚至滥用了仿生和解构手法,也往往会导致设计艺术的一些弊端。
      现在,大家头脑里普遍意义上的解构主义仅仅是对结构的分解下重构。解构主义又有人称之后结构主义,通俗地说,大家心目中的解构就是对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东西的分解、重构,有点像分割新组合苹果。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都遵循了“形式美感”的原则,但是由于不同的设计师会有不同的想法,自然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因为后现代的作品与生活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拿来即艺术,所以这样的方法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就是通过消解固有的结构,解除常规的链接方式,使各个部件之间处于一种设计有联系的状态,最后再把凌乱的“零件”自由地拼凑起来。
      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为借鉴对象的仿生,并以这些生物的造型、轮廓、线条、色彩,直接或间接借用到服装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和色彩设计上,创造出新颖的服装造型,是仿生服装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仿生服装旨在从形式上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美感的视觉审美需求,满足人们追求和谐与舒适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形似或逼真,就要求这件服装的设计者把握好仿生的度。
      看来,服装的仿生及解构并不只是常规意义上结构的借鉴和重构,还可以是对传统观念、传统材质的仿生和解构,通过各个方向分解重构呈现出设计的艺术概貌,体现丰富多彩、令人遐想的形貌特征。因此,在服装设计中,不断打破旧结构并重新组合,而追求出其不意的效果,背离仿生表现形式和解构主义的初衷,过多不必要的褶皱、悬垂、包缠,或是完全超越常规的面料,人为地把服装外观搞得错综复杂,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给人累赘和混乱的现象。
      
      3. 服装设计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教学
      
      服装设计看似艺术创作,却又不完全是艺术的创作;好像只是制作一件生活用品,但又绝非如此简单。它是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结合体,既具有艺术性的形象思维,又具有工程性的逻辑思维。如果将两者截然分开,那么服装设计也就无法存在了。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服装产品,衡量这一产品制造者的能力,甚至将其完全归于艺术范畴,却忽略了服装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在服装纯艺术载体中,艺术服装的最大特点是已经相对剥离了服装日常穿用的概念,这就使得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艺术服装之间产生了适当的审美距离,将服装作为一种独立的美。例如对服装传统意义的解构,设计师背离服装为人所穿的概念,完全从设计一件独立的艺术品的角度去设计时装,考虑“时装”本身而非与人体发生关系的时装,其形式的构造远远背离了传统的服装结构,甚至都很难再补充称为服装。这种情况下,服装只是可作为纯粹的艺术品或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加以陈设和欣赏。又比如那些反流行的服装,并不将对衣着时尚的创造和体现作为目的,而只是一种艺术追求的表现。此时的服装只是艺术的物态载体,是艺术家通过服装本体形式充分反映自己的情感以及对于客观世界的想象和认知。
      对于服装设计而言,艺术设计和工艺结构设计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艺术设计的美感同样需要在服装工艺结构中表达,而工艺结构设计也要借助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具有更丰富的艺术魅力。也就是说,服装设计除了必须具有一般工业产品设计实用性、审美性和经济性之外,还必须适应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使人与服装整体环境协调统一。人们穿着服装时的感觉、材料、技术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构成服装造型的要素。而从保护人体的角度出发,服装设计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关键就在于它必须依附于人体,并遵循人体运动规律而存在。
      因此,服装设计有着明确的设计对象和功用性,设计者在进行构思时,要考虑到服装制作的可操作性与技术性,以及穿着效果。仅仅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来时行构思,只是搞创作,而不是设计。因为服装设计的任务不光要解决设计的美感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使产品符合人的全面要求,以及能给人带来美妙的享受体验。
      总之,服装设计教学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有了可喜的成绩,这一新兴专业已为我国服装业输送大批设计骨干。但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观念上的错误倾向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对毕业生的选择越来越挑剔,越来越注重其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因此,只有在教学中不断修正偏差,不断完善,让专业体系的内部环节密切相联,才能使服装设计教学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和进步,才能为服装行业培养出更优秀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编.文化服装讲座.中国展望出版社,1980年.
      [2]徐青青.服装设计构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3]梁军.论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7.6.

    推荐访问:服装设计 中国 对策 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