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19-05-15 03:22: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通过对选定县乡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情况的调查,显示被选定县乡镇基本完成公共文化“十一五”规划目标,同时,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及时、使用规范,但仍存在财政投入资金总量不足、投入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财政投入监管及绩效评价机制等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机制设计理论,提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公共文化 财政投入 经费保障机制
      
      一 引言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而公共财政投入则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体制保障,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政策工具、管理手段,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十一五”期间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84个,文化馆(含群众艺术馆)326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0118个,村文化室20余万个,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各级财政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为此,黑龙江省财政厅教科文处与黑龙江省文化厅共同组成了调研组,在2010年10月对选定县乡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采取走访、考察、参观、座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研基本了解了县、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运行及经费保障情况。
      二 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运行现状
      本次调研根据县乡经济建设及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的不同情况,选取了三个县(市)分别是A县、G县、S市(县级市)。这三个县(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完成两馆一站一室硬件建设,公共文化活动组织有序。
      1.县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第一,完成“两馆一站一室”硬件建设。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目标之一既是: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经过五年的建设四个县(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完成“两馆一站一室”硬件建设。
      第二,完善了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体系。针对乡镇机构改革以后农村文化工作组织职责不明晰的现象,在上级组织部门、宣传部部门的指导下,健全了农村文化机构。明确了乡镇党委书记文化工作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副委书记主管落实,主管文教的副乡长、专职文化站站长、村党支部书记、村团支部书记共同配合、分工协作的领导格局。同时根据群众的文化爱好和群体规模,鼓励创办民间文化协会,形成了组织引导、馆站实施、协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公共文化组织体系。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各乡镇广告文化
      
      
      
      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这些活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常规性公共文化活动,如节庆文化系列活动、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规模较大,参加人数众多,受益面广;二是文化艺术竞赛系列活动,如诗歌大赛、书画竞赛、秧歌大赛等,通过竞赛带动文化活动的开展,发现文化活动的骨干和新生力量;三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如G县的“情系老区村”慰问演出、微雕、诗歌创作、民俗画等,A县的“绿乡欢歌”大型文艺演出、绿乡民俗版画创作,S市的皮影戏、剪纸、风筝制作、民间文学、秸秆工艺品、满族萨满神调等。
      2.县、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基本情况
      县、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包括财政投入和吸纳社会资源两部分,其中财政投入又包括人员经费和专项投入。县、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支出形式包括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取暖费等。县、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拨款及时、使用规范。
      三 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县、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投入,但总体而言,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并且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定水平没有增长。如表1~表3所示,2007~2009年,除A县2009年外,被调查三地文化事业财政拨款总量维持在400~500万元左右,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在0.3%~0.9% 之间。
      2.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项目财政投入经费不足
      第一,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不足。调研中发现,近年来不断的财政投入已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完善,硬件设施基本齐全。但后期与硬件设施相匹配的维护、维持与保障上所需的财政投入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由于缺乏维护与运行资金,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运行依然存在“守摊子”现象,一些建成的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甚至没有使用痕迹。
      第二,专业人员培训经费不足。黑龙江省县乡镇公共文化活动有较强地域色彩,主要活动多以地方戏曲小剧场演出、节庆日迎庆活动、东北大秧歌、文化室活动、文体竞赛等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以及对专业艺人培训经费的不足,青年人愿意从事专业文化事业的日趋减少,调查显示文化从业人员老化现象严重,演职人员青黄不接。文化局领导称“在我们这里50岁的小生,在台上舞枪弄棒,几分钟就气喘吁吁了”。
      第三,公共文化活动经费不足。县乡镇文化投入主要是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取暖费,只能保证各地文化部门的正常运转,活动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调查显示活动经费不足成为县乡镇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   3.缺乏有效的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机制
      调查显示,由于缺乏有效的公共文化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与机制,各地公共文化活动开展的情况与效果不尽相同,存在一定随意性和文化偏好,如有的乡镇文化局领导爱好写作,因此经费投入偏好举办诗歌创作比赛、出版文艺作品,有的则偏好书法绘画、或者声乐、戏曲等,未能很好体现公共文化公共性、公益性的特点。
      四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
      1.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标准
      投入保障机制的基本作用就是保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运行于维护中资金的满足。合理的财政投入标准可以使政府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或者避免资金投入的不合理、不公平等现象的发生。应根据调研了解各地区、城镇和乡村的实际情况,如当地的人均收入、农村家庭平均收入、当地的物价水平等因素制定财政投入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
      2.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以奖代补制度
      在保障机制当中可以利用一定的补助资金去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设立这项制度不但可以引导和激励地方财政部门加大农村文化投入,进一步支持地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也规范和加强了中央财政补助地方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奖补资金的分配应遵循“规范公平、鼓励先进、引导投入”的原则。主要用于地方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保护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培养文化队伍、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支出。
      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监管机制
      财政投入机制中监管机制必不可少,一般应由财政相关部门、审计部门或其他第三方独立部门负责。对公共文化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管,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
      4.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评价机制
      建立公共文化投入事前投入评价和事后评价体系,一是事前投入价值评价,根据共公共文化项目的申报单位的要求,对所申报的项目进行考察,测算、收集各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制定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工作规范;根据项目实施者和相关具有专业判断力的专家共同评判所投项目的可投入性、合理性和预期可实现的价值来达到审批的目的。二是事后投入绩效评价,对于公共文化项目实施后,资金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结果可以向社会公布,同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保障机制,成为保障机制中以奖代补制度实施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荣跃明.公共文化的概念、形态和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3)
      [2]刘淑兰.政府创新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8(3)
      [3]焦德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推荐访问:黑龙江省 服务体系 经费 调研报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