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梦幻花好月圆这区浅谈 [浅谈民间文化与“花好月圆”]

    时间:2019-05-01 03:28: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着重从民间文化对电影叙事的影响方面入手,分析赵树理作为知识分子是如何处理政治与民间的问题。  关键词:花好月圆;赵树理;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32-01
      1957年郭维根据《三里湾》写成电影剧本《花好月圆》,全剧由约一百六十个镜头,八场戏构成。以“农民中的圣人”自诩的赵树理,在小说中几乎都是从农民立场出发,详略有当地进行叙事。这使其小说无论是描写与叙述,还是章与章之间的衔接上都别具特色,再创了一个“方向”,那么具有浓郁民间气息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又是怎样,具体来说,民间文化对电影《花好月圆》的影响又在哪里?
      一、具有民间风味的演员造型与建筑风格
      小说中对人物衣着是没有具体描写的,然而作为造型艺术的光影再现,电影却不得不考虑演员,场景等具体的东西。《花好月圆》整体给人一种回到五六十年代的感觉。民间所特有的妇女装扮:齐耳短发,油长辫子,对襟印花袄,直筒粗布裤,方口平底鞋等等。这其实就是民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衣着文化,在电影中有了更直观化,视觉化的表现。而剧中特有的民间建筑也是亮点之一。虽没有彩色片的生动,却多了一份泥土的质朴。土坯质地,木料窗框,套间格局却有用意在里面,比如未出嫁的女儿就住套间,一为安全,二为辟谣辟嫌,也是民间文化的积淀。对当时的观众来说,他们更容易在影片中找到实际生活的影子,甚至是自己。这是影片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原因。
      二、民间集体劳动的场景再现
      电影叙事当中,场景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元素之一。一个好的场地选择对于电影来说生死攸关。在《花好月圆》中,五十年代农村互助组,合作社集体劳动的场景很好地解决了场地的问题。这样集体劳动的场合,为故事的进展提供了一个“共时体”,然后再在那里产生矛盾冲突,推进故事发展。解释学当中有“艺术节日”一说,“节日就是共时性本身在其完满形式中的体现”这样节日的时间结构与艺术作品的时间结构就有了内在的一致性。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集体劳动的场景看作一个节日,是时间的一种停滞和延搁,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停留为作品增添了民俗味。
      三、民间传统音乐,“花好月圆”模式
      小说有自己的叙述感情基调,电影却又另一种调子——音乐。音乐与电影
      密不可分,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一首曲子而回忆起一部电影。音乐对电影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扩大所见事物的界限”。《花好月圆》开场就用的是民族音乐《百鸟朝凤》,配着国画《牡丹明月》的布景,镜头缓慢移动。正式开场后,全剧也始终伴随着民间乐曲,并有赵树理亲自作词的民歌演唱。小说文本作为一种符号是需要读者一个理性还原的过程的。大团圆的结尾安排的也完全符合民间欣赏趣味,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喜剧精神的审美遗留。
      另外电影当中,还有许多具体的民间文化:大门上挂红为辟邪,烧黄纸驱邪,人物绰号,祖上留下的分家单等等,都为整部影片增添了很浓的民间风味。然而,与小说相同的是民间“说话”意识,也就是“叙述者层次”模仿说书人向听众说话。赵树理的“评书体”的独到之处。在叙事时间上,电影与小说一样,几乎都是连贯叙述的方式,基本符合事件发生时间,所不同的是电影中有一细节处有了“叠印”手法(灵芝脑中的思维活动)。这一手法的运用打破了叙事正常的顺序,不同时空场面的再现,既符合作家创作的主观意图,又制造出一种特殊的美学效果,从而代替了小说文本中复杂的心理描写,这就是蒙太奇给电影的,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说的叙述时间。《花好月圆》在当时一段时期内被看作是宣扬黄色低级趣味和资产阶级恋爱观的反面教材,这些是与导演被打为右派不可分的。而今天我们是没有必要考虑这些近似于莫须有的追究。作者赵树理也是对影片持肯定态度的。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纵观赵树理的全部作品,放在十七年这个大语境来看。主要反应的就是新政权下,旧派新化的一个转型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有两股力量,两派人物:一是进步分子,一是顽固保守的旧形象。有意思的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往往是对后一种形象印象最深(糊涂涂,翻得高,常有理)。其实,在作者的描写当中是没有明显的道德倾向的,只是殊途同归,让他们都完成了一次转变(存在—对抗—转变—和谐)。尽管有些失之生硬,但这种生硬的转变与理想化的结局,恰恰表明在乡间现实和理想之间无法调和的巨大裂缝,从而浅化了乡村伦理在生存逻辑和生命理想层次上的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十七年文学就是在对知识分子的强制的基础上实现的。而赵树理本身就是一个农民出身的作家,本身他对民间文化,伦理就有一些偏爱,但作为知识分子,他一方面受制于政治意识形态的不得不如此,甚至发展到最后对民间道德产生的质疑(《李家庄的变迁》中用暴力解构民间),让位于权力。在后来的写作中,民间在赵树理的笔下更多的是一种想象,民间与政治也由一种对峙沦为成一种虚构。
      参考文献:
      [1]李·R·波希克.伍菡卿译.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推荐访问:花好月圆 浅谈 文化与 民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