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媒介批评范文_对网络媒介批评缺失的思考

    时间:2019-04-26 03:16: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网络进入我国内地以来,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但是发展过快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信息真实性缺失、网络文本规范性差等。而网络媒介批评作为一种分析判断是非与得失的重要手段也快速成长起来。本文主要研究网络媒介批评的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希望对媒介批评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能够更系统以及规范地发展,也使网络媒介批评这种新闻活动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关键词】媒介批评;网络媒介批评;网络;缺失;思考
      上世纪90年代,内地学者开始真正关注媒介批评及相关研究。而我国于1995年5月向社会开放网络接入和提供全面服务。网络媒体的兴起与互联网迅速增长的信息需求,都使网络媒介的理性研究成为迫切的任务,在这种环境下网络媒介批评的研究不断发展。
      随着媒介批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于媒介批评概念的界定也在不断的探讨中。不同学者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了不同的阐释:
      “顾名思义,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1]
      “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利益与思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2]
      “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作为范畴支点,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开展一系列的评价活动。媒介批评是指在解读新闻及媒体的过程中评价其内在意义及对社会的影响。”[3]
      “媒介批评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批评的过程。”[4]
      虽然还有许多不同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但是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基本上是从媒介批评的对象、批评标准、目标这几个要素入手的。“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的媒介批评,并非对媒介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媒介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的分析评判。这种分析评判,可能是对媒介现实中的某些问题提出的质疑,加以抨击,乃至否定,也可能是对媒介现实的经验总结,加以肯定,倡导推广。”[5]所以,笔者根据学者对媒介批评概念已有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看法,就本文所研究的网络媒介批评做出界定:网络媒介批评就是政党机构、媒介组织、专家学者及社会大众等主体借助网络平台,通过一定的方式(如留言、评论、跟帖、发布文章等)对媒介产品、媒介现象、媒介体制、传播伦理和媒介文化等作出的分析判断。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公众都可以使用的新媒体手段,利用网络开展媒介批评活动的方式也变得灵活便捷。网络媒介批评的方式多样,如新闻报道——多数都是转载传统媒体的内容,可信度高;评论文章、开设专栏或主页——包括短评、随笔、杂文等;还有在线调查、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介中诸多的批评方式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网络媒介批评的缺失也逐渐显露出来。
      网络媒介批评的缺失
      网络媒介批评言论的表面化和理论的零散化。由于媒介批评主体和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网络中庞大的信息量,都使社会公众在网络媒介批评活动中的语言往往是碎片化的、不连续的、无法深入的。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对同一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理性的分析,注意力很容易被新发生的事件吸引而转移。而且匿名的评论往往出现偏激的言论和粗俗的语言。
      同时,在网络媒介批评中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以致批评主体在根据法律和政策标准的基础上,都是根据各自的标准进行判断,比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已经走红网络的微博就是很好的例子,上面不少“公知”展开口水战,小段的、大篇的文字写出来进行攻击,批评对象遍及网络,只是作为网友的旁观者分不清孰是孰非,在这种状况下所产生的网络媒介批评变得无章可依、无理可循。
      网络媒介批评影响力的局限性和关注焦点的易逝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众意见的表达和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也产生了公信力较低的缺点。媒介批评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呈现出评论内容碎片化、主体多样化、言论分散化等特点,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关注的焦点也会很快消失。就时间维度而言,公众很难在网络上持续地、有深度地剖析问题,就算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分析,但是传播的面也是很小的。大多数深度评论都是转载自传统媒体,比如各大报纸纷纷在网上开设了官方网站、注册微博等。但也只是相同内容,不同平台的操作,传统媒体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将优势继续延伸到网络媒体上,缺乏创新。
      现在还存在许多关于媒介批评的网站,设立了许多板块,看似应有尽有,但是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比如热点板块,所谓热点必然会突出“新”字,短期内更换大量信息,没有给公众观察、思考的时间,留下的只是只言片语,勉强算作个人感想,但是这却是网络媒介的本质特性——大量的信息、迅速变更的新生事物。由此基础上不难看到,网络媒介批评其实是散落在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里。
      网络媒介批评有损害个人利益及社会秩序的可能性。网络媒介批评主体中,党政机构、媒介组织可以开设官方网站,专家学者通过实名认证确认身份,比如在微博中加“V”认证,但是更多的公众是匿名出现在媒介批评中的。网友在对一些媒介现象或者事件进行判断的时候,一般都是依据自己的主观标准,有时不乏一些激烈的言辞。
      不可否认,互联网给媒介批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公众参与媒介活动和社会活动提供了方便,可以即时地收到互动效果。
      对网络媒介批评缺失的思考
      现在出现在网络平台上比较有深度的批评性文章多是转载自传统媒体,那么网络媒体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开展具有深度和大影响力的媒介批评活动?传统媒体又该如何利用网络媒体更好地发展?
      新媒体在信息世界快速发展之时,许多人断言传统媒体即将消亡,但事实证明,各有春秋的两大阵营并不是对立的,合作可以带来共赢。新媒体也只是较传统媒体而言新一些,但并不是永远不“老”,所以适应形势,抓住机遇,不断进行调试是必然的道路。传统媒体拥有优秀的新闻制作团队和资源,网络媒体拥有便捷的平台和迅速宽广的消息传播渠道,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媒介批评的结合是必然。摸索出适当的方法进行资源整合,这种整合也是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好方法。比如在传统媒体中有“把关人”的概念,它是保证报纸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在网络媒介批评活动中就可以引入网络平台自己的“把关人”。现在大多数论坛中存在“版主”等网站管理人员,这些都有类似的把关作用,但却没有系统的专业人员存在。为了更好地发展网络媒介批评,网络“把关人”必不可少。   在网络媒介批评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缺失。在充满争议的网络实名制还未全面实行的情况下,保障网络媒介批评质量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名人、“公知”等就媒介对象发表媒介批评的时候,要如何分辨他的可信度高低?
      媒介批评的主体多样化,但是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公众。所以在网络媒介批评中,首要任务就是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使其具备获取信息、约束自我、监督媒体和更好地参与媒介行为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普通网民才能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性分析去剖析媒介对象,更加了解媒介产品和媒介现象。网络上出现的各种“意见领袖”,不乏一些明星、学者、专家等,也有草根阶层迅速成长的网络“红人”,他们的言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网民的判断,而只有自己具备了高水平的媒介素养才不会被误导。网民媒介素养得到提高,媒介批评活动会更加文明化、理性化。
      网络媒介批评主体在对媒介对象进行批评时所使用的标准,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个人的主观,如价值观、道德观等。这种具有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的标准来自传统文化,那么该如何选取此类伦理方面的标准呢?
      批评主体大部分是普通公众,对网络而言,就是广大的网友。网友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到个人修养都具有不同的层次,所以对于来自传统文化中个人道德观念的选择就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保存真善美的同时,去除假恶丑的一面。中华文明中有许多值得传承的东西,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倡导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待社会要富有爱心。
      中国媒介批评发展一直深受西方理论的影响,那么在网络媒介批评发展的道路上,西方学术界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就像媒介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那样,吸收和摒弃共存,媒介批评与西方理论界的关系亦是如此。西方媒介批评理论对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先进的思想作为参考引进我国,但是东西方存在着巨大的地域、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单纯地来看语言,英语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就算正确翻译过来,也会出现意义上的微小区别,这就会使原来的理论变了味道。所以引进的理论只能作为前进方向中探索的方向之一,而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和呆板地应用,必然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也是为了更好地探索出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对于网络来说,现在西方的互联网发展技术还是在我国之前,那么在引入网络理论时就更要注意与实际的结合。当然,西方先进的网络媒介批评理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我国在发展中完全可以结合自身而探索创新之路,也只有发展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才能真正地指导实践中的媒介批评。
      如何扩大网络媒介批评的影响力?如何提高公众对于媒介批评的重视?
      网络媒介批评可以有丰富的形式,多平台结合,比如利用其互动性强的特点进行直播,就媒介对象请相关学者或专家谈看法,网友及时提问,表达观点,实时互动。而如何让公众及时知道这类直播信息,不仅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广阔性,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比如中国家庭有收看电视的习惯,尤其是中老年受众,那么可以在电视上播出“广告”,将网络直播的时间、网址和主题简要地介绍一下,这样有兴趣的人便不会错过,而且也容易引起家庭中就此话题的交流和讨论,从而提高对网络媒介批评的关注。
      虽然网络媒介批评的缺失看似问题很多,但是所谓的媒介批评并不是全盘的否定。这些缺失正说明了网络媒介批评发展空间巨大,而思考又提供了探索的方向。网络媒介批评会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网络媒介批评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不断发展批评系统,完善批评体制,服务大众。
      自互联网时代到来,媒介借助网络平台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媒介的批评之声就从未停止。关于媒介批评的话题,比如媒体炒作、信息失真、批评过度等许多问题都备受争议。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如果网络便捷快速、传播渠道宽广的优势能够合理地被公众运用,将更有利于他们参与媒介活动和社会生活。笔者探讨了网络媒介批评中存在的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希望能够使媒介批评的主体更加适应新媒体环境,更好地利用网络对媒介对象进行肯定的或否定的批评。同时,使网络媒介批评活动受到公众的重视,将它作为分析和判断媒介对象的重要方式,也使公众更加了解网络媒介批评,同时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培养自身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更好地参与媒介活动。
      参考文献:
      [1]吴迪.媒介批评:特性与职责[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5).
      [2]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266.
      [3]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
      [4]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5.
      [5]董天策.卷首语:媒介批评的空间[M].中外媒介批评.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施宇

    推荐访问:缺失 媒介 批评 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