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江苏农村“留守少年”教育现状的调查] 农村留守妇女现状,外出打工

    时间:2019-01-18 03:18: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江苏省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随着农村地区大批富余劳动力到外地经商、务工,出现了“留守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留守少年”的身心发展、教育现状等问题备受关注。以江苏省北部五城市所辖农村地区为调查点,通过调查访问,发现父母监管的缺失、代养人无力起到教育作用、学校和社会关爱不够,是导致“留守少年”的心理性格不能健全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各方面必须共同努力与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留守少年”的责任。
      关键词:父母亲;务工;留守少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C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ll―0042―02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在本文中,“留守少年”是指中学生的父亲、母亲或父母双亲离开本市(地级市)到外地经商或务工,而中学生单独与父亲、母亲、祖辈或其他亲戚居住在一起的群体。
      本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入户访谈、实地考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收集资料,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调查组分赴江苏省地处苏北的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和徐州市所辖农村地区,分别选取二到三个中学的部分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当代中学生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表”17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表1666份,其中“留守少年”的调查表425份,“留守少年”占被调查对象25.51%。盐城市的两所中学离市区较远,中学所在乡镇经济较为落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因而“留守少年”占被调查对象的比率占46.18%。
      
      二、调查结果
      
      1.“留守少年”父母亲的现状
      从调查结果看,“留守少年”的父亲到外市务工的占89.65%,其中到外省务工的占48.7l%,到本省(外市)的占40.94%;母亲到外市务工的占52.71%;而父母双亲都在外务工的占45.4l%。“留守少年”父母亲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9r7.4l%在高中及其以下,其中56.24%父母亲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外出工作的父母亲所从事的工作48.47%是务工,24.94%是经商。
      
      2.父母亲与“留守少年”的亲情交流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少年”与外地工作的父母亲一个星期通一次电话的占62.82%,一个月通一次电话的占26.12%,半年及以上通一次电话的占3.29%,而从不与在外工作的父母亲通一次电话的占7.53%。在外地工作的父母亲有66.35%半年回一次家,28.94%一年回一次家,二年及以上回一次家的占4.71%。
      
      3.父母亲对“留守少年”的教养情况
      父母亲对孩子做错事(如:打架斗殴、经常上网、不交作业等)的处理态度上,有80.71%的父母亲是说服教育,这让所有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欣慰;也有17.88%的父母亲相信“棍棒出孝子”,经常或偶尔体罚自己的孩子。当然,更有1.41%的父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缺少教育或不闻不问。
      同时我们发现,有73.18%的父母亲并没有因为自己长期在外务工,就无条件地满足自己孩子的要求,他们只是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15.06%的父母亲着重于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自己孩子的将来,有46.35%的父母亲希望孩f能考上大学,16.71%的父母亲希望孩子能找到好工作,而只有27.06%的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全面健康发展。
      
      4.“留守少年”对外出务工父母亲的态度
      在外地务工的父母亲殷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有所作为,而他们在外工作、生活的条件都很艰苦。调查数据显示:有62.82%的“留守少年”很感激自己的父母,但也有2.35%的孩子不愿见到自己的父母亲。有59.76%的“留守少年”认为在外地务工的父母亲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影响,更有15.76%的孩子认为推动自己的学习。
      
      5.“留守少年”的代养人及其相处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42.12%的“留守少年”单独和母亲居住在一起,3.29%的“留守少年”单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而32.47%的“留守少年”被托付给了爷爷奶奶,22.12%的“留守少年”被托付给了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等。与这些“留守少年”居住在一起的父辈、祖辈或亲戚等有13.41%是文盲,30.12%只有小学文化,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只有6.12%。在调查中,有76.47%的“留守少年”与代养人相处得非常融洽或融洽,只有1.41%的“留守少年”与代养人之间关系非常紧张。调查数据显示:有57.47%的代养人偶尔过问或从不过问“留守少年”的学习情况,只有20.94%的代养人经常辅导“留守少年”的学习。
      
      三、结论与建议
      
      1.“留守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1)父母监管的缺失。调查结果显示,有42.12%的“留守少年”与母亲单独居住在一起,母亲由于性格特点,不可能代替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往往会出现“管不了”的情况。此外“留守少年”与其父母亲见面的频率一般都很低。在外务工的父母亲半年才回一次家的占66.35%,一年回一次家的占28.94%,回家因在春节期间为多,这时对孩子的管教也因节日的气氛而淡化。“留守少年”与父母亲交流的缺失,直接导致其情感的缺失,并进而导致其心理失衡、缺乏安全感、心理恐惧,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行为。
      (2)代养人无力教育好“留守少年”。在凋查中我们发现,与这些“留守少年”居住在一起的父辈、祖辈或亲戚等有13.4l%是文盲,30.12%只有小学文化,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只有6.12%。他们中有的没有能力去管教这些孩子(如文盲),有的即使有能力也因隔代、隔亲而不便于管教。此外,在一些留守家庭中,还出现了逆向监护的情况,即“留守少年”要反过来照顾年老体弱的隔代监护人,替父母尽赡养义务。
      (3)学校对“留守少年”缺乏更多的管理。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当被问到学校有没有对“留守少年”有更多的管理时,76%的教师选择了“没有”。在农村,因中学升学压力、教师待遇的偏低等原因,促使教师只去抓班级那几名或十几名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更多的学生缺乏关爱,更别说对“留守少年”的特殊关爱。他们大部分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业培训学校接受教育,两年或更短的时间就加入了父辈打工的大军。
      (4)社会对“留守少年”的关爱不够。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当被问到学校有无特别关爱“留守少年”的实施文件或意见时,只有淮安市于2(104年12月出台了《关于实施关心爱护城乡“留守儿童”十项行动的意见》,主要包括成立“留守儿童”关护工作委员会、构建“留守儿童”五大关护网络等。但另外四个城市的15份教师调查表中都没有填写这方面的实施文件或相关措施。
      (5)“留守少年”的心理性格发展不健全。青少年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任性、暴躁和极端的性格。大多数少年思念父母,他们希望经常与父母亲见面或与父母亲待在一起,可实际上无法做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2.35%的“留守少年”不愿见到父母,33.18%的“留守少年”与父母亲很少交流。更有1.65%的“留守少年”见到父母亲很冷淡。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得如此脆弱,亲子间的情感淡化,这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性格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2.对策与建议
      我们认为,做好“留守少年”的教育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1.政府方面
      (1)强化政府职能。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和重视“留守少年”关爱工作,各级政府可以成立“留守少年”协调机构或办事机构,可明确人员、任务和责任。如淮安市于2004年12月出台的《关于实施关护城乡“留守儿童”十项行动的意见》中大力构建“留守少年”五大关护网络ll J。同时,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寄宿制建设纳入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扩大寄宿规模,改善住宿条件,为“留守少年”提供住宿便利。
      (2)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得有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营业性网吧不得让未成年人进入,所有网吧终端设备必须安装封堵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坚决取缔不法网吧。
      2.学校方面
      (1)建立“留守少年”专项档案。学校要成立留守少年管理和教育工作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建立“留守少年”专项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少年”的临时监护人、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家庭成员、性格爱好等各个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吸收他们参加课外集体活动或兴趣小组,使“留守少年”在集体的大家庭中得到关心、感到温暖。建立责任到人的帮教制度,开展师生间、同学间“结对子”互帮互助活动。定期召开座谈会,掌握“留守少年”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
      (2)建立家长定期联系制度。建立“留守少年”家长定期联系制度,运用书信、电话、家访和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相对应的“留守少年”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重要问题要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利用春节、农忙等时机,邀请返乡外出务工人员召开工作座谈会,交流、研究共同教育孩子的计划,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3.家庭方面
      (1)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长要破除“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思想,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理念。其次,应充分重视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是夫妻都出去打工的,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具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再次,就是在外出前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委托老师加以管教和关注,并时常与老师联系和交流。
      (2)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家长要重视同孩子的情感交流,并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有条件的父母,可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的,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定孩子的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与孩子加强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孩子沟通。
      [责任编辑:孙喜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江苏 留守 现状 少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