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定义_建立以教学环节的民意调查为监控常态的制度

    时间:2019-01-14 03:25: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引言      在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对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改革等教学各方面的具体问题采用基于调查的研究方法并不少见,他们多为获得描述性结果或推论性分析,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的调查。在教学质量监控领域,也有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督导或领导干部听课等多种途径获取教学质量监控信息,这些也都是一种正式的评价信息,是带有一种约束性和确定性的评判,有时甚至是缺乏客观性的评价。这些评价方法对教学的监控通常仅限于课堂一个组织,其所监控的对象在教学质量这个大的范畴里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不全面的。事实上,教学质量监控应该包括学业预期、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学术活动、毕业论文、期末考试等各个教与学的环节。即教学质量的形成,是在各个环节进展过程中完成的,能否在环节进行中及时获取教与学的信息,才视为及时的监督,继而为质量控制提供信息和依据。采用常态化的民意调查方式,即满足及时深入教学环节的需要,也可以作为以评价制度为主要监控手段的补充。
      本文以教学环节的民意调查作为常态监控的制度设想,探讨常态化的调查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机结合,明晰将调查运用在质量监控上的步骤和过程,提出进一步完善教学各环节质量监控的制度设计。
      
      二民意调查与教学质量监控的结合
      
      民意调查起源于西方国家,最初可以追溯到市场研究和“假投票”,指的是以系统化的方法提出问题,以便取得有关他人想法的资讯。[1]把民意表达用在教学领域,可以认为是广大学生、教师在教与学的质量结果上,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向教学质量提出要求和获得反馈信息和意见,并试图对教育决策或提高教学效果施加影响的行为和过程。在诉求和意见表达呈多元化态势的当代大学校园,学生和教师也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渴望有多样的、通畅的表达渠道,因此涉及有关教学质量的内容、形式、过程、方法等的表达和调查与校园民主和质量监控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大学校园的质量监控的方法相对单一,如学生评教,评价的结果往往受实施中的个人因素制约而难免不够客观,评价的时间也一般在课程进行大部分之后才开始,监控的时效难以满足,评价结果的统计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待到发布评教结果,往往到了期末甚至下一学期,所形成的评价通常是作为终结性评价,难以反映教学过程中动态的情况,对评价所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也往往失去了时效。
      (一)调查制度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特点
      与传统的以评价方式为主的质量监控相比,调查制度对于被评价(调查)的主体,少了很多正式性的约束,可以带来更多客观的信息,其灵活易控的特点在监控中也具有更大的优势。
      1监督与控制
      调查的目的是掌握教学过程的状态信息,继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控制。调查所反映的内容也是具体的,调查形成的数据经过分析,为教学管理部门、学工部门、教师等采纳和吸收,从而在教学过程进行中就对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的调整,对学生的态度进行引导,及时获取的信息为及时改进创造了可能。在此条件下形成的状态信息相对于评教、听课等制度更为全面,容易反映出教学中的真实情况。因此采取的控制措施才能是具体的,能有效作用在问题本质上。对于教育研究机构,还可结合历史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形成“教学状态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2广纳信息的重要途径
      依靠科学的抽样方法,基于教学环节的民意调查能够保证教学双方,特别是性格较为内敛、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教师都有表达的机会。一般说来,性格开朗活跃的学生,或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通常会直接相互交换教学的情况和意见,也有选择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沟通的,但难免有性格不活跃或观点对立的师生双方,较少有表达意见的机会,而民意调查不仅依靠随机抽样获得受调查人群样本,注意到另一些群体的声音和要求,同时也把分散于师、生之间的零散信息收集起来,形成监控的状态。
      3开放、动态的调查组织
      网络无疑是这个调查工作最快捷、最开放的平台。在大学这个信息技术的高地,通过覆盖全校各建筑的网络设施,运用灵活的调查平台开展日常化的调查本身就具有天然的优势。基于网络的灵活和开放,开展调查的时间可以是固定的,比如开学、期中、期末等特定的时间,也可以是随机的,比如一项教学活动进行中,某一时间突然出现的事件,这样的调查可以贯穿于教学开展的始终,因而是动态的,也是及时的。
      (二)调查制度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内容
      教学质量的形成是双向的,既要有教师严谨易懂的讲学,也不可或缺学生的主动积极求知,倘若只关注教的一方而放松对学的要求,教学的质量标准一样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实施调查,应该是就某一情况同时调查教师和学生两个对象,包括至少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状态,以及对教师工作及教学活动的评价;二是了解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学习进展和状态的评价。按其内容和用途可分如下几类:
      1全面的教学满意度调查
      这种调查提供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信息、满意程度,可视作学生对教学质量的阶段评价和信息跟踪。
      2政策调查
      提供学生、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政策的态度、执行情况、评价和偏好的信息,能反映出教学管理在保障教学质量和秩序方面的情况。
      3行为调查
      这类调查搜集教师、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行为、教学行为的数据,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提供信息和预报,以便及时规范教学行为和学习秩序。
      4需求评估
      提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中的需求信息,这种信息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决策和平衡教育经费的使用,以及最大限度满足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实现。
      在这些内容和用途下的民意调查也具备一般民意调查的两个属性:一是公共服务性。调查关注的对象不仅是学生,也包括与教学发生过程相关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在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当代高校,教育管理实际上就是扮演着公共服务的角色,一方面为学习提供质量保障,另一方面为达到质量目标提供政策、资源等外在条件,教育管理只有及时获取学生、教师的质量要求,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公平高效地加以满足,才能把监控的监督和控制两个方面切实落到实处。二是科学性。使用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调查对象的选择,尽力遵循随机抽样等科学调查方法,并使用各种描述性和推论性的统计工具来处理调查形成的数据。
      (三)可能存在的问题
      1调查机构组织设立方面
      现在许多高校都已设立了独立的教监部门来专业负责评教、听课、评估等监控事务,由他们来负责调查制度的开展无疑是首选,即与教务方面有着天然的联系,容易协调处理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做为职能部门,也便于在教学行政系统中提供参考数据和决策依据。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和调查结果越来越多地作用于政策领域,可能会出现调查结果与行政化相靠近的倾向,从而丧失了调查的客观性。如若由学术研究单位来负责,自然在数据客观性、长期积累分析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不过由于学术研究组织与教学管理组织有着相对独立的职能划分,调查结果发挥作用的效果也可能是有限的。还有独立于学校之外的社会性调查组织,他们在调查的开展、数据的主体分析应用上,与学校失去了内在的联系,可操作性不够高。因此做为教学监控的调查制度,其组织对监控的效果也产生外在影响,如何选择有待于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2是否匿名调查
      如果只是做客观调查,借以了解教学活动的状态,那么匿名方式无疑是最受欢迎的,降低了受访者被“反调查”的风险,但容易招来不负责任的恶评或滥评,影响了调查的信度。同时,不记名的调查只能发现教学中的情况和状态,对问题不能准确定位和解决,因此产生的结果仅能做为一般性参考数据。倘若采取实名的方式,一方面受访样本可能会急剧减少,另一方面可能会因受到抵触而流于形式,丧失了监督的职能。因此做为监控的调查制度,要分别平衡监和控的职能,在不同的调查中采用不同方式,合理设计调查表单,确保常态下监和控的功能都能有效发挥。
      3调查的频度方面
      调查贯穿于教学各环节,环节越多越细,可能出现调查一轮接一轮的情况。调查次数的过于频繁,不仅容易招致师生的反感,而且还可能带来仅注重调查、不注重解决具体问题的质疑,使调查沦为毫无意义的表面工作。若频度过低,也可能对连续的各环节失去及时监督,因此对反映的问题加以控制是实施调查制度成败的关键,也是维系其常态监控职能的生命线。
      
      三设计和过程
      
      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民意调查过程应包括如下阶段:确定调查的目的;设计调查的内容;获得调查的样本;整理、分析调查的数据;应用调查的结果。
      1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目的是调查开始的重要准备,就普遍层面而言,基于监控教学的调查目的包括:一是了解学生对学习的预期和学习计划的重点;二是了解教师在课堂内外执行教学计划的情况及遇到的问题;三是了解学生在课堂内外学习的情况;四是了解学生对相应环节的评价及满意程度。了解这些情况和满意度只是初级目标,还要对收集起来的情况做深入分析,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程度,交由不同职能部门或个别沟通,及时消除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和潜在可能,才可谓有效的监控。
      2调查内容
      即是对教学环节的调查,内容自然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有课堂,有实验实践,有从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等活动形成的知识深度拓展,有课程论文、考试等考察,有图书馆获取的广度知识等等,每个过程都可能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调查不是对某一过程的独立调查,而是全方位的。调查的内容是涉及各环节看得见、摸得着的教与学过程,各种调查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普查性质的,将各环节的调查联系起来,可以获得较为客观的质量估计和趋势报告,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3样本的获取
      就原则而言,随机抽样是民意调查获得样本的正确的科学方法,但在教学环节中除了掌握充足的抽样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有教学行政、学院、课堂等各层面的支持,尤其是后两个条件的满足,可以为获取足够数量的样本提供保证。因为教学是分散进行的,学生、教师、教学计划的管理多由学院负责,而调查的样本单元通常以课堂或班级为单位落实到每个环节中,学生、教师的组织离不开学院这个单位,因此在不同的环节中,需要组织适当的样本单元,细化到学院或专业或课堂等不同层面。
      4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采用网络的调查方式,可以直接获取电子化的原始数据,免去了纸质方式的浪费和后期人工录入调查表而产生的人为错误,利用Excel、SPSS等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得到在设计问卷时就已考虑好的描述性统计(平均值、百分比等)、推论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回归模型等)等适用性统计结果,[2]然后形成正式的结果报告,简要介绍调查的背景和目的、抽样方法、对象等情况,使用图表、叙述性文字客观反映调查分析结果,分发给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
      5调查结果与质量监控
      既然是作为常态监控开展民意调查,其结果必须与质量监控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将各环节的调查联系起来,综合地把握教学过程的状态和质量,为每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加以分析,及时消除影响质量形成的问题或着手研究影响质量形成的各种因素,为制定新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打下基础。当然,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教师,都要虚心对待调查的结果,对于受访者要有基本的尊重。有的问题限于各种原因或许不能立即解决,也应提到相应的高度,因为质量问题无小事,对于肯定和嘉许的部分,也应积极总结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能够稳步提升质量的长效机制,为学校的长远发展、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而不懈努力。
      
      四总结与建议
      
      一套机制设想要从方案变为现实,从根本上说,需要参与者认同并尊重机制设定的规则。在本文设计的常态化民意调查监控教学质量的机制中,主要参与者是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三方共同的付出和协调是实现较高教学质量的内在保证,监控以及监控手段的运用只能从外在去发现和施加影响。有人可能会质疑,这样一套机制的设计,无中生有地增加了很多要求,是否容易为原本负担就已较重的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管理带来麻烦?当然不是,教学是一个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过程,因此需要一个外在的平衡,常态化的民意调查是一个工具,可以协调其内在的关系,成为连接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的桥梁,监控的对象流程化了,对质量形成的内在联系也就越来越稳固了,本文的机制设计也是据此进行的。
      对于重视组织民主性的大学而言,尊重民意不仅有助于监控状态的形成,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在教育面临越来越年轻的教师和学生的同时,也越来越需要面对个性发展、教学博弈、追求多样化等新情况、新问题,教育管理者如何倾听师生的声音,如何更好地把握教学质量,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 考 文 献
      [1]温淑春.国外民意调查及发展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7(1):125-127.
      [2]张光.社情民意调查:理论、实践和过程简论[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3):41-46.

    推荐访问:常态 民意 教学环节 监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