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甘薯新品种选育及脱毒繁殖技术 南方甘薯新品种鉴定与综合评价

    时间:2019-01-10 03:34: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试验观察鉴定了新近引进的龙薯14、福薯21、泉薯10号、湛薯118、广薯205、莆薯16、桂粉3号、金薯2号和湛薯20等9个南方甘薯品种的产量、薯块品质、抗病性等主要性状,应用了灰色系坑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评述了其在生产或育种上的利用价值。结果泉薯10号综合表现最好,其灰色加权关联度最高为0.886,除茎叶鲜产和薯块干物率低于对照种外,其他性状均好于或相当于对照种广薯87,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表现尤其突出,分别为2542.22和673.67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45.73%和23.78%,适宜作为高产红肉鲜薯食用型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利用;桂粉3号综合表现次之,其灰色加权关联度为0.774,适宜作为优质高干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利用;龙薯14、福薯21、湛薯118和金薯2号等4品种综合表现也较好,其灰色加权关联度也均高于对照种,其余品种综合表现较差。
      关键词: 南方甘薯新品种 特征特性 关联度分析 综合评价
      
      甘薯具有高产、稳产、用途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是重要的加工、饲料、粮食作物。近年泉州市甘薯种植面积约4万公顷,仅次于水稻,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4,其生产与消费的主要方式为鲜薯淀粉加工、食用和茎叶饲用。本试验观察鉴定了新引进的龙薯14、福薯21、泉薯10号、湛薯118、广薯205、莆薯16、桂粉3号、金薯2号和湛薯20等9个南方甘薯品种的产量、薯块品质、抗病性等主要性状,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中职学校学生教学实习、生产实践及教学研究提供教学实践平台,并为这些品种的生产及育种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为龙薯14、福薯21、泉薯10号、湛薯118、广薯205、莆薯16、桂粉3号、金薯2号、湛薯20和广薯87(对照种),其选育单位及亲本组合见表1。
      1.2主要性状观察鉴定。
      2010年在泉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晚薯种植,供试地块属丘陵地,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力较均,排灌方便,前作豌豆(绿肥)。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4行区,小区面积20.16m2(约0.03亩),行距90cm,株距20cm,每亩插3700株。栽培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全生长期145d。生长期间,观测参试品种的株型、茎蔓长、茎粗、分枝数、叶形、叶脉色、茎色等地上部性状和抗病性等。收获期间,计产小区中间2行,考察鲜薯产量和茎叶鲜产;挖根考种,考察结薯习性、薯形、薯皮色、薯肉色、大中薯率和薯块品质等性状。收获后和贮藏及育苗期间考察耐贮性、萌芽性等。其中,参试品种的薯瘟病和蔓割病抗性鉴定由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进行,方法参照文献[1][2];参试品种的薯块的外观品质、食味品质、萌芽性和耐贮性均按百分制评分,5分为一档,其中参与食味评分的人数为3人,对照种按80分记。
      1.3品种评价
      1.3.1产量比较分析。对参试品种的鲜薯和薯干产量进行方差分析。
      1.3.2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参照文献[3]―[5]介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取各参试品种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叶产量、薯块干物率、外观品质、食味品质、薯瘟病抗性、蔓割病抗性、大中薯率、萌芽性和贮藏性等与甘薯生产及育种应用相关较密切的11个性状,并赋予相应的权重W(见表4),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参试品种(系)的11个性状的观察值构成比较数列U,除蔓割病和薯瘟病病指2个性状取最小值外,其他9个性状取最大观察值作为参考品种的性状,构成最优数列(参考数列)U。然后按公式R=(100-U)/(100-U)对薯瘟病病指和蔓割病病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按公式R=U/U对其他9个性状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得到新的数列R。再按公式△=1-R求得新的差值数列,并找出最大差值M和最小差值m,再按公式ξ=(m+ρM)/(△+ρM),分辨系数ρ取0.5,求得各品种各性状的关联系数。最后根据公式γ=∑Wk×ξ计算各品种的加权关联度,依据关联度分析原则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2.结果分析
      2.1产量比较与分析。
      鲜薯产量以泉薯10号最高,达2542.22kg/亩,增产45.73%,福薯21和金薯2号次之,分别增产29.30%和21.53%,3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龙薯14和桂粉3号增产未达显著水平;湛薯20最低,仅1233.33kg/亩,减产29.30%,达极显著水平;莆薯16和广薯205减产也达极显著水平;湛薯118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薯干产量以泉薯10号最高,达673.67kg/亩,桂粉3号次之,为630.29kg/亩,分别增产23.78%和15.81%,均达极显著水平;湛薯20最低,仅469.96kg/亩,减产13.65%,达极显著水平;其余品种增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见表2)。
      2.2其他主要性状观察鉴定。
      茎叶鲜产除广薯205比对照处略低外,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其中湛薯118最高,达1579.90kg/亩。薯块烘干率以湛薯20最高,达38.1%;其次是莆薯16,为35.6%;桂粉3号、广薯205、湛薯118和龙薯14的薯块烘干率在34.8%―31.8%,均高于广薯87;其他品种的薯块干物率在26.5%―24.7%,均低于对照种。薯块外观品质以泉薯10号和福薯21最好,表现为长纺锤形、色泽鲜、表皮光滑、无条沟和粗根点;莆薯16最差,表现为形状长而弯且多条沟;其余品种多为短纺锤形,与对照相当。食味品质以广薯205最好,金薯2号和福薯21最差,其余品种均好于对照种。参试品种对薯瘟病均表现不抗,除湛薯20和莆薯16表现高感外,其余均为中感,相当于对照种;除广薯205外,其余参试品种对蔓割病薯瘟病均表现抗到高抗。萌芽性以龙薯14最好,发芽率高且单薯芽数多,桂粉3号、广薯205和湛薯118与对照相当,其余品种均差于对照种。耐贮性以泉薯10号最好,贮藏期间烂薯率及水分损失率均低,龙薯14和桂粉3号也均好于对照种,莆薯16和福薯21差于对照,其余品种与对照相当。(见表3)
      2.3灰色关联度分析。
      按1.3.2方法,求得各参试品种各性状的灰色关系数和各品种的灰色加权关联度(表4)。由表4可看出,参试品种中泉薯10号除茎叶鲜产和薯块干物率等2性状的灰色关联系数较低外,其他性状的灰色关联系数均较高,加权关联度最高为0.886;桂粉3号除鲜薯产量、茎叶鲜产和蔓割病病指等3个性状的灰色关联系数较低外,其他性状的灰色关联系数均较高,其灰色加权关联度为0.774,仅次于泉薯10号。龙薯14、福薯21、湛薯118和金薯2号等4品种的关联度也高于对照种,分别为0.753、0.751、0.746和0.737。广薯205、湛薯20和莆薯16的加权关联度低于对照种。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原则,关联度越大,与参考品种越接近,综合性状表现越好。
      3.结论与讨论
      泉薯10号综合表现最好,其灰色加权关联度最高为0.886,除茎叶鲜产和薯块干物率等2个性状的灰色关联系数较低外,其他性状的灰色关联系数均较高;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表现尤其突出,分别为2542.22和673.67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45.73%、23.78%,均达极显著水平,均居第1位;外观品质和耐贮性亦表现突出,均居第1位;适宜作为高产红肉鲜薯食用型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利用。桂粉3号除鲜薯产量、茎叶鲜产和蔓割病病指等3个性状的灰色关联系数较低外,其他性状的灰色关联系数均较高,其灰色加权关联度为0.774,仅次于泉薯10号;适宜作为优质高干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利用。龙薯14、福薯21、湛薯118和金薯2号的加权关联度也高于对照种,分别为0.753、0.751、0.746和0.737;龙薯14和湛薯118的鲜薯产量、鲜薯烘干率、蒸食品质等相当于对照,适宜作为优质高干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利用;福薯21和金薯2号,鲜薯产量分别为2255.56和2120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29.30%和21.53%,均达极显著水平,鲜薯烘干率和食味品质均低于对照,均适宜作为高产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利用。广薯205、湛薯20和莆薯16的加权关联度低于对照种,综合表现为低产高干优质,均适宜作为优质高干亲本在育种上利用。
      本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产量、薯块品质、抗病性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鉴定,但对其营养成分尚未进行测定,尤其是泉薯10号薯块的胡萝卜素含量,湛薯118、湛薯20和金薯2号的茎叶营养成分均有待进一步测定,为高胡萝卜素及茎叶饲用品种及亲本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方树民,邬景禹,陈玉森.甘薯品种对薯瘟病的抗性研究[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4,23,(2):154-159.
      [2]方树民,何明阳,康玉珠.甘薯品种对蔓割病抗性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8,15,(3):185-189.
      [3]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4]余成章,傅文泽,叶志雄.甘薯抗病种质主要性状鉴定与综合评价.杂粮作物[J].2003,23,(2):83-86.
      [5]李慧峰,卢森权,李彦青.等.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00-130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甘薯 新品种 综合评价 鉴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