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辛弃疾山水园林词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

    时间:2019-01-06 03:34: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辛弃疾是宋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词人,他醉心词章翰墨,钟情山水田园,胸中大有丘壑。他依托自然的美景设计修建了自己规模宏大的园林住所,将园林建筑营造得富有诗情画意,并创作了大量与山水园林有关的词篇,表现出了词人特有的审美意识。
      一、辛弃疾带湖、瓢泉山水园林的营造
      自从中国园林建筑中“文人园”兴起后,文人士大夫往往会兴情以造园,园成则与文人好友吟赏唱和、作诗填词、娱乐遣兴。辛弃疾营造的带湖新居和瓢泉住所就是其落职罢官后啸傲林泉之闲居地。
      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在江西安抚使任内,选定上饶营建带湖新居,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新居落成,他先后写了《新居上梁文》、《沁园春・带湖新居》等,咏唱其“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头,新荷十顷”。他还将临靠稻田的一栋房子取为名“稼轩”。对带湖庄园的地理位置、规模和布局,据洪迈《稼轩记》云:“郡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又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前乎相攸者皆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济南辛侯幼安最后至,一旦独得之,既筑室百楹,财占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意他日释位得归,必躬耕于是,故凭高作轩下临之,是为稼轩。田边立亭曰植杖,若将真秉来褥之为者。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堂,信步有亭,涤砚有诸。皆约略位置,规岁月绪成之。”从这篇记中,我们可以知道辛弃疾带湖新居依山傍水,环境十分清幽,“在城邑环�之中,而独出车马嚣尘之外”,而其园林布局十分巧妙,筑室百楹,枕湖泊、拥平畴,花木山石、亭台楼阁、流水回廊、曲折小路可谓美不胜收。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至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辛弃疾落职隐居于此10年,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填词近200首,有很多就是描写带湖山水田园生活的。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后不久,“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并赋词:“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后辛弃疾经常往来于带湖与期思之间,又因泉形若瓢,泉水清澄淳静,作《水龙吟・题瓢泉》云:“一瓢自乐,贤哉回也。”将“周氏泉”改名为“瓢泉”。瓢泉依山傍林,是一泓天然石潭的清泉,泉边有方青石,辛弃疾对瓢泉喜爱至深,常邀友人来此对酌,《祭陈同甫文》中就有“酌瓢泉而共饮”之句。辛弃疾得瓢泉后,在此建造园林宅第。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举家移居瓢泉。同年秋,辛弃疾再次落职,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乡居生活。瓢泉庄园那种恬静的隐居生活使辛弃疾对山水园林景物有更深的感触,他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风光的词作,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二、辛弃疾词作对带湖、瓢泉庄园的描绘及其审美意识
      由于辛弃疾带湖、瓢泉园林闲居含有一份无奈无望的悲慨,因此当他把对于园林景物的安排当作了英雄失志以后的一种安慰和寄托时,他便以丘壑山水为扩充,以情感为旨归,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情感都投注在山水园林之中,其大量描述带湖、瓢泉周边环境和村居生活的词作,也都是园境、画境与诗境的融合统一。其《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云: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此词是辛弃疾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新居将落成之时所作,词人借山造景,在东边的山冈上,修一幢茅屋作为书斋,并且要邻水开窗,将湖光山色无限景,都聚一室内。沿着门前的水流泛舟行钓,就要在湖岸栽一些柳树;竹经冬而不凋,梅凌寒而开放。竹梅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情趣,而且是自古以来为人节操的象征,辛弃疾当然就要好好安排它们的栽种了,用稀疏的篱笆围护竹子,这样就不会妨碍观赏梅花了;“餐秋菊之落英”,“纫秋兰以佩”(《离骚》),“菊”、“兰”,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喜爱的高洁的花草,菊花可餐,兰花可佩,辛弃疾就一定要亲手一棵一棵地栽种下去。湖边种柳和小舟行钓的悠闲,春兰、夏竹、秋菊、冬梅四时景观特色兼顾,词人真是将自己的园林安排点缀得很美很有情趣,这一安排点缀可见词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满足和向往。
      辛弃疾在带湖、瓢泉园林长期的闲居生活中,与青山绿水做伴,与山花山鸟、松菊鸥鹭为友。他的《水调歌头・盟鸥》云: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角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此词作于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春,词人初离官场,回归自然,描绘自己隐居之地带湖美丽的风景:放眼千丈宽阔的带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鸥鹭在湖面上自由自在地飞翔。词人忘情山水,有时在湖边来回漫步,与自然界的飞鸟交朋友,有时站在湖边的苍苔上,静静地观赏湖中悠闲自在的鱼儿,而经词人改造而成的鸟语花香的园林在清风明月中更显美丽。词人盟鸥观鹤的的生活真是悠闲,词人说:“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带湖东岸的绿阴不太浓密,我还要在那里多栽一些杨柳。当年城边荒废的一片土地,经辛弃疾的设计、整理显得多么美好,词人的生活是多么闲适自乐。
      《洞仙歌》(开南溪初成赋)云:
      婆裟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4]
      此词作于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词人在带湖居所开掘一条溪流,借助水的柔美和流动给自己的居所带来灵动之气。溪水初来,青山欣喜欲舞。这溪流风光之美,恰似湘江。新开的十里春波,辛弃疾能像范蠡泛舟五湖那样,驾一叶扁舟在溪流中飘荡,既观平沙鸥鹭,又看落日渔樵,使人心旷神怡。
      作于绍熙五年(公元1194)秋冬之间的《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云: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是年秋,辛弃疾被弹劾罢职,回到江西信州,在铅山县的期思瓢泉正式营建宅第。“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这里水光山色,树木掩映,美景怡人,词人以杜甫、陶渊明自比,想在此处建造“茅亭”,诉说回归田园的喜悦。“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虽然自己已落职,但可以在此驾驭这些好山好水,饱享美景终日,可以频频召来花鸟为自己歌舞,催云水对自己暮送朝迎。词人陶醉于这自然美景之中,甚至被山灵笑:“白发始归耕田园。”词人对自己宅园府第与生活的描绘,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生机无限、景色优美、物我欣然相处的乐园。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云: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日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此词大约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辛弃疾落职闲居瓢泉,在江西上饶灵山游览之时。词作先描述灵山的优美景色:千峰万壑的宏伟气象。这里的山峦重重叠叠或“西驰”,或东向,好像千千万万匹矫健的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来回奔驰。飞瀑直泻而下,倒溅起晶莹的水珠,如万斛明珠弹跳反射。接着写自己的构想:要在那清澈湍急的溪流上搭建一座小桥,就像弯弯的月亮和弓一样。词人犹似一位高明的画师,又似一位高超的建筑设计师,在莽莽苍苍丛山叠嶂的壮阔画面上,建构起园林韶秀温馨的情韵。这还不算,词人接着说:在这连绵不断的山峦上长着的高大、葱郁的松树林,多么像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战士。如今我放废赋闲了,可是老天爷却不让我闲着,又要我来统率这支十万长松大军呢。于是词人在山中结庐。他说,我这灵山齐庵茅庐选的地点还是不错的,“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每当皓月当空,可以看到状如龙蛇般盘屈的松影,又可以听到声如风雨的万壑松涛,别有一番情趣。
      词人处于这占尽风光的齐庵中,举目四望,青山是千姿百态。在雾散云开、天高气爽的早晨,东方的几座山峰,一个接着一个从晓雾中探出头来,争相同他见面,向他问好。它们不就像那大大方方、磊磊落落,不忸怩、不作态的东晋谢家子弟吗?再看那座巍峨壮观的大山,苍松掩映,奇石峥嵘,它那高贵亮丽的仪态,不就像司马相如赴临邛时那种车骑相随、华贵雍容的气派么。词人惊叹:大自然的美是掬之不尽的,这些山真是雄伟深厚、高雅刚健,面对它们就如同在读一篇篇太史公的好文章,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享受。此中乐,乐无穷啊。在作者心目中,灵山结庐,美妙无穷,他要在河堤上开出一条路来,在这里筑一个偃湖,哪一天才能筑成呢?那时候我就可以欣赏湖中��的烟水了,并油然而生一种在此长居的感觉。
      作于庆元三年或四年(公元1197或公元1198)的《蓦山溪・停云竹径初成》云:
      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斜带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
      一尊遐想,剩有渊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细雨。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还一似,笑翁诗,自没安排处。
      此词描述了主要建筑之一停云堂的位置和优美的环境:堂前小桥流水潺潺,沿着溪水,拄杖穿行于崎岖的小路,青青翠竹伴人行,云霭烟霞,留下一路遐想。从山巅停云堂,可看山下��细雨。山花烂漫中,可听鸟声婉转鸣叫。这样的山水美景,园林情趣,怎能不让词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云: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浸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儿,把作镜儿猜。
      此词作于词人瓢泉隐居期间,他披襟散发地坐在家门前,静看一条细细的流水一直流到台阶旁,于是,他就开了个池子,把月儿唤来池水中,看水中的影子。红莲是倒开的,屋宇的画栋倒影,艳丽的荷波悠悠地摇动。而妙龄的少女则把清澈的池水当作镜子,欣赏着自己美丽。园中池塘的景趣,真是妙不可言。
      辛弃疾营建自己的带湖、瓢泉园林居所,本来隐含着罢官后寄情山水的无奈,但正是这种无奈的悲慨成就了辛弃疾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审美意识,他寻求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他的词作或描述园林的青山秀水,或吟咏园林的亭台楼阁,或抒写在园林居所的闲适生活,真可谓“文字觑天巧,亭榭定风流”(《水调歌头》)。词人在对园林山水的安排与描述中,传达出的是一份对生命感发的宁静和在山林皋壤之中安顿生命的恬淡。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南宋名家词选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肖建敏.上饶二十年生活对辛弃疾词作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7.
      [3]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邓广铭.辛稼轩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推荐访问:审美 山水 园林 辛弃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