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主题教育 > 正文

    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实践、理论与创新*

    时间:2023-06-11 18:15: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谭亮亮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分离、各司其职。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作为“立德树人”关键环节的思政教育却遭人轻视。在一些师生眼里,“思政课”就是无关痛痒的“公共课”,“专业课”才是授人以渔的“主课”。此般错误倾向亟需加以扭转,否则将会严重制约新时代高校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了改进和强化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机制,给思政教育“正位”,打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壁垒,推进二者在主体、内容和载体等各方面的共享、互鉴和融合,是一项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时代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和法宝,具有优良的红色基因。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不但教员是宣传家,新闻记者是宣传家,文艺作者是宣传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1]这是全员育人的思想雏形。在延安时期的高校教育中,政治理论课教员和其它专业课的教员都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职责,忠诚于革命的教书育人事业。可以说,在党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实践中,强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是有优良传统的。

    (一)延安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历史实践

    第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全体教员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了十多所高等院校,为革命组织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强调,改善教员的质量是办好教育的决定性条件,务必审查和帮助现有教员,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郭沫若先生曾为当时的教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精通所任教的功课;
    二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三要做学生的知己。党的教育工作部门坚持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准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了一批政治觉悟高、专业技能强,且对学生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员。他们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忠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例如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会上,毛泽东同志表扬抗大教员都能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并以此垂范和教育学生。毛泽东还把教员比作哺养学生的“老母鸡”,称之为最光荣的职业,激励广大教员安心教书育人。[2]

    第二,要求专业课教员将党的理论和政策贯串到教学全过程。延安时期,各类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设了马列主义、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且要求其它专业课的教员也应注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942年2月19日,《解放日报》发表文章《关于教学的几点经验》指出:“在教员本身方面:需要严正地认清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光荣的岗位,积极地从事于工作;
    同时应该在政治和思想意识上不断提高、锻炼自己,同时应努力提高自己政治、文化、理论水平,尤其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知识,真正懂得党的政策,并能把它具体地贯串到教学过程中去。”[3]其中明确提出了教员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实践要求。

    第三,专业课教员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延安时期,自然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和鲁迅艺术学院等都是专业性较强的院校,专业课教员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医科大学的专业课教员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政治坚定,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并养成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去救死扶伤。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的医学教育方针也强调:一方面要注意医疗技术教育,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便增强他们的医学伦理素养。因此教员们经常给学生讲述医疗队下乡工作的经历和体验,教育学生克服好高骛远的思想,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自然科学院是延安理、工、农等学科高级人才的聚集地。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提倡自然科学》,要求自然科学要为建设边区服务,要造福边区人民,而不能为反动的政治服务。自然科学院的教员注重在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科技观。[4]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家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意识,鼓励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体验生活,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三全育人”和“大思政”理念的提出和贯彻,全国各省市、各大高校开启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实践探索。聚焦上海和陕西两地的经验办法,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上海率先提出了“学科育德”和“课程思政”的改革理念,旨在打破高校思政教育的“孤岛”困境,走出一条“思政课程”带动“课程思政”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所谓“学科育德”就是要求各学科、各专业都要承担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再不是思政课唱独角戏的旧模式,而是思政课与各类专业课协同配合的新格局。所谓“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5]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坚持专业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各高校各学科在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内容和学生培养方案的修订方面已经迈开了步子。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已经开讲,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在陕西,陕西高校教工委指导建立了工委、高校、院系三级领导听思政课和讲思政课的工作机制,营造了高校“三全育人”的浓厚氛围。为鼓励、发现、总结陕西各大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陕西高校教工委领导组织了陕西思政课“大练兵”活动。长安大学开创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行业专家”同上一堂思政课的模式是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西北工业大学的新举措也值得关注。一是开展已故航天航空专家陈士橹院士先进事迹宣讲活动。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鲁卫平为陈士橹著书立传——《剑指苍穹:陈士橹传》,该书成为西工大学人学习陈士橹精神的良好教材。二是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来校和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畅谈专业知识和航天精神。三是学校思政课教师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在思政课堂上,思政教师邀请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学生登台讲课,介绍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价值,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述他们在学习中的欢乐和苦恼,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理想。延安大学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学科优势,在全校掀起了学党史、讲党课的热潮。文学院教授梁向阳以研究路遥和路遥的作品而知名,善于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鼓励学生向路遥学习,向《平凡的世界》学习,磨炼意志品格,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

    (一)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必要性

    第一,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助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然而,当人们为高校的专业技术贡献能力欢呼时,各种实用主义思想开始滋生蔓延,工具理性过分张扬的代价是价值理性的低迷,致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日渐疏离。在全球化背景下,看似价值中立的专业教育成为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寻求寄宿的载体,挤占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空间,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一些理工科院校里,哲学社会科学边缘化严重,思政学科建设更是弱小,思政课教师因缺乏科研成果的“硬实力”而挺不起腰杆,缺乏与专业课教师展开平等对话的底气。长此以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鸿沟只会愈来愈深,不仅思政教育效能低下,而且专业教育也会灵魂缺失、畸形发展。没有科学知识作为支撑的思政教育不能说服人;
    没有价值指引的专业教育不能完善人。人无德而不立,无才而不行。因此,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高校亟须大力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改进立德树人机制,强化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的思想意识和思政课教师的科学素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待。”[6]因此,明确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新时代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问题——为党和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这是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现实需要和根本宗旨。

    第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是促进高校师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们满足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后便会在新的实践中提出政治、文化和艺术等较高层次的追求。在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中,高校师生可划归为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他们比常人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是成为中产阶级的主体力量,他们的需求不限于以专业“糊口”,更希望以专业“荣耀”。换言之,高校师生希望不断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使个人的才能和作为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可。然而在当代社会,开放与风险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思潮的干扰,作为知识阶层的高校师生容易坠入多元价值观选择的陷阱,在没有标准的选择中迷惘、彷徨,错失发展的良机。因此,对于怀揣梦想的高校师生而言,在追梦途中既需要专业知识的武装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一方面,专业教育如果缺失价值引领,学生容易受工具理性的禁锢,在线性思维的引导下过分看重成败得失,有可能成长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如果缺失科学支撑,理论便不能说服人,学生做不到真学真信,有可能成长为言行不一的“两面人”。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推进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充分挖掘育德元素,整合优化思政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在思政教育中引入科学的养料,让思政课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从而引导广大师生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交互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并以此驱动科学文化素质的跃升,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科学性

    第一,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是高校安身立命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7]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也曾指出,“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8]专业教育旨在求真,思政教育旨在求善,而只有求真与求善相互统一才能达到美的境界。也即是说,只有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才可以架起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的桥梁,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真、善、美铺垫道路,彰显高校立德树人的存在价值。放眼世界,凡海内外久享盛誉的千年名校和百年名校,无不在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方面相辅相成,既创造和传播人类科学,也塑造和涵养人类灵魂。当代中国高校要想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坚持以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是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可靠途径。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协同理论认为,在系统内部重新整合资源和优化结构,可以促使各子系统之间或各要素之间更好地协同配合,所产出的新效能比原先各部分简单相加的总和效能更加强大。[9]高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大系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目前,思政教育强调价值观教育,专业教育侧重知识教育,二者缺少有效的互动融合。事实上,世界上既没有纯粹的价值观教育,也不存在纯粹的知识教育。价值观教育总要为其立论寻找知识性根据,知识教育总是暗含着一定的价值立场。即使是坚持知识教育应保持价值中立的马克斯·韦伯也不得不承认:在知识教育中“个人几乎不可能完全做到排除自己的好恶”。[10]既然如此,要想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提质增效,必须拆除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藩篱,推进二者的深度融合。一来可以使专业教育中的价值影响从“自发”转向“自觉”,防止错误观念对思政教育的成果产生消解;
    二来可以整合专业教育中的思政资源,凝聚思政合力,构建同向同行的思政格局;
    三来可以从专业教育中汲取真理的力量,让思政教育更具科学性和专业针对性,增强不同专业学生对思政课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第三,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是高校专业教育良性发展的机制保障。专业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教学与科研工作以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为导向;
    二是学科人才又红又专;
    三是学生富有浓烈的学术兴趣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在以上三个方面,思政教育恰好大有作为。首先,思政教育既是学习和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主渠道,又是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的重要抓手,可以为专业教育的繁荣发展预测形势和明确方向。正如马克思所说,解释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科学家的研究如果脱离现实需要,那么其研究价值将很难实现。在新时代,我国高校的专业教育要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服务,离不开思政教育的方向引领。其次,思政教育是高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力量,能为专业教育培养信得过、干得好和留得住的学科人才,减少“孔雀东南飞”和“送出去、引不回”的人才流失现象。再次,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如果学生消极厌学,即使专业课教师兢兢业业,结果往往也是差强人意。“会学习”固然是一种优秀能力,而“好学习”则是一种优秀品格,就普通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后者比前者更关键,因为那是一股持久的精神动力在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和刻苦学习的意志品格是思政教育的主要职能,而且思政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是驱动学生努力学好用好专业知识的思想引擎。最后,在思政教育的示范影响之下,专业教育也应强化育人意识、积极作为,方可保障专业教育良性发展。

    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是加强和改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回应新时代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重要机制,要求秉持交互、共享的原则,着力在主体、内容和载体三个维度上探索创新。

    第一,主体融合:补课与对话相结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师者的本分;
    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体和责任人。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主体维度的融合,其实是在强调教师角色的返璞归真,要求学校建立常态化的学习交流机制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在线上或线下学习“选修课程”补齐知识短板。思政课教师侧重扩充社会实证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专业课教师侧重掌握思政教育的理念、方法,以及必备的人文常识。在此基础上定期举行“立德树人经验交流会”,引导教师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进行平等对话、互相学习。这种机制需要在制度层面加以保障,比如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在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活动中可以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添加进培训议程;
    人事部门在制定教师职称评定的相关文件中对教师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成绩要有适度体现。一旦有了合理的制度激励和引导,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便会产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行动。

    第二,内容融合:知识与价值相统一。过去,受“分离”思维禁锢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画地为牢,欠缺互通互动。在教育内容的筛选和讲授方面,思政教育的价值灌输有余,知识证成不足;
    而专业教育则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为克服各方缺点,新的“融合”思维要求思政教育在内容上注重知识普及与道德提高的辩证统一,以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可信度;
    要求专业教育增加学科史、学术史和学科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并在教学安排上给予适当的优先位置,以增强专业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在这方面,尤其要鼓励具有多种学科背景知识的教师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发挥优势,比如有些思政课教师本、硕、博阶段的学科背景不一致,恰好可以利用自身交叉学科背景的优势来研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课程和教材,做出自己的创新成绩。

    第三,载体融合:跨界与混搭相呼应。受现代营销学的启发,学校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可比作为一种以学生为客户,以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为产品的营销活动。在当代营销实践中,跨界营销和混搭营销是打破传统销售思维且行之有效的新模式。所以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需要“跨界”思维,创建能够承载和传递“混搭”思政信息与专业信息的教育载体。例如曾是浙大高分子化学专业的郑强教授经常“跨界”作教育学讲座,内容“混搭”了专业知识、求学经历、时事政治以及价值观念,因其讲座广受欢迎而走红网络,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教授”,学生亲切地喊他“强哥”,足见其思想对学生的感召力。诸如此类具有跨界和混搭特色的讲座、报告、图书报刊、影视文艺作品、学校社团活动及各类社会实践等等,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挖掘、培育、创造、应用和推广。当然,“思政课程”重“思政”,“课程思政”重“课程”,这是基本的立场和原则,我们在鼓励融合的同时也切忌本末倒置,否则将会适得其反,背离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旨归。

    猜你喜欢 教员专业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7期)2021-01-13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读与写(2019年34期)2019-11-27“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校长问题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7年11期)2018-02-27晚安,教员先生意林·少年版(2016年10期)2016-09-10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军营文化天地(2016年1期)2016-03-25

    推荐访问:教育 融合 相互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