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主题教育 > 正文

    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时间:2021-05-28 13:38: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桐梓县娄山关镇中心学校

      张晓玲 摘要: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位教师,不仅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还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课前预习,让学生走入文本,在合作中学习;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能激发学生情感;教学中,针对内容巧设问题,有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关键词:预习,重点词,学会学习,走入文本,合作学习,巧设问题,体会情感,提高效率。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懂得怎样去学习,这犹如让学生获得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作为一位教师,不仅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还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当教法和学法协调一致时,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学习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一、课前预习,走入文本,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预习环节,其浅层作用是让学生通过预习,熟悉课文内容,解决每节课中的课前问题,初步产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为上好课奠定基础。其内在作用,则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积极地参与体验和思考,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中,发展个性,萌发创造。除此之外,课前预习还有更深层次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能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假如》这篇课文以诗文的形式展现了一颗善良的爱心。学生从学习中感受爱的力量,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爱护环境。课前,我想:如果学生对诗歌内容不理解,就感悟不到诗歌中所蕴含的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于是,我安排了课前预习,让学生熟悉课文。上课时,我检查了学生预习的情况,也许是诗歌内容简短,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超出了我的意料。他们不但会读,还读得很好。接下来,为了学生能真正走入文本,感悟诗歌感情,我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1、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会做什么?(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2、“我”为什么要画它们?(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要求学生必须在小组内和同学一起完成这两个问题。学生在学习的工程中,因为我提出了合作目标,激发了小组合作的动力。果然,学生的学习态度很积极,没用多久就在书上做好了标注。看到孩子们的表现,足以证明他们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孩子们学得很自信,兴趣也激发出来了。没想到这篇课文的拓展学习环节(仿写诗歌),却成了本课最为闪亮之处。在仿写之前,我用幻灯出示了几组图片,让学生试说。孩子们从图片上看到了这些人和物都需要帮助,渴望得到大家的关爱。我抓住了这一条主线,模仿文中的写法,引导他们先说诗,再写诗。他们说得挺认真,想法也独特,人人都有说不完的话,就连下课的铃声都被他们给忽略了。在这堂课上,预习落到了实处,合作学习也没成为花架子,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真正得到了提高。

     二、抓住重点词语,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要重点教会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通过反复推敲而来的,其用意也非常深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总体把握语境,切不可脱离具体的语境单独拿出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不但对句子的理解无法深入,还容易弄巧成拙,甚至扭曲作者的原意,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感情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感悟,掌握方法,渐渐形成能力。在《“红领巾”真好》一课的教学中,要向学生渗人“爱护小鸟”这一主题。首先,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鸟的可爱之处,从心底里激发爱鸟、护鸟的情绪。在前两节的学习中,让学生抓住“可爱”、“机灵”两个词语来理解。从第一小节中说说小鸟的可爱体现在哪里?引导学生感受鸟儿在“清晨叽喳地唱歌、蹦蹦跳跳、时而唱歌,时而梳理羽毛”中体会鸟儿的可爱。学习第二节时,在诗歌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小鸟的机灵?学生在反复阅读后,抓住重叠词,想象鸟儿飞行中捉虫的样子,仿佛看到鸟儿那敏锐的目光在寻找害虫快速飞行时,那尖尖的小嘴啄住虫子的一瞬间。我就是抓住了关键词对学生进行情景教学,就好像给他们播放了一个鸟儿捉虫的画面,学生喜爱鸟儿的情感就流露出来了。有了感情基础,学习第三节就容易多了,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在小组内学习第三节。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孩子们很快找到了重点词语,弄懂了这一节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有兴趣,学起来积极、努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重点突破了,难点也解决了。这一堂课的学习效果,我从学生完成的《课堂练习》情况,充分证明了学生是真正学懂了的。

     三、巧设问题,有助课文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提问含蓄而富于启发,就有利于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自发、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这课时,由于课文的篇幅长,我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内容。怎样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掌握课文,同时又能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在教法上就得有所改变才行,于是,我决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学

     习。我利用幻灯出示了问题:小洁在船上看到了哪些风景?这些风景都美吗?把小洁眼睛看到的美丽的风景用横线画出来。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带着问题一起学习。学生根据“看到的美丽风景”找到了句子,孩子们在交流中感受到了山美、水美、鱼儿美,美丽的大自然风光感染了他们。就在他们兴致勃勃地发表自己的感受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课文中也有不美的地方。那个扔香蕉的小男孩的行为就不美。”当时,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顺势说,在我们这篇课文中,除了山美、水美、鱼儿美,还有一个最美的地方,你发现了吗?这个问题不仅包含重要的知识点的解答,还能启发学生寻找答案。同时,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学生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学生在学懂课文的同时,还体会到了小洁美好的心灵,知道了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可见,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在后来的教学中,我总是根据不同的文章,预设不一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目前,学生们已经能在预习时,提出不同的问题。虽然他们还不能提出太多有价值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学习方法正在被学生坚持。我相信:只要他们能主动质疑,学习就会有进步,效率就能得到提高。

     总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依靠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给出正确引导,调动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推荐访问:学生学习 教会 学习效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