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论网络时代的中国政治文化变迁

    时间:2021-07-06 00:03: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我国互联网技术起步虽然较晚,但网络以其迅捷的速度、生动的形式和浩瀚的容量向人们传递着信息与知识,不仅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治文化变迁
      网络时代的特征
      (一)网络空间的虚拟性
      网络空间是一个超越传统现实的虚拟空间。但虚拟不是虚无,因为网络空间又是一个由无数符号仿真模拟而成的现实空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人们的空间构建能力得以张扬,时空视野得到扩展。通过这个空间,“人们可能组成各种社区甚至国家,构成一个新的社会关系总和,创造出来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新文明系统”。
      (二)网络结构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互联网上的不同网站、论坛、博客等,基本上都是开放的。人们只需拥有一台电脑,与互联网中的任何一台主机连接,即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访问网络上各种资源,亦可随时上传各种信息,还可以与其他网民进行自由交流,自由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这种开放和自由是任何个人、任何组织包括国家和政府都不能完全控制的。
      (三)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
      互联网中,各种图书、软件样样俱全,各种新闻报道、体育赛事无所不有,各种思想、观点均有自己的位置。互联网还有强大的并行能力,它可以允许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信源进行同主题访问,这样不仅减少了网络运行费用,而且避免了信息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突破了地域限制,将丰富的区域信息资源实现为网络资源共享。
      (四)信息获取的快捷性
      网络时代,人们感觉到地球小了、世界拥挤了,传统的时空观念被彻底颠覆。因为互联网的传播没有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只需指尖的点击,就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瞬间发送到千家万户;还可以快捷有效地搜集各种资料、了解国内外各方面动态,真正做到了“足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五)网络人格的平等性
      网络技术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将信息资源呈现给所有的人,无论贵贱与贫富。网络交流是平行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也是自由的。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个人的种族与职业、性别与年龄等特征可以被掩盖,人们可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多种方式交流,人仅仅是网络中的一个交流符号。网络时代是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崭新时代。
      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
      “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运作层面的观念依托。”步入网络时代以来,网络以其迅捷的速度、生动的形式和浩瀚的容量向人们传递着信息与知识,不仅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
      (一)开放意识逐步增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开放,曾开辟过著名的南海通道、丝绸之路。然而,相对封闭但又优越的自然环境,促成了古代中国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自守理念,造就了古代中国人特别是统治阶级封闭保守和自满自大的政治心态。这种心态,一度使中国陷入困境,如明清以来的闭关自守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国家;二十世纪中期的孤军建设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这一切都在时刻警示着中国人:封闭则衰落、开放则兴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极大地打开了眼界。中国人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人们欣赏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又欲更多了解世界之时,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快捷的平台。开放的网络环境使人们的视野更开阔,自由的网络言论使人们的思想更活跃。伴随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中国人封闭保守的心态已经渐渐消失,开放意识逐步增强。
      (二)民主观念持续加强
      中国古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亦有民主之意。但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不是权利的主体而是客体,是受治者,是被怜悯的对象。这种重民思想培育的只能是对“官”与“皇权”的肯定。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传统政治文化发生一定改变,民主思想一度风靡中国大地。遗憾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深蒂固,近百年的民主革命中,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仍然相对肤浅。
      中国真正的民主始于新中国的成立,开放的网络时代更是加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更加富有民主性。在这里,不同民族、阶层可以共存,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以共生;人们之间不再受传统的等级观念限制而处于绝对平等的地位,任何个人、团体都可以成为身份平等的发言者;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而其他人更能够从容地选择和吸纳信息。中国三十多年的网络时代培育了这种独立自主、自由民主的网络文化,它不断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使人们的民主观念不断得到强化。
      (三)法治思想深入民心
      封建统治时期,中国也没有法律与法制,但“中国人主张中庸,所以恶趋极端,因为恶趋极端,所以不信一切机械式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的制定不是为了实施法治,而是使它成为绝对的人治工具。正是由于人治,才导致了古代中国的治乱循环、近代中国的衰败与落后。中国若想实现富强之梦,必须实现依法治国,因为“法治是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理想化的拟制,是人类文明的尺度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十五大以来,我国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借助网络载体,法治思想得以更为广泛地传播。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在于其资源的共享性,目前各级各类的法律条文在网络中随处可见,为法律知识的普及修建了便捷之路。网络交流的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这里不仅有法学专家的参与,更有其他领域的诸多学者甚至普通公民的加入,许多法治思想得以快速发表且受众范围极广。网络时代为法治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使法治思想深入民心,加速了我国的法治进程。
      (四)政治参与趋于自觉
      中国封建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线的政治文化传统。其重要特点是鲜明的伦理化倾向,“它以家族伦理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伦理关系准则,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把价值信仰系统与社会政治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俗生活就是全部的意义世界”。这种消极的政治心态,抑制了中国公民文化的形成,其显著后果之一就是公民主体意识薄弱,政治参与只是作为一种个体化的、顺从型的偶发现象而存在着。
      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开放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开放性,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虚拟性不仅改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途径,为实现公众和政府间的互动提供可能,而且虚拟领域中的平等话语权,必然会激发人们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通过网络空间,公民的政治活动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任何公民“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国家的政策动向,而且还可以与不同社会层面的人士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加广泛、便捷的信息交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伴随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民主意识的逐步提高,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渐渐消融,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并趋于自觉。许多网络事件也证明了这一点。
      政治文化变迁的思考
      政治文化相对稳固但又不断变化,其变迁的快慢取决于社会整体变迁程度。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都曾使中国政治文化得以较快变迁,网络时代更是如此。由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之快是以往无法比拟的。民主、法治深入民心,政治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这无疑是积极的趋势。但我们为此欢呼雀跃的同时,又需冷静地思考:这种变迁的趋势是理想的状态吗?

    推荐访问:网络时代 中国 变迁 政治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