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中国外交话语隐喻探析

    时间:2021-07-02 08:00: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jzl/wjzl201529/wjzl20152908-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jzl/wjzl201529/wjzl20152908-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jzl/wjzl201529/wjzl20152908-3-l.jpg
      摘    要: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外交话语语料的隐喻特点。研究发现,隐喻是实现外交目的的一种手段。通过外交隐喻话语,言者建构身份,传递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听者在隐喻解码和推理的心理过程中,产生共鸣的情感反应,从而理解言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外交话语目的通过隐喻得以实现。研究发现,隐喻的产生和解码具有民族性特征。从听者的视角,选取符合听者民族性特征的隐喻语言,是成功的外交话语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 外交话语    隐喻    身份    民族性
      1.引言
      外交语言属政治语言范畴。政治家的演讲、答记者问、政党的宣言等都属于政治语言。外交语言具有特殊的语体特征。外交语言相关研究也不少。郭立秋等(2002)探讨了外交语言的概念、含义及特征,总结了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辩证统一的语言特征。李战子等(2009)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汉英外交文献中名词化、特定的评价范畴、否定的使用、特定动词的使用等语言特点。现有文献侧重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外交语言的语用含糊,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究外交语言的语言形式特征。现有文献较少关注外交语言的隐喻分析,尤其较少从受众视角分析有关隐喻语言、身份和意识形态的互动和构建。
      2.理论基础
      Lakoff和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基于语境与概念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语言、概念和交际功能。换言之,在特定语境下,一种语域可以用另一种语域中的词汇表达。例如:She was besieged by suitors,and I have lost count of her conquests. suitor(追求者)属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求爱术语,而besiege(包围)和conquest(征服,击败,战利品)属于战争语域中的术语。两个不同语域的概念,通过跨域映射,创造出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者通过联想和推理,理解了战争和求爱两个概念的关系,同时理解了言者之意。这些隐喻语言表达方式或是产生幽默效果,或是深化认识。
      隐喻是目标语域与源语域之间的本体对应的映射。但是,这种映射不是任意的,受制于言语共同体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价值观。例如:He is as wise as an owl.(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西方语境下,人们把猫头鹰当做智慧的象征。但汉语语境中,猫头鹰则有不吉祥之意的联想。因此,隐喻的生成和理解受制于民族历史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语言可以构建现实,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语言具有政治性和建构性,影响人们对现实的理解。身份是建构主义学派的核心概念。温特(Alexander Went)认为,身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不仅要从传统的物质权力和利益来考虑国际关系,而且必须考虑身份在这一过程中的影响。在国际舞台上,身份认同代表着国家在国际社会体系中空间和地位的坐标,维持和推动国际社会既有的权力关系。身份构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言语建构实现的。外交话语中,经常要使用身份建构引导人们理解政治事件。
      本研究通过语料分析,透视外交话语所使用的隐喻,从听者视角分析隐喻建构身份和意识形态、传达价值观念、达到外交目的的途径。
      3.中国外交话语隐喻分析
      例一:针对日本首相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径,2014年元月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撰文,痛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并将日本军国主义喻为小说《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原文第一段如下:
      “In the Harry Potter story, the dark wizard Voldemort dies hard because the seven horcruxes, which contain parts of his soul, have been destroyed. If militarism is like the haunting Voldemort of Japan, the Yasukuni Shrine in Tokyo is a kind of horcrux, representing the darkest parts of that nation’s soul.”(小说《哈利·波特》中,伏地魔把自己的灵魂分藏在7个魂器中,消灭伏地魔的唯一方法是把7个魂器全部摧毁。如果把军国主义比作日本的伏地魔,靖国神社无疑就是藏匿这个国家灵魂最黑暗部分的魂器。)
      始源域和目标域本体对应的映射如下:
      如上表所示,刘晓明大使文章中,有四处隐喻。首先,把日本军国主义比作伏地魔,因为它们都代表着令人恐惧的黑暗和邪恶。在《哈利·波特》小说中,伏地魔是最大的反面角色,是恶魔头,是邪恶的象征。同样,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巨大痛苦,在历史上同样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二者有共同之处。其次,把靖国神社比作招魂社。在《哈利·波特》小说中,伏地魔一度被击败,摧毁肉身,但借助藏匿其部分灵魂的“魂器”,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日本军国主义虽然在二战中遭受重创,宣告失败,但日本一些政党并未真正反省,反而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宣扬错误的历史观,鼓吹军国主义势力,正如伏地魔的魂器死灰复燃。小说中,伏地魔最终溃败,彻底被正义力量消灭,魔法世界最终实现和平。同理,日本军国主义应受到全世界的唾弃和谴责。中国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阻止军国主义在日本复活。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和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政治世界是复杂的,无论在认知上还是感觉上都远离人们即刻的日常经验。刘晓明大使在西方的语境下,考虑到隐喻的民族性特征,使用了西方人熟知的小说和人物形象,用伏地魔隐喻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从而在西方世界引发共鸣,成功地达到外交目的。
      从身份建构的角度看,作者通过隐喻构建了两国身份。英国和中国同作为二战受害国,遭受了军国主义带来的巨大痛苦,因此,军国主义受害国的身份激发了英国人民对军国主义的反感情绪,融洽了中英两国的关系。两国应作为共同体,阻止军国主义在日本复活。隐喻因此达到了劝导民众、影响意识形态的外交目的。

    推荐访问:探析 隐喻 话语 中国外交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