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关于幼高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1-06-23 04:01: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有关问卷表明,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缺乏统筹规划,忽视对志愿服务理念培训和技能教育的过程管理,缺少必要的规章制度建设和指导机制保障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加强志愿者能力训练,制定和规范志愿者服务制度,改善志愿服务队伍结构和提高素质,构建专业特长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幼高师师范特色志愿服务格局的对策。
      关键词:幼师生 志愿活动 对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于1999年正式启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以“立足校园,服务社区”为宗旨,结合幼师生自身特点和优势,夯实基础,稳步推进。由于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采取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直接面对面,手拉手的形式,因此志愿者自身的素质是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推进志愿服务进程,探索适应幼高师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为推动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愿者活动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统计和分析
      面向注册的全校志愿者随机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1000份,其中有效卷995份。问卷涉及了影响志愿者活动的内外因素等问题的调查。
      1.对影响志愿者活动内在因素的调查分析
      (1)对青年志愿者参加活动的动机情况分析。从调查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中,有86%的学生选择锻炼能力、有78%的学生选择帮助他人、有64%的学生选择体验生活、有60%的学生选择学习技能、有54%的学生选择发挥特长、有45%的学生选择体现人生价值,选择这些动机的学生比例较高,绝大部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定位比较准确。
      参加志愿活动的学生一方面在致力帮助他人时,也在锤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种双赢的实践活动,不失为一种好的德育手段。当然也应该看到,仍有少部分学生参加活动是带有功利、短期、被迫因素的。但总体说来,笔者学校志愿者队伍素质较高。
      (2)对青年志愿者志愿精神内涵理解的情况分析。对志愿活动性质的理解上,有30%的学生认为类似于学雷锋的活动,有48%的学生表示是参与社会活动的新途径,由此看来学生对志愿活动的性质有初步了解,都说明学生已经在关注社会和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志愿活动中更加注重精神体验,有38%的学生认为精神奖励是最好的奖励方式,有55%的学生认为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同样在活动中是否会贴补零钱的问题上,有18%的学生表示愿意,有78%的学生认为在一定额度内会贴补,只有4%的学生表示不管多少,都不愿意。事实上学生参加活动时,经常会贴补车费、通讯费、书报费等,大部分学生从并不计较,从不向老师抱怨或要求报销费用。
      (3)对青年志愿者服务能力的情况分析。学生认为志愿服务能力很重要,选择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占91%、选择专业特长和技能的学生占75%、选择创新能力的学生占61%,这三方面能力占到了前三位。结合实际情况,我们也注意到由于一些志愿者能力的欠缺,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受经验和阅历的限制,往往处理不当,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会,影响了服务效果。如在儿童医院服务的志愿者去护士长办公室取钥匙时,由于护士长工作较忙,没有立即答复,学生会倍感受挫,而带着委屈和失望离开。其实了解人际交往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只需稍等一会,事情就可解决。
      2.影响志愿者活动外在因素的调查分析
      (1)家长、班主任、同学对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支持态度的情况分析。我们高兴地看到家长、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都十分支持这项有意义的活动,这也成为学生参加活动的动力之一。但也有近20%的学生不清楚家人和班主任对志愿活动的态度,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的态度。应该说绝大部分的班主任都认同志愿活动的积极影响,但在具体操作和落实力度还不够。调查发现,有近90%的班主任从未亲临服务基地,30%的班主任从不过问此事。
      (2)服务基地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对志愿者服务态度的情况分析。调查显示,服务基地工作人员对学生赞扬,感谢高达的占56%,学生的志愿服务得到了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事实上志愿者对于志愿活动感受可分为二类,一是感到充实、有收获的占53%,二是感觉只是完成任务47%。如果对于前者我们给以支持、理解和奖励,势必会强化学生的奉献意识,对于后者我们给以指导、鼓励和关注,引导他们转变被动的状态。
      三、调查综述
      一是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各系部志愿服务队“各自为政”,没有服务的数量、质量的具体要求。同时缺少志愿者相关的筛选和培训环节,组织较为松散,参与人员不稳定,难以保证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部分学生敷衍了事。
      二是忽视对志愿服务理念的培训和技能教育的过程管理。志愿者面对自身综合能力和条件的限制,经常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不少志愿服务一直停留在简单、反复的低层面,出现了片面强调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
      三是团组织处于孤军作战地位,没有完全整合专业老师、班主任、教工党团员的资源,特别是专业教师参与不足,存在志愿服务属于班主任(辅导员)事情的认识误区。
      四是缺乏必要的建章立制,活动中的反馈、协调、奖励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四、相关对策和建议
      1.贯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加强志愿者能力训练,鼓励创新
      学校要引导志愿者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志愿服务理念的公益性、无偿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互助利他的意识,“知行统一”的道德实践模式推动了校园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
      志愿服务的道德实践对社会而言,能传递爱心与文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对志愿者本人而言,能积累丰富的人生体验,完善个体品德;对服务对象而言,能增强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等。

    推荐访问:调查研究 青年志愿者 高师 活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