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贴近学情,提高化学教学效益】 九年级化学学情分析

    时间:2019-01-29 03:20: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让教学贴近学情,是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被忽视的,也是教师把握最为失当的,这导致教学常常见“物”不见“人”。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首当其冲是教学必须切实贴近学情。
      教学贴近学情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合理,教学贴近学生的情感、贴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贴近学生的思维状态。
      一、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流程
      教学目标既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又是教学的归宿,还是衡量、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但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是要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流程,具体要求为:1.教学目标和流程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起点,适合学生的水平,是学生经过可以达到的(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教学目标和流程是具体的、可测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是外显的、可观察的、能通过学生的操作、表达、演示等具体的活动展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由此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3.多维目标兼顾,整个流程关注学生是否会学、乐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怎样变化。教师应仔细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将宏观、抽象的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合理分解、细化,具体到每一节课,方能有效落实课程标准,体现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例如:上海薛俊梅、吴俊明在《氯气的性质研究》一课在设计上,就安排来了如下逻辑主线和副线:
      逻辑主线:
      提出问题:海水中的丰富氯资源、氯气泄露→情境引入:氯气泄露处理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及产物的定性研究,了解物质性质的一般研究方法→技能拓展:防止并处理生活、实验中氯气的泄露→人文拓展:历史上的氯毒气弹,进行科学伦理教育。
      探究活动副线:
      探究1:氯气与水反应吗?→探究2: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什么物质导致有色物质褪色→引导深入:对氯气性质进行系统研究。
      情感教育副线:
      兴趣→恐惧→消除恐惧→释然镇定→新的学习热情→形成科学伦理观念与体验。
      二、让教学贴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在教学评估时发现教师的教学忽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基础的研究,教学起点定位过高,学生难以给予积极的回应,教与学颇为吃力。而优秀教师的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的研究,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上,继而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使知识的逻辑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让内容贴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生活,借助原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这些支架,来学习、探究新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这部分内容时,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学习,由于受中文表达习惯的影响,在学生脑海中必然会产生“这是物质的什么量”“是质量还是数量”“如果不是,那它跟质量、数量又有什么关系”等等疑问。对此我们可以寻找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凭借这些已有的基础来学习。通常认为这个基础就是与之同属物理量的“质量”等概念。在教学设计时,可选用所熟知的“质量”类比提出“物质的量”,内容包括符号、定义及其单位的符号、标准。另外还可以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知识生长点,如物质的量可以质量为生长点,也可以化学方程式式量的关系为生长点;气体摩尔体积可以摩尔质量为生长点。
      让教学贴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就是:学生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如果鞋不合脚,脚疼了,就会被时时记起。当教学之“鞋”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之“脚”相适合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的学生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投入地感受教育,甚而忘我地享受教育,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和美感。“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应该是一只最合脚的鞋子,其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都基于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的准确了解,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而不是教师的“一头热”,或是大而化之的“想当然”。奥苏贝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三、让教学贴近学生的思维状态
      各科教师都会遇到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此,有的教师或者是忽视,或者是反复辅导,在不见多少效果后,将之归纳为学生的智商不高了事。其实,学生的学习困难很多是思维方法的问题。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思维状态,找到绊倒学生的障碍并设法清除。
      例如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常见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入手;氨气溶于水形成“喷泉”,可以与生活中的广场喷泉、火山喷发想比照;学习浓硫酸的性质,必须先了解稀硫酸的通性,进而比较稀、浓硫酸性质的差异;金属钠着火后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其中的原因,还须破除传统的思维模式。
      学生学习知识,具有很强的生活型思维模式,惯于生活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却只关注了材料的合理性,因而影响了化学思维的形成和深入。这类学生需要的不是教师不断地重复讲这类题目,而是帮助他们建立起与题目对应的化学语言,并运用化学相关知识进行演绎建构,形成化学思维能力。
      有效的教学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那些看起来“笨”的学生、好像专门跟老师“找碴”的学生,正是教师要深刻反思自己教学的切入点。教师不是带着教学内容走向学生,让学生去接受那些对他来说难以理解的、外在的、抽象的东西,而是要带着学生一起走向教学内容。它需要教师的耐心,更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特点的清晰了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招数”。它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宽容的胸怀,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的不断反思、调整与追求,以及教师的教学自信和智慧。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而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或显示自己的学识服务的。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具有“以学定教”的思想,让教学贴近学生的学情,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薛俊梅,吴俊明.氯气的性质研究的教学逻辑设计.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市汪仁镇湖山高中

    推荐访问:贴近 效益 提高 化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