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务实苦干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心篇章

    时间:2021-06-05 04:01: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全县总面积4662平方公里,总人口37.7万人,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聚于此,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回族区域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开创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自治区成立60年来,得益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回汉各族干部群众怀揣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度自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步一步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半个城”蜕变成了如今“一河两翼、相向发展”的大县城。
      近年来,同心县委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力同心、魅力同心、活力同心、文化同心、幸福同心建设全速推进,全县呈现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发展后劲更加坚实,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收入稳步增长,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201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3亿元,同比增长9.6%,是1958年地区生产总值1021万元的620.2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工业总产值76.4亿元,是1958年工业总产值80万元的9550倍;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增长14.9%,是1958年固定资产投资151万元的5695.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亿元,增长10.1%,是1958年417万元的316.5倍;地方公共財政预算收入2.3亿元,同口径增长19.7%,是1958年地方财政收入6.2万元的3788.7倍;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2.8亿元,增长20.8%,是1958年财政支出207.9万元的2537.7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101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16元,增长11.2%。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翻开了同心脱贫富民、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新篇章。
      坚持项目引领,城乡统筹建设成效显著。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动摇,着力打造“一主一副”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重点集镇为带动,中心镇村和美丽宜居乡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县城总面积3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6.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8%。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45亿元,开工建设了新区道路、供排水、供热、医院、学校等重点项目22个,新区建设速度逐步加快。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升,投资36.4亿元实施了清水河综合治理等48个市政建设项目。大格局实施棚户区改造,完成豫海南街、长征东西街等12条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下大气力改造清水河城镇段,初步形成了有水面、有绿色的特色景观,将老城和新区连为一体,清水河成为城区发展的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出台《同心县创建绿色经济示范县规划》,实施城东防护林、同预公路绿色通道等造林绿化十大工程,完成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草原补播、人工饲草种植30万亩,完成造林绿化49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县城绿地率达到21.8%,绿化覆盖率达到22.6%,人均公园绿地19平方米,实现了全县生态环境由“黄”变“绿”的根本逆转,同心县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县,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开工实施下马关、马高庄等各类水源工程46个,库容累计达到8150万立方米,建成了东、中、西部三大城乡供水工程,率先在宁夏中南部地区实现了城乡居民安全饮水全覆盖。全面推行“河长+警长制”,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全覆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7%。开工建设韦州古城、罗山东麓葡萄文化特色小镇、东部环线风景大道旅游驿站、黄谷川滑雪场等项目,同心县被列入自治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县。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始终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统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12356”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五通八有”目标,在精准、稳定、可持续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十大扶贫工程”。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78个贫困村出列、近33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983年的90.2%下降到2017年底的11.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3年的185.8元提高到2017年的8216元,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13.5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3.3万人;小康综合指数提高到2016年的79.37%。举全县之力将2.9万户13万贫困人口从生态环境恶劣的大山深处整村搬迁到“居住有房、饮用有水、照明有电、出行有路、就业有岗、耕种有地”的24个移民新村,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实施了农村公路村村通、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全覆盖等重大工程,不断夯实脱贫基础。立足资源禀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科技服务团队+基层党建”等十大产业扶贫模式,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发展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家庭农场122家、专业合作社707家,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有机枸杞13.5万亩、优质中药材35万亩、文冠果15万亩、葡萄2万亩、油用牡丹1.4万亩、黑毛驴1万头、肉牛38万头、滩羊190万只,实现了从小到大,甚至是“无中生有”的快速崛起,让贫困群众在发展特色产业中增加经营性收入,在土地流转中增加财产性收入,在产业基地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趟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连片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油用牡丹基地和中国银柴胡之乡,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级有机枸杞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同心县“扶贫+”脱贫富民模式被《人民日报》评为2017年民生示范工程,特色产业发展成为脱贫富民的治本之策。成立了初始规模达4150万元的教育扶贫基金,实现贫困孩子从学前到大学全程精准资助,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筹措资金3亿元,建立了扶贫产业担保等六大基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贷款余额5万元以上,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的资金瓶颈。积极构建专项、行业、社会共同扶贫的格局,闽宁对口协作帮扶、致公党党派帮扶、中核集团央企帮扶、南京证券资本帮扶、金融保险专项帮扶、“百企帮百村”企业帮扶奏响了精准扶贫和精准帮扶“大合唱”。全面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程,建成了闽宁协作县级电商服务中心、77个乡村电商服务站,开创了同心县“互联网+扶贫”的先河。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以开展“三先开路”主题教育、精神扶贫“十大专项行动”、移风易俗“十个一”工程为依托,探索建立扶贫理事会,做实扶贫工作站,创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贫困群众思想观念逐步发生转变,“我要脱贫”的意识逐步增强。

    推荐访问:初心 苦干 谱写 不忘 篇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