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规律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时间:2019-05-18 03:27: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新课程教学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到来,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所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生有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后,就能解放思想,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中,开拓进取。为了做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必须学习马列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方法论。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列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化学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化学科学本身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一、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思想
      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在化学科学中充满着这方面的内容。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例如:在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时,我们通过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来揭示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变化实质。通过铁生锈、纸张发黄等现象,揭示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运动变化这一性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任何物质都不能一成不变,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
      二、物质及其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化学思想
      一种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有一定的联系,组成结构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能,而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又决定着变化规律和用途及合成制备方法。在物质结构内部,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与原子之间、离子与离子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联系和制约,决定着物质的本质, 这是物质的存在、运动、变化的内因;由于外部条件和环境温度、压力、介质、湿度、催化剂等不同,物质的存在、运动、变化形式也会不同,这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外因。因而,学习、研究、应用化学,应全面地观察、分析、判断物质的存在、运动、变化形式,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量变、质变的化学思想
      物质由于量的构成发生变化而引起性质变化的现象在化学中非常普遍,化学中量变包括微观粒子数目及排列方式的变化、外部条件量的变化等,这些量的因素改变到一定的限度时,物质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会有很大差异,物质的外部条件或环境温度、压强等的量的改变,物质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如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氮气和氢气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但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下易反应;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元素,且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氧化还原性、对应物质的酸碱性等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四、对立统一的化学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化学研究物质的存在、运动、变化中,普遍存在着矛盾的双方对立统一规律。初学化学者一般兴趣比较浓厚,求知欲较强,对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情趣盎然。然而,当他们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又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理论与直观的化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自然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对初三化学第一章“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学生自然最先想知道的就是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和分子照片吸引学生并得出结论,即世界是物质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这样,学生很自觉地就接受了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一辩证思想。
      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将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科学信念,即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有能力把握自然规律。有了这种信念,学生的思想就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促使他们解放思想,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中,敢于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寓于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从而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
       让学生建立了用微元法处理变力做功的思想,再用图象法建立数形关系。这两种数学思想在物理问题的探究中经常用到。
      进一步提出问题:弹力做功与弹性热能的变化有怎样的关系?
      点拨:类比重力做功与重力热能的关系。
      总结:①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②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对于这堂课的三个问题,其中弹性热能的影响因素和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学生是较容易理解的,对第三个问题,求变力的功,由于学生这方面的经验较少,虽然在速度——时间图象中也有类似的处理,但是很难将它和今天的变力做功联系到一起,所以在这一个问题的探究中花的时间占到了整节课的三分之二,通过这堂课的探究,学生对用面积求功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要想让这种思想的运用达到一种很熟练的程度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积累经验,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他们对问题的探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中能体会到一种收获后的豁然。通过探究,让学生从纯粹的利用公式解题转变为多维角度分析问题,本案例成功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在本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新知。这节课是在突出主体,强调基础和重点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规律的建立过程,并突出对过程的理解。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荐访问:辩证唯物主义 渗透 思想 化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