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译”脉相传——从张培基英译散文谈主语的选择】 张培基英译现代散文选

    时间:2019-04-23 03:24: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 文 / 张曦  因中西方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汉句子的结构也存在一些差异。语言学家汤普生(Sandra Thompson)和李纳(Charles Li)认为,英语是主语显著型语言,突出主语;而汉语则是话题显著型语言,突出话题而非主语。英语中的主语是整个句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只能由名词、名词性短语和主格代词来充当。汉语中的主语不像英语主语那样不可或缺,它有很大的词类兼容性,结构形式也多种多样。汉语突出的是话题,通常以话题为中心,辅以评论或解说性的句子来阐述话题。我们来看柯灵的散文《巷》中的一段文字,体会一下汉语中话题与主语的特点。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小贩憧憧来往,黝暗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
      大家不难看出,这段文字的主语由“巷”到“你”,到“巷”,到“小贩”,再到“女子”,主语不断变换,虽读起来有错综变化之感,但大家不难抓到其论述的中心话题即为“巷”。这段话很鲜明地体现了汉语的特点:以话题为中心,而主语的形式较为随意,正是人们常说的“形散而神不散”。对翻译者来说,在将这样的汉语译成英语时,若完全按照汉语的句式将每句话的主语译成英文的主语,则英文的一段话内可能会出现众多主语,不仅读起来不连贯、不地道,也很容易失去原文的神韵,让人读来不知其意。由此看来,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因两者在句法结构方面的差异,主语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翻译家张培基翻译的散文集享有较高的声誉,本文即以他的英译散文为例,来共同学习汉译英中主语选择的技巧。
      前后一致择定主语
      英语以主语为中心,较为注重主语一致,前后句之间经常承接共同的主语,相互照应,层层推进,一脉相承。而汉语常常在说明一个主要话题时,用诸多短句来说明话题的具体细节,短句彼此相关,却多次更换主语。汉译英时若频繁转换主语,势必会影响信息的流畅传达。因此,译者在汉译英过程中选择主语时,应尽量减少主语的转换,保证英语上下文的连贯。具体来说,我们可利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增添或拆分主语以及转换语态等策略来选择主语。
      1. 采用非谓语动词形式
      汉语中经常以多个不同的分句来描述一个共同话题,且分句的主语不一致。这时译者可尝试将话题作为英文的主语,采用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将其中的一些分句译为伴随状态,让其不单独成句,改变其主语。下面来看一个例句。
      例1: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小山谷里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腾着。(选自《我喜欢》,张晓风著)
      译文 I love the long days of summer. I love to sit by myself on a hillside balcony on a windy summer afternoon, watching rice rippling in the valley and sending forth its aroma.
      分析:原文第一句话中的两个分句都以“我”为主语,且句式相同,不难翻译。但第二句话却话锋一转,将视角又聚焦在“小山谷”和“稻香”上,这种转化也充分体现了中文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原文两句话中包含三个不同的主语,加大了翻译的难度。但大家仔细体会后不难发现,第二句话承接第一句话 “独坐阳台”的话题,描述的是作者在阳台上触目可及的美好景象。译者张培基翻译原文时,将“我”所看到的景象作为一种伴随状态,在译文中以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展现。这样译文以“我”为共同主语,论述的视角围绕我的所感和所看展开,译文显得地道、生动。
      例2:我也喜欢和他并排骑着自行车,于星期天在黎明的道上一起赴教堂。朝阳的金波向两旁溅开,我遂觉得那不是一辆脚踏车,而是一艘乘风破浪的飞艇在滑行。(选自《我喜欢》,张晓风著)
      译文 I also love to go cycling to church side by side with my husband on an early Sunday morning. Riding against the sun’s golden rays, I feel as if I were gliding along not on a bike, but in a motorboat, braving the wind and waves.
      分析:原文中的主语不断变换,从“我”到“朝阳的金波”再到“我”,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其中“朝阳的金波”承接作者和她丈夫一起骑车的话题,展现了他们骑车途中所见的美好景象。译者张培基在翻译原文时,将“朝阳的金波向两旁溅开”在译文中以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展现,避免让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由此保证了译文主语的连贯、语气的连贯和结构的平衡。
      2. 增添或拆分主语
      在汉译英时为避免主语变化过多,译者可以在译文中酌情增加或拆分主语,以实现英文表达的连贯。
      例3:我喜欢朋友,喜欢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去拜访他们。尤其喜欢在雨中去叩湿湿的大门。当她连跑带跳地来迎接我,雨云后的阳光就似乎忽然炽燃起来。(选自《我喜欢》,张晓风著)
      译文 I love to have friends. I love to pay them a surprise visit. I love to knock at a friend’s wet door on a rainy day. When he or she comes out hurriedly to me, I feel as if the rain had suddenly stopped and the sun were shining bright.   分析:原文中的主语从“我”转到“雨后的阳光”,思维上比较跳跃,但其描述的其实都是作者的观感。因此,译者在处理译文时,将原文的三句话全部译为作者的观感。作者在译原文第二句话时,增加了主语I;在译原文第三句话时,添加了主语I和系动词feel,从而将原文中的主语“雨后的阳光”以表语从句的形式展现。
      例4: 回忆起那几年的教学生涯,最使我眷恋的是:学生们和我成了知心朋友。(选自《当教师的快乐》,冰心著)
      译文 In recalling my past career as a teacher, I always think fondly of the intimat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me.
      分析:原文中的主语为“最使我眷恋的”,该词组可用名词性从句“what I love most”来翻译,但考虑到信息的自然承接,我们不妨对原主语进行拆分,取其中的“我”作为主语,同时为原文中的分句“回忆起那几年的教学生涯”加上一个主语“我”,从而在译文中实现主语的一致。
      3. 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换
      在汉译英时,译者有时可尝试将汉语主动句中的宾语转变为英语的主语,或将汉语被动句中的宾语转变为英语的主语,以实现英语句子形式的严谨和句意的连贯。
      例5:(有朋友在情场上轰轰烈烈地驰骋了一阵,终于累了,最后,收拾心情,悄悄退回书斋之中,终日与书本为伍。)再不听到他唉声叹气,只觉得他心情平和,仿佛一切都豁然开朗,天地广阔了许多。(选自《书与人》,金圣华著)
      译文 (A friend of mine, having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arena of love for some time, finally became weary of it and, containing himself, quietly retired to his study to spend time with books all day long.) He was no longer heard sighing deeply. On the contrary, he now had a peaceful mind and felt everything was bright and clear and the world wide and open.
      分析:原文中第一句话的主语比较明显,为“我的朋友”;第二句话虽为无主句,但我们通过语义可判断其主语为“我”。两句话的主语不一致,但其描述的话题是一致的,都是“我的朋友”。为了使译文主语一致,读起来地道、顺畅,我们可尝试以原文中两句话共同的主题“我的朋友”作为译文的主语。译者张培基在翻译第一句话时,保留了原文的主语“我的朋友”,译为a friend of mine。在翻译第二句话时,为了使用同样的主语“我的朋友”,他将原文的主动语态译成了被动语态,由此一来,原文中的宾语“他”就变成译文中的主语“he”,从而实现了主语的一致。
      例6:前几天,窗外一阵阵的喧哗笑声,惊动了我。往外看时,原来是好几十个男女同学,正在整理这片空地呢!(选自《春的消息》,冰心著)
      译文 Several days ago, I was suddenly disturbed by a joyous din from outside the window. Looking out of it, I saw scores of boy and girl students in the middle of tidying up the open ground.
      分析:原文描述了一派如丰收般众人同乐的景象,两句话的主语分别为“喧哗笑声”和“男女同学”,主语不一致。但张培基在翻译这两句话时找到了两句话的共同话题,即其所述景象为作者亲身所感和所见,由此为两句话赋予了一个共同的主语“我”。译者将原文第一句话的主动语态译成了被动语态,原文中的宾语“我”变成了译文中的主语;在译第二句话时,译者提炼出原文隐藏的信息“我”来作为主语,将原文的主语“男女同学”译为宾语,原文的动作以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展现,保持了英文主语的连贯性,读起来非常顺畅。
      首尾相接择定主语
      汉语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后一句的主语承接前一句末端的信息进行进一步阐述。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译者可在汉译英时尝试将前一句末端的信息作为后一句的主语,从而保证译文的紧密衔接和连贯性。
      例7:我这个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求知欲强,趣味广泛。上至天下大事,小至草木鱼虫,我都有兴趣爱好。(选自《无题》,夏衍著)
      译文 Another strong point of mine is that I’m always thirsting for knowledge and have many-sided interests. My interests range over a wide field, from major events at home and abroad to plants and trees, and fish and worms.
      分析:原文第一句话的结尾阐述了作者兴趣广泛,而第二句话的开头正是承接第一句末端“兴趣广泛”的内容而展开。译者张培基在翻译这段文字时,为第二句话选定了主语my interest,与第一句话句尾的信息保持一致,上下文衔接紧密,读来顺畅、自然。
      例8:往外看时,原来是好几十个男女同学,正在整理这片空地呢!女学生穿的羽绒衣、毛衣,红红绿绿的;男学生有的穿绿军装,有的穿深色的衣服。(选自《春的消息》,冰心著)
      译文 Looking out of it, I saw scores of boy and girl students in the middle of tidying up the open ground. The girls were in colourful down jackets or woolen sweaters, and the boys were in green army uniforms or dark-coloured jackets.
      分析:原文第一句话阐述了作者看到了一帮男女同学,继而引发了第二句有关“男女学生穿着”的话题,因此译者将第一句话的末端信息boys and girls作为第二句话的主语,使前后句之间的衔接更为紧密。

    推荐访问:主语 相传 散文 英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