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我国大学生政治冷漠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大学生政治冷漠

    时间:2019-04-22 03:25: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学生参与意识不断加强的同时,政治冷漠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突出特点。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原因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封建传统文化;二是学校教育与管理;三是大学生自身。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冷漠
      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和民主政治发展水平。所有的社会群体中,大学生群体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亦是执政党最重要的青年群众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实践和政治参与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是多数调查统计显示,当代大学生真正出于自主意识参与政治活动的比例一直不高,多数学生持一种消极的政治冷漠观。
      一、大学生政治冷漠界定
      大学生政治冷漠,是相对于理性参与、激情参与的角色行为而言的,主要指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大学生由于外界或个人原因,不参与或消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政治行为以及对政治活动和政治问题采取冷漠、漠视的政治态度。包括两种情况:绝对政治冷漠,即态度上的政治冷漠,行为上也相应体现出对政治的冷漠;相对政治冷漠,即态度上虽然不表现为政治的冷漠,但在行为表现缺乏实际行动的消极参与。2
      二、大学生政治冷漠的表现
      大学生的政治冷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政治情感淡漠
      政治情感淡漠包括对现实政治参与不够,对学校的政治宣传持冷漠态度等等。
      如今,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热衷于对社会政治现实漠然评价而不采取必要的政治表达。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关心现实政治事件,很多学生基本上不关注国家的公共政策,谈论更多的是娱乐、游戏方面的话题。除此之外,大学生常常回避常规的、主渠道的理性政治参与,漠视甚至主动放弃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的权利,甚至都不愿意参加校内的各种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选举,比如学生会主席的选举。
      (二)政治行为投入较少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深感不安。他们把就业作为在校奋斗的第一要义,不愿挤占时间参与其他事务及政治活动,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政治动态普遍缺乏兴趣。尽管各大学依旧推行“马列主义” “形势政策”和“思想道德修养”等政治必修课,但这些课程却恰恰是令所有学生最不满和最委屈的课程,只不过为了混张文凭而被迫学习和应试而已。
      (三)政治认同模糊,与政治行为存在冲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在大学生的身边。网络的快速发展更是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加速作用。尽管现在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政治基础,但政治判断力仍不足。
      二、大学生政治冷漠原因探析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参加政治活动,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在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发展中,公民的政治参与都存在着参与和不参与并存的局面。政治不参与是相对政治参与而言的,主要是由于政治冷漠产生的一种政治行为。作为一种政治态度,政治冷漠是指一国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漠和对政治问题的漠视;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它是指对政治参与的疏远与逃避。
      (一)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传统封建政治文化推崇的“官尊民卑”、“官本位思想”、“清官心理”等政治心理深入人心,使得人们的政治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发生萎缩,政治参与意识淡薄。3人们在政治参与上表现出顺从、被动乃至普遍的非参与倾向。虽然大学生应该具有高度的现代政治觉悟,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具有强大感染力的顺从型政治文化通过这些途径对他们的政治观造成巨大影响,造成青年大学生冷漠的政治心理,被动的政治参与意识。
      (二)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影响
      在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渐次的淡漠,许多人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脱离,缺乏一定的社会政治实践的支持,教育手段落后,形式单一,仍然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政治理论课程的积极性,间接导致政治冷漠。
      此外,学校管理者在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存在,总把学生当作管理关系中次要、从属和被动的一方来对待。同时,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不多、渠道不畅以及制度不完善,使得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无法达到表达等原因,也使得他们变得对社会政治冷漠、逃避甚至消沉。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经济因素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政治参与知识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个人能够通过移居城市、获得地位较高的职业或者改善他们的经济福利等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那么这些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参与政治的替代物。4从现实讲,大学生仍处于校园的象牙塔中,接受着父母的经济支持,并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很多大学生忙于家教、兼职,无力主动参与政治,放弃了原本可以关心政治的机会,偶尔碰到学校组织的选举投票活动,又漫不经心地把票随意处置,这种被动的参与更使他们淡漠政治活动。
      2、心理因素
      罗伯特·达尔认为,政治资源是一个人可用于他人行为的手段, 因而政治资源包括金钱、信息、食物、武力威胁、职业、友谊、社会地位、投票以及形形色色的其他东西。5对于大学生来说,唯一的政治资源来源就是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的名额毕竟有限,许多大学生其实只有“名存实亡”的被选举权。这样的现象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等,使他们的对班级事务不关心,随之而来的就是政治参与度的降低,形成政治冷漠。(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注解
      ① 刘洪玲.高政治参与率下政治冷漠的原因探析[ 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 8) : 76.
      ② 王晓燕. 偏离与重构[D]. 上海: 上海大学,2008: 123
      ③ 丁征.论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1998,(5).
      ④ [ 美] 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8: 56.
      ⑤ [ 美]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47.
      参考文献:
      [1] 丁征.论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1998,(5) .
      [2] 陈春荣. 当代大学生中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与对策[D]. 武汉大学,2004: 6 - 7.
      [3] 申佳鑫.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引导对策[ J]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 ( 2) .
      [4] 谢俊红. 我国人大代表选举中高校学生政治冷漠的成因与对策[ J]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 1 ) .

    推荐访问:探析 冷漠 现状 原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