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投射测验体系中的树木意象】 树木人格投射测验

    时间:2019-04-22 03:16: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樹木是绘画测验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其主要的分析体系为房樹人测试与樹木测试,二者对樹木的操作过程和分析方法存在差异。樹木意象的测试具有一定的信效度,可以有效地反应个体的心理状态,敏锐地体现出个体与当前环境的交互作用,检测病理性创伤反应,鉴别特殊群体。未来研究可考虑测试的文化特异性,-进-步检验樹木-伤疤-伤理论并完善其在灾难心理领域的应用,也期待研究者改进测试程序并继续对其进行标准化。
      关键词 投射测验;樹木测试;房樹人测试;樹木一伤疤—创伤
      分类号 B841.7
      绘画测验是投射测验的一种,是指借助绘画本身及其创造性的自由表现,唤醒受测者内心世界或人格特征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在对绘画内容的反应中投射出其内在的需要和愿望的一种测试形式。其中,樹木是绘画测验中常见的投射意象之一。它既是受测者熟悉的事物,容易诱发语义联想;又不易引起受测者的反感,以至于拒绝作画(Buck,1948b)。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Buck(1947,1948a,1948b,1949,1951)和瑞士心理学家Koch(1949,1952)就已各自独立地将樹木引入到了投射测验中,迅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和临床工作者的广泛运用(sloan,1954)。
      目前,在投射测验中将樹木作为独立主题进行单独分析运用的投射测验并不少,包括房樹人测试,樹木测试(Baumtest;Koch,1949,1952,),小人摘苹果和风景构成画(杨东,2007)等。在房樹人测试与樹木测试中,樹木以独立的形象出现(为方便阐述,以下统称为樹木意象测试);而在PPAT和风景构成画中,樹木与其他元素组合,共同构成了一个画面。与前者不同的是,后者更关注樹木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而非樹木本身。同时,不同测验针对樹木部分的操作过程、理论假设以及分析方法也并不完全相同。这样的差异使研究者们无法对不同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也就无法正确认识樹木意象在投射测验中的作用,包括樹木意象测试的有效性问题以及它在临床方面的应用。那么,针对樹木意象,房樹人测试以及樹木测试在操作分析方法上究竟有何异同?樹木意象测试本身是否有效?其在临床方面又有着怎样独特的应用价值呢?本文就将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对樹木意象测试进行综述。
      1 樹木意象的主要分析体系及差异
      1.1房樹人测试
      房樹人测试(HTP)是樹木意象最主要的分析体系之一(吉沅洪,2007;Buck,1948a)。该测试要求受测者分别在三张纸上尽其所能地认真地画一座房子,一棵樹或一个人。通过对这三个项目的分析与评估,施测者能够更快更方便的获得关于受测者敏感性、成熟度、灵活性、能力、人格的完整程度以及人格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信息(Buck,1948a,1948b)。HTP不仅具有人格评估和心理障碍评估的功能,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心理治疗。
      1.2樹木测试
      樹木测试(Baumtest)是Koch创立的一种人格投射测验工具(Koch,1952,),也是樹木意象的主要分析体系之一。该测试要求受测者在纸上画一棵果樹,然后通过对受测者徒手所画的樹木进行分析,了解受测者的人格特征。纵观前人对樹木测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测试的有效性(Toyoko&Kyoko,2003)和临床应用,如神经症与文化关系的中日比较研究(吉沅洪,2007),双生子脑电模式遗传的行为测量,以及心理治疗效果的评估(Mutsumi&Mariko,2003;Yoko,2006)等。
      1.3房樹人测试与樹木测试的差异
      1.3.1指导语不同
      房樹人测试中对樹木意象的指导语为“请尽你所能好好地画一棵樹”(Buck,1948a,),而樹木测试的指导语为“请画一棵果樹”(Koch,1952)。相比之下,房樹人测试对受测者的限制更少,但也更容易让受测者紧张,限制其发挥。而樹木测试中的“果樹”并不适用于中国文化,反而会限制受测者所画樹的种类,容易让其误解为一定要画具有果实的樹(吉沅洪,2007),,从而减弱了该测试的模糊性,影响施测者对投射反应的评估与解释。
      1.3.2操作过程不同
      房樹人测试包括自由绘画和画后访谈两个独立的阶段。其中,画后访谈有详细的访谈提纲,内含24道针对樹木意象的题目,而且施测者可视情况自行添加问题(Buck,1948b);而樹木测试的操作没有结构化访谈,操作的随意性更大,因此,不同的操作者就可以根据各自的风格采用不同的程序。虽然这样可以使临床治疗更加个人化,更具有针对性,但也加大了测试标准化的难度。
      房樹人测试过程中允许受测者自由使用橡皮,但是要求施测者对使用的情况进行记录,以供事后分析;樹木测试禁止受测者使用橡皮进行涂改,但因为其对操作过程的要求不严格,所以很多施测人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是否允许使用橡皮。另外,与樹木测试仅要求画一棵樹不同的是,房樹人测试包含了三个投射意象,每次测验需要依次画三幅画,在测验的后期发展中,也有研究者对三个元素进行了整合,要求受测者同时完成(谢丽亚,1994;谢丽亚,叶秀红,1994)。
      1.3.3分析解释的方法不同
      房樹人测试十分重视受测者的作画过程和画后访谈。通过受测者个人的主观报告、访谈内容以及施测者的观察,从不同寻常的细节、空间比例大小以及透视等10个角度对樹木进行分析(Buck,1948b)。但在分析时,有两点不足:一是未对客观指标如空间比例给予足够重视,只看重受测者所画的樹木特征是否协调一致;二是结构化访谈中的部分问题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或引导性。如“你认为这棵樹是男人还是女人”(Buck,1948b)。
      樹木测试更多的关注于樹木在纸张上呈现的空间位置以及线条的粗细等相对客观的指标。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因素逐渐演化成了变形性指标(Distortion index,即樹干的顶部宽度与中部宽度的比例)或成长性指标(Growth index,即樹冠高度相对于樹高的比例)等。变形性指标是负向指标之一,与人格的异常性高度相关,通常精神分裂症状严重的个体变形性指标较高;而成长性指标是一种与变形性指标相对的正向指标。遗憾的是,这些指标的含义仍比较含糊。   1.3.4最初的目的和常模样本不同
      最初,房樹人测试主要被用于智力评估(Buck,1948a,1948b),因此Buck(1949)早期的研究数据均来自于患有精神迟滞、器质型或功能性精神疾病的入院病人,对常模的解释比较负面。虽然后期加入了大学生等正常人被试(Buck,1948b,1951),但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测验程序,反而降低了研究的可比性;而樹木测试最初主要用于儿童发展评估和职业生涯评估,因此在构建初始常模时,主要数据来自于5~16岁的儿童与青少年画作(Koch,1952)。
      2 樹木意象测试的有效性
      樹木意象测试的有效性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一些研究表明樹木意象测试具有一定的信效度。通过对96名男高中生的重复测量,Aolki(1980)发现樹木测试中78%的评估项目在间隔八天后仍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重测信度较好。(1984)也发现,即使是生活在沙漠中的被试,樹木测试仍能够排除先前生活经验的影响,有效地反应出他们的心理特征。另外,樹木意象测试也具有一定的效标效度。在对110对同卵双胞胎和98对异卵双胞胎所做的双生子研究中,Vogel等人(1982)发现个体在樹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不成熟度和教师的主观评价相一致,与个体的年龄呈负相关。但由于方法学上的限制,Vogel等人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脑成像数据支持,反而发现樹木测试中的不成熟度与象征成熟度的枕叶a波频率呈显著正相关,不过,相关系数较低(rs=0.157,p   樹木意象还可有效地检测病理性创伤反应。通过比较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被试与正常被试的樹木画特征,Rankin(1994)发现,66%的PTSD患者所画的樹木中都包含了至少一个“创伤”性的标识(如伤疤,洞,断裂的樹枝等),与正常组被试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近,国内的研究(王萍萍,许燕,王其峰,2010)也发现,汶川地震后一年的灾区儿童在测试中所画的创伤性标识(如,樹皮表面有污点或者呈现破烂的状态,樹干有伤痕、污点或者洞穴等受创的标志)显著的多于非灾区儿童,但另外一些传统的创伤性标识,如折断的樹枝和樹干、樹冠着地等却没有表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综上,樹木意象测试可以有效地评估创伤后心理,检测病理性创伤反应。创伤事件的数量与位置和个体所画的疤痕、断枝等创伤标识的数量与位置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但是对于创伤标志的界定以及在不同群体间的适用性等关键性问题仍需要未来的研究继续加以探讨。
      3.2樹木意象与精神障碍评估
      樹木意象测试容易操作,而且不会对病人产生过大的压力,这些特点使得该测试在进行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时有一定优势,可以有效地鉴别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青少年所画的樹干会越来越大,樹冠则会越来越小,与正常青少年正好相反。而和正常的老年人相比,老年的精神障碍患者所画的樹木画更小,而且离纸张的中心点更远,更接近下部(Yaguchi,198 1)。
      其次,不同类型的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樹木画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Keisuke等人(2001)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樹木画中,成长性指标相对于其他精神类疾病患者(如反应性精神障碍,酒精成瘾,神经症)比较低。而且,不同亚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画樹木也具有不同的特征。Inadomi等人(2003)进一步分析了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所画樹木的形态学特征,发现偏执型个体与非偏执型个体在樹木测试中表现出的差异不仅符合精神病理学解释,而且存在结构整体性的差异,即偏执型患者的格式塔结构表现出更多的不整合性。这表明,樹木意象本身对精神疾病的类型具有一定的鉴别性。
      另外,樹木意象也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严重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评估他们的心理恢复程度。Kiichiro等人(2000)发现与复发患者及慢性患者相比,初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绘的樹木画中成长性指标最小,枝、叶、果实的数量最少,变形性指标最大。而慢性患者则正好相反:随着症状的改进,成长性指标与枝、叶、果实的数量增大,变形性指标减少。同时,枝条的数量也与被试在简明精神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上的得分呈负相关。Inadomi等人(2005)则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社会功能良好的高功能组和社会功能低下的低功能组,以樹木画的整体画风作为评估指标,结果发现受测者的画风与其社会功能的高低显著相关。在低功能组中,有60%的个体,即9人倾向于画出樹木特征模糊、比例不协调的樹木,而在高功能组有此倾向的个体仅为3人,即20%。Masashi等(1999)将樹木测试与脑电、眼动等评估方式结合起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缓解过程进行动态评估,结果发现,在被试康复的过程中,其所绘樹木的成长性指标增大,变形性指标减小,而且其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t-的阳性分数与樹木测试中的消极指标(如樹木缺乏整体的结构)成正相关。由此可见,樹木意象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有效评估工具。此外,在精神障碍的其他领域,樹木意象也发挥着有效的作用,比如,评估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功效以及治疗方法的效果。
      尽管如此,以上研究仍然存在以下两点问题:(1)单独考虑了形态学角度、整体风格或空间尺寸等方面,未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2)评分标准比较混乱,对于同一个指标,如成长性指标与变形性指标,不同文献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无法进行统计学上的比较。因此,为了促进樹木意象测试在精神障碍评估等临床领域的应用,应该加大对其标准化的研究力度。
      4 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樹木意象测试具有一定的信效度,可以有效地反应个体的心理状态,敏锐地反应出个体与当前环境交互作用的变化情况;可有效地反映个体的创伤经历,检测病理性创伤反应;也可以有效地区分特殊群体与正常成年人群体,比如可以有效地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程度,区分不同严重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甚至可以评估抗精神类药物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功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一定的有效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两大主要分析体系,即房樹人测试与樹木测试在指导语、操作过程、分析方法、最初的目的与常模构建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为樹木意象测试的有效性和标准化带来了一些困难。与此同时,樹木意象测试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创伤后心理干预方面的应用,也是我们在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4.1测试的有效性
      樹木一伤疤一创伤假设是樹木意象测试中最引人关注的假说之一。前人的研究结果部分修正了最初的假设,但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晰肯定的定论,也没有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只有部分PTSD患者在樹木意象测试中出现了创伤性的标识?所谓的创伤性标识究竟包括哪些,如何进行操作性定义?创伤性在樹木意象中的表达是否受其他诸如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其作用又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探讨与验证。结合樹木意象本身的诊断与评估作用,相信其会成为创伤后心理治疗与测量的有力工具之一。
      另外,投射测验最大的优势之一是能够隐藏测验的目的,降低受测者的防御。但无论是HTP还是樹木测试都采用的是让受测者画一幅樹进行分析,虽然相对于房屋和人物来说,樹木画本身引起的防卫较少(Buck,1948a),但是不排除有些受测者的防卫机制较强。特别是与测试者刚刚接触,尚未建立关系的基础上,更有可能有所隐藏,使得投射信息不完全甚至失真。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增加受测者画樹的幅数。已有研究发现(stora,1948,),如果让被试画两幅樹,那么在第一幅画中可以反映出儿童面对陌生环境的反应,而第二幅画则可反应其在熟悉环境中的反应,比如儿童对家庭环境的反应(stora,1952)。这也表明受测者在第二幅画中更加放松,展现了自己与熟悉环境互动的一面特征。樹木意象测试的前提是樹木本身可以投射出个体的人格,及其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当面对一张空白的纸张时,对于心理能量较弱的被试,过大的纸张可能会使其产生无力感与不可控感,缺失安全感,而自我认识不足的被试,则会倾向于根据纸张的大小改变樹的大小或细节特征。那么,如果可以由被试自己决定“纸张”的大小,比如在给定的纸张上画一个“框”:是否可以增强被试的自我控制感,降低防御呢?在临床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如果在第二幅画中要求受测者先在纸上画一个框,再在框中画一棵樹可以有效地降低受测者的防御,更多的反应受测者面对自我时的真实人格特征。当然,目前这一方法还处在探索性阶段,缺乏足够的实证数据支持,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其有效性。   第三,使用其他方法对樹木意象测试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探测。已有研究多集中于个案访谈法或是传统的问卷调查法,无法直接探测樹木意象测试的核心假设,即受测者可以通过樹木意象进行自我投射。Gill和O""Boyle(2003)通过EEG发现霍特兹曼墨迹图(目前标准化程度较好的一种人格投射测验)可引起个体的右侧额叶活跃。同时,Feinberg和Keenan(2005)通过对妄想性错认综合症(delusional misidentification syndrome,DMS)个体的研究也发现前额叶和右半球与病人的自我缺失有关。这些结果表明,人格投射测验可以激活特定的脑部区域,自我也与人脑中特定的区域相关,因此可以大胆假设个体在完成樹木意象测试时也可以激活相应的区域。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考虑通过EEG、fMRI等神经科学研究方法进一步对樹木意象测试的有效性进行直接探测。
      4.2测试的标准化
      测验有效性的必经之路是标准化,因为只有标准化的测验其研究结果才具有可比性。测验的标准化主要包括指导语,施测程序和评分系统三个部分。如前所述,投射测验中樹木意象的两个主要分析体系为房樹人测试和樹木测试,两个测试在指导语、施测程序、分析方法以及最初的常模方面存在差异。那么不同的指导语对被试所画樹木的特征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是否存在文化的差异性?有研究者建议将指导语改为“请画一棵樹”(吉沅洪,2007),这样做的效果如何,还有待今后的研究者进一步探究。针对施测程序,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也需要建立适合我们文化的一种施测程序,既突出樹木意象作为投射性测验的优点,又能够简洁便利地达到我们进行评估与治疗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尝试着根据不同的测验目的构建不同的测验程序,以加大测验的适应性。第三,标准化樹木意象测试的评分体系。由于两种测试最初发展时选用的被试群体不一致,影响后期评分标准的建立,并且在测试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统一的分析标准。针对这点,研究者们(张卿华,王文英,1997;吉沅洪,2007;Homma,1957)尝试着重新构建评分体系,可遗憾的是没有看到进一步的研究报告。另外也有研究者(vass,1998)发现樹木意象本身在投射测验中就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综上,考虑到樹木意象的临床意义和理论价值,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对该测试标准化的研究。
      4.3樹木意象的临床应用
      樹木意象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创伤后心理和精神障碍的评估与诊断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加强樹木意象的相关研究与工作,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樹木意象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反映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压力、创伤等个人与环境互动的事件。在灾后的心理治疗中,可在能够保证安全和长期治疗的情况下,采用樹木意象作为评估与治疗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樹木意象属于投射测验,是在运用非语言的表征方式表达出潜意识的内容,所以在创伤后心理的运用中一定要强调对受测者心理安全的保护,在确保有条件提供长期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以免对受测者造成二次伤害。其次,经过标准化的樹木意象测试还可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深入地了解病人在精神病理方面的变化,对临床上的各类人群,如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甚至是神经症等有较好的鉴别价值。此外,还可以应用樹木意象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内心潜意识的表达不断地对自我进行修正与发展,发泄内心的情绪,建立咨访关系。另外,个体发展的过程中,与环境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心理的发展,表达出来的樹木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分析樹木意象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推荐访问:意象 投射 测验 树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