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情系三农【铁肩妙手,情系“三农”】

    时间:2019-04-14 03:19: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他所报道的农民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还被请进中南海与总理对话;他的批评报道受到领导高度重视,5任省委书记多次予以批示,有力促进了三农事业的发展;从事记者职业15年,他走遍了湖北境内所有的县,一年中大半时间在基层,乘汽车至少要跑4万多公里,不遗余力传播农民的声音;他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写出1000多篇充满泥土气息的新闻稿件,不惧艰难为“三农”发展鼓与呼,生动诠释了新时期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农民视他为亲人,领导视他为参谋,同行视他为楷模,他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人物。他就是农民日报社湖北记者站站长、“农民记者”何红卫。
      党和组织给了何红卫很多荣誉:2011年11月4日,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受到李长春、刘云山等领导接见;他的作品3次获中国新闻奖,20多篇作品获全国农民报和湖北新闻奖;每年都有几篇报道被中央和省领导批示;1998年获全省抗洪救灾宣传先进个人;1999年9月,以全票当选首届“全国农民报系统十佳新闻工作者”之首;1998年至2010年,连年荣获《农民日报》“十佳职工”或“十佳新闻采编奖”;2011年,何红卫被评为农民日报社两个“特别贡献奖”之一,并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的接见;报社党委和编委会曾两次下发《关于开展向何红卫同志学习的决定》;2011年3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农业部争先创优大会上赞扬何红卫;2011年3月16日,农民日报社在全社举办何红卫事迹报告会;2011年七一,被评为湖北省直机关优秀党员;何红卫等撰写的1.5万字的农村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获得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的高度赞扬,并被省委评为2011年度全省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12年正月初九,李鸿忠等领导再次到湖北记者站慰问,给予何红卫高度评价; 4月6日,湖北日报发表《他跑遍了湖北的田野》的专题报道。
      一、半路出家当记者,专为“三农”鼓与呼
      何红卫1986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农机化专业毕业,作为优秀学生党员干部,他本可留校或分到北京工作,但他抱着“到基层去,寻求理想与现实最佳结合点”的愿望,主动要求到鄂西北山区——郧阳地区(今十堰市)工作。新华社、湖北日报等媒体对他的这一举动做了大篇幅报道。
      先后在郧阳地区农机学校、农机局、地委组织部、地委办公室工作的他,后被选任地委书记秘书,大家以为这该是他进入仕途升官的好机会。可他后来却服从工作需要调入省农机局,并主动要求到乡镇锻炼两年。1997年8月,经考试、考核进入《农民日报》驻湖北记者站,开始了专为“三农”鼓与呼的记者生涯。
      虽是半路出家的记者,但凭着对“三农”的真挚感情与了解,凭着对新闻工作的挚爱,何红卫不但很快进入角色,且一出手就赢得新闻界高度关注。
      1998年3月,从事记者刚刚半年的何红卫经过一周深入调查采访,一口气写出6000多字的通讯《褒贬不一说董阳》在《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加编者按刊出,报纸还就此展开“董阳现象”讨论,提出了“为什么老百姓欢迎的干部,上级说他不称职,我们的用人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一干部制度改革中的尖锐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央主要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社等100多家媒体转载或发表数百篇计20多万字的关于“董阳现象”的报道和讨论文章;中宣部“新闻阅评”也给予高度评价。
      另一位经何红卫的笔一夜闻名全国的“乡官”李昌平在他的《我向总理说实话》一书中写到:2009年5月19日,《农民日报》记者何红卫冲破荆州、监利方面对我上书中央事情的新闻封锁,以《一位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为题,对我写给总理的信的内容进行了报道。此后,《农民日报》发表编者按,开辟专栏,开展“落实党的政策,解决农村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农村引起强烈反响。
      二、下农村挖典型,多为农民办实事
      继两名“乡官”之后,何红卫又发掘了3个农民典型,分别是:监利县农民朱建华,南漳县农民刘文豹,大冶市农民侯安杰,他们的事迹轰动全国,三位农民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农民日报》一版发表的《监利县农民朱建华14年收藏负担卡:我想献给十七大》这篇消息获得了2007年中国新闻奖。朱建华这个过去成天插秧割谷的农民,成为十七大会议前后热议的新闻人物,跟踪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2008年,朱建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在人大会上向习近平副主席汇报。
      刘文豹是“中国规模经营农田历史最长的农民”,1989年就作为中国“一代粮王”被邀请到中南海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的接见。从1999年8月认识刘文豹开始,何红卫就一直跟踪报道,十多年里,三次在《农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刘文豹的遭遇和拓荒种粮事迹。
      2008年4月,《农民日报》连续3天以《湖北农民侯安杰,跨县种田两万亩》、《“侯安杰现象”告诉我们什么》、《侯安杰:三大难题亟待解决》为标题隆重推出侯安杰。侯安杰当年被评为全国农村突出科技人才,受到中央领导接见。2010年2月1日,侯安杰应邀走进中南海,温家宝总理当面听取了侯安杰等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建议和意见,侯安杰是被邀请代表中唯一的农民代表。
      谈到何红卫,侯安杰说:“他真正是给我们农民办实事的,2007年11月收割水稻的时候,我缺柴油,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何站长听说后午饭没顾上吃就跑到我的地头采访,第二天就在《农民日报》配图发表《“油荒”急煞湖北“粮王”》,好几家油站看到报纸后给我打电话,中石油黄石公司老总亲自把油送到地头,每天两次。何站长的一篇报道让我避免了100多万元的损失,不然水稻就要烂在地里了。如果不是何站长的文章,我也不会走进中南海代表9亿农民与总理讨论粮食问题。我凭良心说话,何站长、《农民日报》是真正帮我们农民办实事的。”
      三、接地气报民情,连接上下都满意
      农业的问题是什么?农村的状况是咋样?农民的心里在想啥?这些发出疑问的地方,也正是给出答案的地方,只是需要深入其中去寻找,何红卫便是寻找者。一年中他有大半时间在农村,正是这种植根田野的调研采访作风,让他写出了大量接地气有底气的优秀作品,农民群众拍手叫好,五任省委书记多次作出批示。   2002年国庆节,何红卫在陪父母回老家荆门市沙洋县拾回桥镇探亲期间,偶然听说该镇领导“在秋征中,设卡收粮,户卖村结,甚至‘教育’村组干部‘掌握’政策,以应对上级检查”等违背税费改革政策、加重农民负担的作法。群众利益无小事,何况农村税费改革,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一项重大措施,它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党群关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何红卫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当即放弃陪父母休假,进行了扎实、深入、艰苦的4天暗访。有人劝他不要在老家搞批评报道,搞了连亲戚朋友都不好过日子,所谓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何红卫却说,为农民说话不分外乡和老家,如果只想着亲戚朋友过好日子而以更多人的亲戚朋友不好过日子为代价,那不是他的性格,更不是记者的责任所允许的。10月13日,何红卫向时任省委副书记邓道坤报送稿件《看拾回桥镇如此“上有对策下有对策”》。这份材料先后在湖北省委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和全省税费改革大会上宣读,对推动全省税费改革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
      邓道坤副书记为此作出批示:“这份材料(反映的问题如果属实)是顶风上的典型。法制观念、政策观念、群众观念都没有了,有的是无法无天、无视法纪的恶劣作风,在这些人身上已经没有党性原则、没有人民性,不能代表共产党了。请良宽、克振同志(指荆门市委书记袁良宽、荆门市长许克振)高度重视,严肃查处,并报结果。请俞书记示。”时任省委书记俞正声批示:“三令五申,置若罔闻。党纪国法丢在一边,我行我素。如此下去,党将不党,国将不国。请良宽、克振同志深思。”?10月16日,时任荆门市委书记袁良宽接到批示便来到拾回桥镇进行暗访,证实了问题的严重性。10月26日,拾回桥镇党委书记、镇长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被就地免职。沙洋县农村税费制度全面整改。
      2003年春节期间,何红卫几次专赴蕲春县采访当地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并向省委领导报送了《税费改革在蕲春县成了儿戏》、《农民的年猪肉怎么不香了》等调查材料,引起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等领导高度重视,蕲春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被“推倒重来”,全县清退向农民多收的税费3200万元,处分干部一百多人。
      他还曾到神农架和长阳县海拔1700多米的火烧坪乡采访高山大规模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情况,对富了农民、毁了生态的“火烧坪模式”大胆提出质疑,2003年10月31日《农民日报》在头版发表《“火烧坪模式”能走多远》的长篇通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生态保护”的“高山种菜”之风被紧急叫停。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效益衰退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009年7月,何红卫联合省委政研室余爱民、省财政厅等相关专家,半个月里,走访了7个县市20多个乡镇50多个村,在《农民日报》连续刊发《湖北:“小农水”迎来“第二春”》、《任重道远“小农水”》等文章,引起广泛关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即聚焦水利。
      2011年1月12日,何红卫接到新任省委书记李鸿忠委托记者站开展全省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独立调查的任务。春节前后,何红卫集中20多天时间组织开展“湖北十县百户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为保证调查的相对客观性、真实性,他们没有“打扰”任何一级组织,“一杆子捅到水底”,直接到村里和田间地头去找农户,面对面向农民提问,查看农民负担监督卡和一本通存折等,不带任何偏见,一切以事实为依据。调查初期,何红卫被冻成重感冒,加之腿伤,但仍顶风冒雪、一瘸一拐地行走在乡村泥泞路上。其间,何红卫父亲病危,他含泪坚持把汉川市调查做完才匆匆赶到父亲病床前。腊月二十八处理完父亲后事,二十九何红卫继续在老河口市农村调查,正月初二到十三一直在农村调查。舍小家为大家的他,于2月18日将1.5万字的调查报告《政策落实八个问题干部进村七条建议——湖北十县百户农民调查报告》报送李鸿忠书记。
      这份倾注亲情与民情的调查报告得到李鸿忠书记高度重视,他在2月28日作出的长篇批示中写道:“农民日报驻湖北记者站的同志们,历艰辛、冒风险写出了令人高兴又令人震惊的农村百户农民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沉甸甸的。这个调查报告是我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一个前奏曲,更彰显了省委省政府‘三万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也为我们把活动搞得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实际、更富有成效提供了教材。这个调查报告我们要用好。在抓‘三万活动’时当作‘指引’用、当教材用。就报告中涉及的负面问题逐一开展专项核查、调研、坚决纠正、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力度要大。农民日报记者站的同志尽职尽责,令人感佩。”这份报告还获得了湖北省委2011年度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2012年1月31号,省委书记李鸿忠再次到记者站慰问,表扬何红卫有三条值得大家学习:“第一,视野角度、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值得我们学习,他是全国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新闻工作领域的榜样、标杆,值得我们学习;再一个何站长的工作作风非常的深入,应该说讲“走、转、改”,是中央提倡和推动的,但是我觉得何站长这里早就有了,走基层,天天走基层,农民的田间、堂屋,走到农民的心里去,这条我感觉作风非常深入。我们省委省政府很多“三农”工作的一些重要信息来源,包括一些决策,很多都是何站长作了很大贡献;第三,何站长的人品好,职业道德和人品好。老父亲生命垂危之际,以忠代孝,以效忠国家,忠诚自己的岗位,从另一个角度来体现孝忠父亲。”
      李鸿忠书记还说,何站长的办公室最小,条件最简陋,但同时,何站长的办公室又是最大的,在农村广阔的田野,在农民的堂屋里。
      责任编辑:达名流

    推荐访问:妙手 三农 情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