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春风扑面惠书来]春风扑面

    时间:2019-04-14 03:19: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收到一个包,打开一本书,还有一封信,是匡计洪老师寄过来的。我立马挺身坐起,以示敬意。对于匡老,老家监利县的很多干部和民众,都有如此恭敬的“下意识反应”。  匡老是一位备受乡亲尊敬和喜爱的长者。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是国宝。匡老大概就是这样能言更能行的“国宝”,所以他深得敬爱。他是中国农村教育的实践者、求索者和开拓者,把一生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早年创办荆州地区第一所民办群力中学,成功地经过多种改革与试验,受到教育部表彰,后来创办监利县柘木中学,任校长20年后,从一个偏远农村中学校长职位上直接提拔到县教育局当局长,最后到县人大工作,不遗余力地为教育进言,为教师和学生鼓与呼,在副调研员职务上退休,退也不休,一直坚持着以教育为主的学习与总结。当年的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亲笔写信勉励“匡老师”:“希望戒骄戒躁,继续做好这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毛泽东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委托秘书写信给匡校长:“希望发扬光荣传统,坚持勤俭办校,奋发图强,把柘木中学办成一所新型的农村中学。”国家教委的主要领导评价他“对党信念坚定,对教育执着追求,工作上有业绩,经验上有积累,理论上有建树,著述上有成就”。老百姓更喜欢他,有这样一个传说,“文革”时他被换整,他挂的牌子比人家走资派轻许多,人家的牌子是大黑板,他的牌子是纸糊的语录牌,人家的碗里只有饭没有菜,他的碗里米饭下面埋着肉和鱼,为什么?因为老师们、学生们、家长们都喜欢他,连食堂的炊事员也喜欢他。
      书名《惠书集》,全部收录的是友人给作者的书信,实际上是朋友来信选集。全书以教育为主线,按内容与时间顺序依次编排,分为“历史回眸”、“教育箴言”、“友人惠书”、“学生心语”、“编辑来信”、“老有所为”六个部分,从家乡走出去的书法大家王轶猛先生题写书名,原全国政协委员、前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同志写序,书前推出一组珍贵的历史照片,每封信后附上朋友简介和近况。细细捧读,激动不已,深感温馨、清新,如冬夜围着树蔸火那样温暖,如初春迎着杨柳风那样惬意。
      这是一本“史书”。信中有史,史中带信,书信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惠书集》完全可以作为历史书来读。首先是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史书。作者是教育工作者,朋友中有教育部的副部长,有省市教育厅局的领导,有中小学校长老师,还有学生和家长,教育圈中人,抒写教育事,数十年坚持写下来,便是一部教育史。所以,邹时炎同志在《代序》中写道: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角度看,我支持计洪君收录出版这本书,应当说,这是编撰教育史志范畴的事,确有教育意义。其次是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史书。作者和作者朋友大多是监利人,说的监利话,写的监利事。监利是中部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粮食大县、文化大县,也是经济欠发达县、长时间交通不发达县,监利发展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县级发展的一个“标本”,透过匡老朋友书信,我们看到了监利发展的一个“横截面”。这些书信从解放写到改革开放,从政治经济写到文化社会,从政坛写到教坛,从官场写到稻场,朋友覆盖全县,书信涉及全面。再次是有关方面特别史书。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历史回眸》一节是我主编《监利县权力机关志》、《监利人大十年》《豆口革命史话》,撰著《监利古治上访东村考》时,向曾在监利任职的当时健在的国民党有关要员、共产党的革命前辈和有关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进行的函调与请教,他们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为我提供了翔实难得的史料。”
      这是一本“情书”。无情未必真豪杰,无情未有真文章,文章当有情,书信情更浓。匡老此书饱含三情。一为党政情。省委书记的来信,文教部长的来信,国家教委和省市教委多级领导的来信,高等院校领导的来信,这些信反映了党和政府与基层干部的鱼水深情,代表了各级领导联系群众、尊重基层、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读后思考,我们的党之所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的事业之所以绿树长青,就因为它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始终坚持问政问计问需于基层,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二为朋友情。人生难得遇三友:挚友、诤友、谅友,有人把它比做松竹梅岁寒三友。匡老之友,多是这三友,所叙之情,多是这三情。捧读这样的书信,那就是思想砥砺、智慧碰撞、心庭洗礼、境界升华。三为师生情。什么叫传道授业解惑也;什么叫一日为师,终身当父;什么叫遇到一个好老师,改变人生一辈子;什么叫施恩不图报、有恩不忘报等等,你从匡老学生的书信里,会找到最丰富、最深刻、最具体、最生动的诠释。我读此书,好几次为这种师生情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想,匡老编纂此书,肯定有多少次泪湿纸巾。匡老一生教书育人,两袖清风,一肩明月,学生无数,桃李天下,这滔滔如江如海、涓涓如泉如溪的师生情意,是他最宝贵的财富,是他一生的珍藏;此情此意是我们这个社会最普遍又是最珍贵的道德宝典,是我们这个民族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灵。
      这是一部“智库”。所谓开卷有益,益在增智。人是智者,书是智库。匡老是家乡有名的智慧长者。每次见到匡老,他总是笑眯眯的,轻声细语的,像慈母一样的,说的都是道理,透的都是睿智。就说此书编辑出版中的一件事吧,有位领导特别重视,提了几点意见,其中包括组成一个高规格的编委会,请一位市领导挂帅;请市有关部门联系出版印刷事宜;成书后到荆州举行首发式,开一个会,吃一餐饭,照一张像,每人发一本书。大家都同意这几条,可匡老却提出“四个不”:不宜公开面世,不宜成立编委会,不宜劳神市有关局,不宜举行首发式。领导和朋友深知匡老为人低调,处事谨慎,只好依着他的意见办。我听此话,深为折服,低调谨慎是匡老为人的一贯作风。一如他的姓氏匡字,虽有王者之气,但却三面掩藏,匡是一个藏着大智慧的姓,匡老是一位藏有大智慧的人。书信最易流露真智慧。很多文章着意表达思想,很多讲话刻意表现智慧,遗憾很多是假话空话套话官话,如果是朋友间的,特别是师生间的书信往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没有显摆,不须张扬,唯恐花哨,真诚道来,直接道来,如实道来,大智慧、真智慧、实智慧裹夹其中。过去说大隐隐于市,我看智慧隐于书信、藏于对话、丰于百姓、厚于生活。此书蕴藏三大智慧。做官的智慧、做事的智慧、做人的智慧。特别是行政管理的智慧、教书育人的智慧、待人处世的智慧。可谓一信一智慧,全书智慧闪烁如天际群星。书信中的智慧且不说,单说一点编排的智慧,作者对写信人不分职务大小、地位高低、贫富悬殊,一视同仁地收藏辑录,并以精炼准确的语言为其作“注”,智者述其谋、勇者表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奖其忠,各道其功、各赞其长、各书其事、各祝其愿,谁看了谁都舒服,谁都感动,谁都发奋。没有大智慧,决不可以为,更不可以做得这么“和谐”。有道是涉深水者见龙,涉浅水者见虾,不同智慧的人,会从此书中有不同智慧的发现和收获。
      听说匡老为编此书花了心血,甚至拼了老命,“不顾体弱多病(腿脚骨折多处)、不顾眼睛动过手术(每次看书写字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痴心不改,执着追求,广收厚积,精挑细选,反复征求意见,诚请行家审阅,付出了超乎寻常、旷日持久的艰辛,终于编成此书”。建议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局长、学校校长和老师,都要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信,拓展读一读匡老写的另外几部教育专著,这对于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推进新时期教育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掩书深思,我终于读明白了,匡老寄我此书,除了让我温习师生之情外,更催我努力、激我前行、望我有更大作为、更快进步、更多贡献。
      责任编辑:达名流

    推荐访问:扑面 春风 惠书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