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说课_披文入情,以读促悟

    时间:2019-01-09 03:23: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作者根据现有教材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抓住文章文美之处品读,感受其形;抓住点睛之处品读,体味其情;抓住有疑之处品读,读出自我;抓住需要之处品读,读透文本四个方面着手,系统总结了语文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品读,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创意理解和表达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文美处 点睛处 有疑处 需要处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可以说,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主要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课堂上,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使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也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
      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达到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精美之处,通过反复品读,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来获得属于自己的创意理解和表达。
      一、文美处品读,感受其形
      有的文章是靠描绘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文美之处,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主体画面,使学生将理解语言文字与想象画面结合起来。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我们欣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动人景象。老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鲜嫩、勃发的春草图,繁茂、艳丽的春花图,和煦、轻盈的春风图,细密、平和的春雨图,对“偷偷”、“钻”等词语要让学生重读,对“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一句要轻读,而且声音要低、要慢,让学生通过声音信号感受到风的轻,草的软。学生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变化,体会文本内在所包含的情感,所包含的内在美,从而细细揣摩,反复品味,进行体验与感悟。
      通过品读,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对“自己最喜欢的朱自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图画”进行了赏析,突出了它的优美之处,欣赏了每一幅图画的美点所在。
      学生1:喜欢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其中一个“钻”字表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
      学生2:喜欢春风图。“‘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一句从触觉、味觉、听觉等方面写出了春风温暖、鸟语花香的特点。比如“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抚摸”一词让人有一种温暖、亲切的感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风佛面的感觉。
      学生3:写得最妙的应该是春雨图。在作者笔下,春雨最具有诗意:“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一句中有“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形,有“斜织”、“薄烟”的状,更有雨下的树叶和小草的“绿”和“青”。
      ……
      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在教学中抓住文美处加强读的训练,做到以读导情,以情激情,努力把读与思考、读与理解、读与想象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欣赏、品味的同时,学会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使教材、教师、学生三位一体,达到情感上的共振。
      二、点睛处品读,感受其情
      一篇文章总有点睛之处,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精彩之笔,指导学生反复品读,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与作者对话,真切体验,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使个体感受和文本意义达到交融。
      如《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写的一篇小品文,全文仅84字,言短而意蕴丰富,想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我校葛玉兰老师执教这课时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最后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不仅读懂了作者,而且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
      葛老师重点抓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反复品读,“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文中没有出现一个“月”字,但两个比喻却使人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皎洁的月光。
      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葛老师又让学生反复品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提问学生:“闲人”是什么意思?你从文中何处看出苏轼是闲人?是不是清闲的人就能欣赏到这样的景色呢?
      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走进文本,终于明白:一个“闲”字,表面上是作者自嘲和张怀民是清闲之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此外,“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时赏月的欣喜,从而让我们看到作者潇洒的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
      在学生与教师、文本的一次次对话中,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抓住文章点睛处,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情感,在读中悟情、入情、动情,与作者的感情形成共鸣,以达到“情文相生”的目标。
      三、有疑处品读,读出自我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的课文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质疑,在阅读、质疑、生疑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引导朗读,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如七年级上册《夏感》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特别适合学生朗读、品味,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我们一起来看以下一个例句,在上课时,我的学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例句: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生1:我觉得“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这个句子写得好,这句话没有直接说那里的树木很多,而是用了一个词:黛色。黛色是青黑色的意思。用这样一个词来说明那里的树木很多。
      生2:我觉得这个句子不好,因为一股“淡淡的绿烟”,让人感到很美,很缥缈,很有诗意。但是“黛色的长墙”,让人感到非常坚硬,缺乏美感。
      应该说,不管是认为好还是不好,学生的辩论都很精彩。我时常告诉我的学生:我们读文章,就是要读出自己的感觉。文章中有些句子,初读时不理解,读几遍后可能就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技巧,初读时不理解,读几遍后,慢慢就可能领悟到它的好处了。
      所以,当学生品读遇到困难,自己无法逾越“鸿沟”时,我们不能急于抛出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借助朗读、想象、体会来感受文字,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再加工,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如果能够这样做,学生就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意外和惊喜。
      通过反复品读和讨论,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山坡上的芊芊细草”,写的是春天,现在“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写的是夏天。同样,“林带上的淡淡绿烟”是描写春天刚来临时的景象,夏天来了,它“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作者是把大地上的那种成熟、厚重感写出来了。
      抓住文章看似“有疑”“矛盾”处品读,学生就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朗读起来自然就更有感悟,这样一来就把阅读与质疑、思考、交流、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四、需要处品读,读透文本
      品味语言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要忠实于作品,忠实于文本,忠实于作者在文中表露出的思想情感。
      如我们可以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分析。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课文,几十年来,无论是哪个版本,无论是哪一次改革,都是被选入课本中去的。但对这篇文章的认识,却很值得我们回味。
      我们一起来看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学生很容易排除①选项,而在②和③之间进行选择。
      同意②选项的同学认为:
      生1:孩子们溜到园子里玩一会儿,先生便要赶学生回教室,而且手里还有“一条戒尺”,这是“不满”之一。
      生2:读的书净是些什么“铁如意,指挥倜傥……”之类不知所云的东西,这是“不满”之二。
      生3:更有那先生读书入神时,孩子们便作戏的作戏,画画的画画,那更不单单是“不满”了,其中隐含着一种反抗。
      “不满”论者不能说没注意到作品语言,但在注意语言的时候,仍然固守着成人的尺度、成人的眼光,如果能够更豁达一点、开通一点,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品读文本、品读语言,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就会自己发现:文中幼年的“我”对三味书屋并没有表现出“不满”,有的反倒常常是一种欢快,一种带点甜味的回忆,一种对他这段学生生活的一辈子都没能忘怀的怀恋。
      生1:上课时孩子们还想往园子里跑,我们还趁先生读书入神顾不上时偷偷地做戏画画儿,这些确是鲁迅幼年时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值得回忆的事,有着无限的乐趣。
      生2:那时幼年的“我”每每看到先生“将头仰起”大声地读书时,“我”非但没“不满”,反而“便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先生读到这里,总是微笑起来,将头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如果文章不好,先生何以要范读,如果文章不是“极好”,先生何以读得如此入迷。这里同样没有对三味书屋心存“不满”,对读书生活心存“不满”。
      生3:“疑心”一词用得好。先生读的这些“铁如意”们,“指挥倜傥”们,确是幼年的我所无法理解、难以领悟的,因而幼年的“我”心中自然而然地存着几分疑虑,“极好文章”前面加上“疑心”二字,便将幼年的我似信未信的心理活动准确无误地显示出来。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记录着作者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是件容易的事。通过反复品读,学生敏锐地捕捉文中细腻的情趣,领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进而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深读文本之字,深思文本之理,深悟文本之髓,深感文本之情。”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认真研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抓住文章文美之处感受其形,抓住点睛之处体味其情,抓住有疑之处读出自我,抓住需要之处读透文本……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语感,就可以为日后正确运用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3]语文学习.

    推荐访问:披文入情 读促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