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支架理论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心理发展与教育

    时间:2019-01-07 03:21: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支架理论及其对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助于在英语教学中清楚地认识教师及学生的角色。   关键词: 支架理论 中学英语教学 教师角色 学生角色
      
      一、支架理论简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广为传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先驱维果茨基(Lev.Semenovich Vygotsky,1896―1934)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他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申克,2003)。
      在建构最近发展区时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成人或者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即支架(scaffolding),Wood,Bruner和Ross(1976)将“支架”定义为“可以使儿童或者新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过程,而问题、任务和目标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是不能完成的”。
      传统的支架只关注专家,即更有能力者。Mercer和Fisher(1998)认为提供成功支架的教师活动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把焦点集中在任务和细节方面,提供可以使学生帮助自己的结构。
      Webb和Farivar(1999)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设计好的帮助行为,他们给出榜样并观察学生是否在练习目标技能,例如,解释和提出一些澄清性的问题。
      Meloth和Deering(1999)在建构成功支架的过程中认为:
      (1)教师通过关注学生对课程基本目标的注意力来示范他们自己的思考。
      (2)教师用正在惊醒的活动的信息来展示有效交流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提供解释。
      (3)教师问很少的问题,他们在抓住任务关键点方面也极其高效。
      Palincsar提出成功的支架教学需要教师发挥许多作用,例如选择、组织以及呈现合适的任务,而这些任务必须可以使教师呈现技能;使用示范、使任务和目标相匹配、引导学生的兴趣;使用示范、提问、解释来澄清任务的目的;呈现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Hogan,Nastasi和Pressley(1999)指出:教师通常喜欢通过提问来推动和澄清观点,以使问题得到足够的关注。教师为主导的讨论是取得更高水平的推理和更高质量的解释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也有一些由同伴组成的小组可以通过他们自己获得高质量的推理。
      这种观点受到了后来一些学者的批判。Stone(1993)批判传统支架将关注点放在成人身上。Litowilz(1997)批判它以成人为中心。Griffin和Cole(1984)批判它忽视儿童。
      后来的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能力不太对称的儿童的互动,如Brown和Palinlcar(1984)发现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创造最近发展区。Gobb,Wood和Yackel(1993)描述了小组合作活动的儿童可以自己创造最近发展区。Forman(1993)分析了两个七年级能力相当的儿童的互动,发现他们能够相互提供最近发展区而获得发展。
      再后来的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文化运用计算机等。
      以往的研究无论是关注成人、同伴还是计算机等都是在关注外部因素,现在的研究大都将关注点集中在支架建构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角色上,旨在研究支架建构过程中学习者自身和其他人的角色。只有当学习者愿意或者能够接受其他人提供的支架时才能提高学习成绩,也就是说在构建成功的支架时需要学习者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同伴、计算机等的共同协作。
      R.Luckin和L.Hammerton(2002)在总结教师在构建成功支架的过程中的角色时指出,教师需要与学生协调,以便在建构学习活动时支持学生。
      二、支架理论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中国,还有很多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要是语言知识的讲授者,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语言输入,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精讲的形式而展开,一切课堂活动、一切教学目标、一切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及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等都完全由教师掌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可以概括为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主宰者。
      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他们的重要性也被忽略了。仝亚军(2010)作了有关的英语课堂中的学生参与的有效性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总体上仍处于一般水平。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质疑、参与讨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够向老师求助。
      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和学习建造,他们才能记忆和使用知识,并且掌握技能,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不可能的。在建构支架的过程中学习者是积极的参与者(Rogoff,Malkin,& Gilbride,1984),即使成年人提供了脚手架,孩子们仍有权选择是否参与(Damon,1996;Litowitz,1997)。周林(2010)所作的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学习的进步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如果教师忽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就不可能提供成功的支架。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提倡以教师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只是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
      作为现代教师,我们应该承担起以下作用:
      (1)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教师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
      (2)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变成在教学中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3)教师是语言环境的营造着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由以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环境,变成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学习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itowitz,B.E.Just say no:Responsibility and resistance.In M.Cole,Y.Engestrom,& O.Vasquez (Eds.),Mind,culture,and activity:Seminal papers from the laboratory of comparative human cogni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473-484.
      [2]Meloth,M.& Deering,P.The Role of the Teacher in Promoting Cognitive Processing dur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in A.M.O’Donnell & A.King (Eds) Cognitive Perspectives on Peer Learning.Mahwah:Erlbaum,1999:235-255.
      [3]Mercer,N.& Fisher,E.How Do Teachers Help Children to Learn?An analysis of teachers’ interventions in computer-based activities,in D.Faulkner,K.Littleton & M.Woodhead (Eds) Learning Relationships in the Classroom.London:Routledge,1998:111-130.
      [4]Rogoff,B.,Malkin,C. & Gilbride,K.Interaction with babies as guidance in development.In B.Rogoff,& J.V.Wertsch (Eds.),Children’s learning 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4:31-44.
      [5]Stone,C.A.What is missing in the metaphor of scaffolding?In E.A.Forman,N.Minick,& C.A.Stone (Eds.),Contexts for learning:Sociocultural dynamics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169-183.
      [6]Webb,N.& Farivar,S.Developing Productive Group Interaction i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in A.M.O’Donnell & A.King(Eds) Cognitive Perspectives on Peer Learning.Mahwah:Erlbaum,1999:117-149.
      [7]Wood,D.,Bruner,J. & Ross,G.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76,17(2):89-100.
      [8]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第三版)[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298.
      [9]仝亚军.高中生英语课堂参与有效性的现状调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4):18-21.
      [10]周林.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4):22-23.

    推荐访问:对我 支架 国中 学英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