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当代中国外交新理念探析

    时间:2021-07-02 16:01: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中国外交;外交理念;以人为本;和而不同;有所作为;和谐世界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逐步确定了以人为本、和而不同、有所作为、和谐世界等外交新理念。这些外交新理念,不仅促使当代中国外交与时俱进,而且将是现在与未来中国外交实践的新指南。
      [中图分类号] D8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7-2826(2007)03-0087-06
      [收稿日期]2007-01-10
      [作者简介]金正昆(1959—),浙江东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与礼仪学研究;乔旋(1979—),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外交战略研究。
      
      所谓外交理念,通常是指有关一国外交的基本观念与指导思想。在一国外交中,外交理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辛格在探讨美国外交时曾强调:“美国与其说需要一项具体政策,不如说更需要一个长期的理念”。[1](P35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政府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而不同、有所作为、和谐世界等外交新理念。这些外交新理念,不仅促使中国外交与时俱进,而且将是现在与未来中国外交实践的新指南。
      
      一、 以人为本
      
      2000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2](P49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地将“以人为本”作为本国的外交目标。这不仅是对中国外交哲学的发展,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外交理念上的进步。2004年3月,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指出:我们的外交是全中国人民的外交;新时期的中国外交贯彻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一宗旨。[3](P20) 这是中国外交第一次正式强调“以人为本”。中国外交的这一变化,既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执政理念和风格的传达,也是对历届政府外交工作的继承和发展。2006年,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李肇星部长进一步明确地指出: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外交的宗旨。这表明,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日渐成熟。
      具体而言,作为外交新理念的“以人为本”,意在明确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为人民服务。它既为中国人民服务,又为世界人民服务。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4] 他的话,是对“以人为本”外交新理念最好的诠释。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东西方思想史上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在西方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源于古希腊。例如,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人既是它的出发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在中国,“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最早可追溯至殷末周初。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5]在《尚书》中,有“重我民”的提法。[6]孟子则具体阐述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7]
      目前,中国政府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外交新理念有其深厚的国内与国际背景。其国内背景是,它是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8] 同时,“以人为本”又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相呼应。其国际背景则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与进步,2000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所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宣言》中强调:“决心使每一个人实现发展权”。[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都详细描绘了世界各个地区的人民所面临的贫穷、灾祸等严峻形势,以此来呼吁世界各国更加关注人的生存、发展与进步。由此可见,中国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外交理念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正因为如此,“以人为本”的外交新理念不仅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符合,而且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这一外交新理念已对中国外交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中国外交的定位愈加“以人为本”。以公众外交为新热点的中国外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与时俱进。公众与外交的良性互动关系,不仅增加了公众对本国外交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外交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符合当代外交发展的总体趋势。外交部除增加了举办新闻发布会的次数之外,还通过外交部网站向国内外民众提供充分而及时的信息。从2003年9月开始的外交部公众开放日,使得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外交工作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它目前已逐步机制化。此外,从2003年起,外交部陆续公开了一批已失去保密价值的外交档案,以方便民众自由查阅。2004年,它还成立了用以专门协调公共外交工作的公众外交处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着新时期中国外交“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其次,中国的外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新时期中国政府所提出“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并未仅仅停留于口头宣传上,而是在具体的外交工作中认真地付诸实践。它集中表现在保护境外公民权益与履行国际人权义务等两方面。其一,中国近几年来逐步把更多的外交资源放到其公民个人利益的保护上。2005年,中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处理了2万多起领事保护案件。同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要维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外交部成立了专门的领事保护处,为海外的中国公民及时地提供保护。其二,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履行国际人权义务,以具体行动有力地反驳了某些西方国家贬低中国人权的言论。目前,作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届成员国,中国在人权领域内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已加入22项国际人权公约,认真履行着国际人权义务,并广泛开展国际人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中国政府把“以人为本”作为外交目标,在制度建设与具体实践等两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和而不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世界的多样性,并进而明确地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外交新理念。2002年10月,他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10](P522) 根据他的阐述,“和而不同”的含义是:在承认世界多样性的同时,积极寻求各国利益的交汇点、扩大共识,妥善处理分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追求国际社会的和谐进步。
      “和而不同”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最早提出“君子和而不同” 。[11]《周易》暌卦的象辞则明确主张:“君子以同而异”,[12]即君子应当求同存异。这一传统文化精髓,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外交。周恩来外交思想的核心,即“求同存异”。以其为理论基础的新中国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已逐渐成为不同国家间处理关系的准则。20世纪 70年代末之后,邓小平非常重视维护自身利益与尊重他国利益并重。他所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的主张,不仅为国家间和平解决领土争端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之后“和而不同”的外交新理念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推荐访问:探析 新理念 当代 中国外交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