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新时代面向海外华裔青年的中华文化传播新思路

    时间:2021-06-06 12:02: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wcb/dwcb201803/dwcb20180323-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wcb/dwcb201803/dwcb20180323-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wcb/dwcb201803/dwcb20180323-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wcb/dwcb201803/dwcb20180323-1-l.jpg
      2016年的夏天,腾讯视频上一首名为《A Place We All Call Home》(一个我们都称为家的地方)的MV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没有华丽的舞台和炫目的灯光,13位黄皮肤黑眼睛的年轻人用略带“洋腔”的普通话唱道:“我的父亲喜欢喝中国的茶叶,‘一带一路’是爷爷奶奶口中的故事,我们来自世界各地,但中国还是我们的家乡,因为热爱我们回到这里……”。这些华裔青年自己填词创作了这首歌曲。来自爱尔兰的华裔青年吴迪风说,“自己从小在爱尔兰长大,但总会觉得和当地人有些区别”,这次活动她最大的收获是“遇到了和我一样的人”,就像歌中唱的那样,“身处家乡,俨如游子”的“她”,终于“用你最真实的笑脸换下我的面具”。
      作为上海市侨办“丝路青年行”优秀华裔大学生微电影参访团的成员,来自16个国家的92位团员穿过南京路的人来人往,登上雨雾缭绕的武夷山顶,迷上外滩的灯光夜景,爱上丝路沿线的山山水水。“在这里,在一起”,感悟“万为一,不同但一致”。他们终于和父辈相遇,和祖国相遇,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自己的魂。
      这已是上海市侨办举办的第八届优秀华裔大学生参访团活动。海外华裔青年是未来海外华人社会、也是未来住在国主流社会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的族群意识, 促进他们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凝聚海外侨心、涵养侨务资源的必然举措,因此,如何面向这个特殊的群体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工作,培养未来亲华友华的海外力量,便显得尤其重要。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人民日报》海外版:“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①这番话,揭示了面向海外民众传播中华文化的跨文化本质,道出了有效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指导面向海外华裔青年的中华文化传播工作。本文以上海市侨办近年来开展华裔青年文化参访团的创新实践为个案,解析新时代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思路。
      一、认识传播对象新特点
      从2007年开始,上海市侨办开始组织“优秀华裔青年文化参访团”活动,每年暑期组织已进入海外著名高校就读的华裔青年回国参访,通过教授讲座、文化考察、企业参观、公益活动等方式,让团员多方位观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受到参访团员的好评。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中国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祖籍国的发展,使海外华裔青年的热情高涨,要求回国参访的需求也逐年增加,而此时,这些华裔大学生对祖籍国的认知和回国参访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特点。
      第一,华裔青年的生理心理情感各方面的发展渐趋成熟,他们有思想善思考,有个性不盲从,尤其是那些进入名校学习的华裔青年,他们对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二,这些华裔青年,已是第二、第三甚至第N代华人,他们从小接受住在国主流思想的教育,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与原来的“华侨”已有根本的不同,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祖籍国文化(即中华文化)和住在国文化持有双重认同,②因此,他们对祖籍国的态度,不同于他们想着叶落归根的传统的父辈,他们对于祖籍国的情感既亲近又隔膜,亲近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族裔身份,隔膜是因为他们的双重认同带来的困惑。
      第三,作为优秀青年学子,这些华裔青年正处于探索自己人生和事业发展道路的阶段,而中国的强大,使他们意识到祖籍国对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意识到祖籍国的强大其实和他们个人的发展紧密相关。
      因此,面向这一特殊群体的中华文化的传播,单纯的说教或者灌输都是无效的,必须考虑增加新内容,丰富新内涵。
      二、挖掘传播内容新内涵
      习总书记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看似简单,其实大有文章可做。面对海外华裔青年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又应该如何定位呢?
      讲到传播中华文化,一般人脑子里就会出现传统文化,而事实上,在以往的对外宣传中,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美丽的山水等等確实构成了传播的主要内容。但这些静态的文化内容对于思维活跃的华裔青年来说,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有吸引力呢?在某次活动后的调查反馈中,茶艺讲座是四个讲座中得分最低的,只有7%不到,这说明,纯知识性的文化讲座不受这些年轻人的欢迎。
      仔细分析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华裔青年的新需求。因为不了解祖籍国的发展,所以他们一定想知道祖籍国近些年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因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日渐增强,他们一定很关心自己的未来和中国的关系;因为他们身处海外,海外对中国发展的一些偏见也许会给他们带来疑惑,所以要让他们解除疑惑,就要让他们了解中国当下的政治和政策。
      基于上述分析,上海市侨办近几年优秀华裔青年采访团的活动内容都围绕着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大主题。请曾经参与国家重要活动或研究的著名教授,如上海世博会的总设计师开设讲座;结合他们的专业,带领他们参观大型外资或国有企业,考察社区活动,了解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合作医疗等等;安排他们到养老院、孤儿院等参加公益活动,参加一些青年的NGO活动,比如说到上海的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去和青年创业者进行座谈,和上海青年白领自发组织的一些社团如剧社、读书会进行交流等等。最受欢迎的是社会考察,每一期,都会根据他们的专业,安排不同的考察线路,有文化的、科技的、环保的、经济的等等。比如环保类的,安排他们去考察东滩湿地的保护、水源地的保护、苏州河治理工程等项目,经济类的安排去上海的期货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等,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样的活动,贴近了华裔青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需求,运行几年,颇受好评。
      2015年,中国政府推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意义深远的举措,显示了中国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责任和姿态,但是在国际上一片赞扬声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为了让海外华裔青年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2016年青年参访团的主题,就确定为“丝路青年行”,紧扣“寻根”和“发展”两条主线设计活动,将突出文化元素的景点和体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参访点穿插在一起,使华裔青年既能感受到文化上的归属感,又能体验中国未来发展带来的无限机遇。两周时间里,青年们寻访“海上丝绸之路”遗迹,体验制香采茶,在生动立体的文化体验中摆脱“身份困境”,找到了“中国根”;参观上港集团等企业,听人才政策讲座,与青年企业家聊创业梦想,实地考察创业基地,了解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激发了华裔青年回国创业发展的热情。

    推荐访问:华裔 中华 新时代 文化传播 新思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