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回望血与火的十大战场

    时间:2021-05-24 20:01: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kxzw/kxzw201560/kxzw20156003-1-l.jpg
      平型关大捷:显示人民军队力量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山西省东北部平型关地区,对日军进行伏击,以劣势装备一举歼灭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和辎重部队共1000余人。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利,打击了日军气焰,振奋了国民士气,提高了八路军的声威。
      黄土岭战斗:击毙日将阿部规秀
      1939年11月7日至8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和第一二零师各一部在河北省涞源县城东南黄土岭地区对日军进行伏击战。7日15时,日军在游击队诱击下,进入黄土岭伏击区。经激战,八路军毙伤日军900余人,击毙阿部规秀中将,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打击了侵华日军的气焰。
      百团大战:摧毁日军交通命脉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不包括山东)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百团大战是抗战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巩固了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了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污蔑,抑制了国民党内对日妥协的倾向。
      冉庄地道战:灵活机动的人民战争
      1941年秋,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力量,渡过难关,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河北省清苑县冉庄民兵依托地道,采取灵活战术,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冉庄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平原抗日军民的一个创造,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一种有效的作战形式。
      车桥战斗:巩固苏中抗日根据地
      1944年3月5日至13日,遵照中央指示,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所属部队在江苏省淮安县东南车桥地区,对日伪军进行进攻战役。此役,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实现了苏中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
      五道岗战斗:东北抗联的刀锋
      1937年8月21日,东北抗日联军一部在吉林省桦川县五道岗地区与驻黑龙江省桦川县孟家岗(今属桦南县)黑石部队骑兵进行战斗。共毙日军300余人,伤其50余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
      百花洞战斗:游击队的伏击战
      1941年6月10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在广东东莞县城东南百花洞村,对企图消灭游击队的日伪军发起伏击战。此战,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的代表性作战,毙伤日伪军50余人。
      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首次大捷
      1938年3月20日徐州会战期间,日军第10师濑谷支队向山东峄县(今枣庄市)台儿庄突进,24日起发起反复猛攻。中国守军顽强抗击,与敌形成拉锯战。4月3日,第五战区发起全线反攻,激战四天,歼灭日军万余人,取得胜利。台儿庄大捷,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次长沙大捷: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
      1941年12月,日军12万余人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中国第九战区30万余人逐次抗击,诱敌深入。1942年1月初,在中国军队前堵、侧击和追击下,日军伤亡惨重,至15日退至新墙河北岸,16日恢复战前态势。在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的形势下,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
      仁安羌大捷:中国远征军的胜利
      1942年4月16日,日军一部攻占缅甸仁安羌油田,将英缅军第一师及坦克营一部包围。为援救英军,中国远征军第一一三团奉命驰援,击毙日军1000余人,收复油田区,解救被围英军7000余人、汽车100辆、战马1000余匹,及被俘英美传教士、新闻记者等500余人。
      据《人民日报》
      太原创华北歼灭日军
      最高纪录
      太原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二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从1937年10月至11月,战斗历时两个月,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太原会战中光忻口战役伤亡日军就约两万人,创造了华北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
      太原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虽然最后会战以失利告终,但太原会战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其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并不会因为会战失利而改变。
      新华
      70多年前,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自此,黄河上下,长城内外,无数志士仁人高唱着《保卫黄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最强音。
      1938年末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在渡黄河时,他亲眼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进行生死搏斗的情景;在吕梁山的两个多月里,他与抗日游击健儿一起出生入死;后来他因坠马受伤,再次渡过黄河来到延安疗伤。1939年春天,病榻之上的光未然根据两次渡河及在吕梁山行军的经历创作了长诗。
      听过光未然朗诵了包含《保卫黄河》在内的《黄河大合唱》八个部分的歌词后,凝神片刻的冼星海突然站起,将歌词一把抓在手上,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写好!”冼星海开始着手谱曲工作后,完全进入了一种难以抑制的精神状态,长时间不休息,偶尔躺到床上抱头沉吟一会,很快又从床上猛然窜起,继续谱曲。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礼堂的首演获得成功。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音乐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100多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刚一唱完,毛泽东就连声称赞“好!好!好!”
      70余载已逝,《黄河大合唱》奏响的民族强音超越了时空界限传唱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全民族奋勇抗争、团结拼搏的壮丽史诗。刘书云 陈晨

    推荐访问:十大 回望 战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