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论区域外大国介入与南海地区安全格局变动

    时间:2021-05-23 12:02: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南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海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影响南海区域安全的重大问题。当前,南海总体安全形势稳定,但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其中区域外大国的介入,成为诱发南海地区安全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论述美国、日本、印度等区域外大国加强与东盟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保持对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关注和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对南海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所导致的南海安全格局变动以及对区域安全稳定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国积极倡导并实践新安全观,反对外部势力介入,成为南海地区安全格局中的建设性力量。
      [关键词]南海 安全格局 大国
      中图分类号:D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5-0061-09
      
      南海问题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争议由来已久,情况复杂多变。区域内外各方战略利益在南海地区重叠碰撞,南海地区成为区域内外关注的热点地区。近年来,南海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近期局部海域争议持续升温。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与区域外大国的明显介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后者不仅成为当前南海地区安全格局变动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区域和平与稳定产生着重要影响。
      
      南海:地区战略利益中心
      
      海洋是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舞台,是世界格局中增强大国地位与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夺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在该地区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南海是本地区和全球贸易通道的关键海域。南海作为海上运输通道,连接亚太地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是世界上第二繁忙的国际航道。每年有一半以上的世界超级油轮通过马六甲、巽他和龙目海峡,其中大多数继续航行至中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一些主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如原油、液化天然气、煤和铁矿石等,都是经南海运往这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就石油与液化天然气而言,经南海转运的数量比经苏伊士运河转运的多3倍,比经巴拿马运河转运的多15倍。南海通道连接本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中心,并且随着东亚和亚太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海运输通道对于区域外的东亚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南海地区安全成为有关各方的重大战略利益关切。
      南海是战略资源中心和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资源丰富。由于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油气等战略资源需求日益增大,南海作为地区资源中心,可长久支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走向海洋已经成为南海周边国家的战略选择和发展趋势。因而,南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争议海域内的经济资源活动,关系区域内的安全与发展,成为影响和决定地区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
      南海是地区安全格局的地缘中心,尤其是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是区域海权争夺的重要海域。南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所有通过南海地区的空中和海上航线基本上都要通过南沙群岛。从地缘战略角度看,占领这些岛屿就等于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广东到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大多数海上通道。西方军事人士认为,因为南中国海海底地形极其复杂且海水极深,若在斯普拉特利群岛(南沙群岛)深水中潜伏一艘核潜艇,就能抵消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的美国第七舰队部署的大部分兵力,并且能够控制半径为4000千米,包括世界1/3人口的地区。由于该地区水深而几乎无法侦察到潜艇,因而也就无法采取反击行动。南沙群岛在军事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为增强对南海地缘中心的控制能力,区域外大国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南海周边国家加强军事合作关系,通过军事援助、军售、联合军演和反恐等方式,开展安全合作,帮助其加强海空实力,其实质就是确保南海区域海洋的控制权。
      
      美国:影响南海地区安全最大的区域外力量
      
      冷战时期,出于反对苏联扩张的需要,美国政府对南海问题采取了中立和不介入的立场。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南海政策总的说来经历了由“中立”立场到积极介入的转变,成为影响南海地区安全最大的区域外力量。
      冷战结束后的1990年到1994年,美国调整全球战略部署,将在东南亚的军事力量开始撤出。此时,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不介入的态度。美国虽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但美国并没有放弃在该地区的传统军事联系和战略利益。1992年美国与新加坡达成协定,将原在菲律宾的后勤补给基地迁至新加坡,而美国与菲律宾的《共同防御条约》依然保持有效性。这样,美国虽然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不介入的态度,却依然保持军事控制和干预能力,确保美国在该海域的战略利益。
      自1995年起,美国在南海政策上开始出现以下变化:一是开始把南海问题看作一种威胁,并认为有可能演化成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二是开始倾向于认为有关南海问题的“挑战”或“威胁”是中国引起的;三是对解决南沙纠纷表现出明显的干涉倾向。美国政府1995年5月10日发表《关于斯普拉特利群岛和南中国海的政策声明》,“美国政府认为,在南海地区的单方面行动和反应加剧了本地区的紧张,美国强烈反对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解决领土争议,并要求各方克制,避免采取导致动荡的行动”。以此为标志,美国开始采取积极干预南海问题的政策。随后布什政府明确把中国定性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实施政治孤立、军事围堵和经济牵制。2001年发生了南海中美撞机事件,美国插手南海的倾向更趋明显。
      2009年美国的南海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政府不但公开介入南海,而且开始借南海问题对中国进行牵制,针对中国打“南海牌”。奥巴马政府非常重视东南亚和东盟,2009年7月签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此举被东南亚问题观察家视为奥巴马政府希冀重新对这一地区安全和经济事务施加重要影响的明确信号。对于南海问题,美国政府公开介入。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斯科特·马歇尔对中国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紧张局势表示“关切”,并承诺将保护在南海活动的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2009年3月和6月中美发生两次南海海上事件,近年来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及文莱等国家进行海上演习,演习情节正是以南中国海的海上纠纷为背景。这说明,美国尽管表态不介入南海,而实质上却不断强化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军事联系,通过军事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美国持续增强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
      1995年以来美国南海政策的调整,其主要的战略原因和目的有四:
      一是适应美东南亚战略调整的需要。冷战后美国力量一度撤出东南亚,但鉴于亚洲经济增长

    推荐访问:南海 大国 介入 变动 格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