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无分之分:治安构序逻辑断裂中生成的失序政治

    时间:2021-05-17 20:02: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朗西埃生命政治研究的新政治概念关注了身体化的感性微观控制层面,它是要根本改变过去政治学份额计算的方式,是与作为隐性构序结构的治安的根本性纷争,因为它中断了治安维持的有序逻辑,由此,重新理解中的政治是在治安失序中让被剥夺了主体地位的非主体重新主体化,它要计算那些从来没有被计算的部分,让不可见成为可见,使噪音成为论述,最终实现无分之分。
      〔关键词〕朗西埃;生命政治;治安;无分之分;主体化;失序
      〔中图分类号〕B5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1-0114-07
      ①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台译洪席耶,1940-):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欧洲后马克思思潮的代表人物。朗西埃1940年出生于阿尔及尔,曾经为阿尔都塞的学生,参与写作《读资本论》。曾任法国巴黎八大哲学系主任,现为荣誉哲学教授。主要著作:《阿尔都塞的教训》(1974)、《劳动者之夜:十九世纪法国劳工的幻想》(1981)、《哲学家及其贫乏》(1983)、《歧义:政治与哲学》(1995)、《美学的政治:可感性的分配》(2000)等。
      ②斯拉沃依·齐泽克(Slavoj Zizek):当代斯洛文尼亚著名思想家,欧洲后马克思思潮主要代表人物。1949年3月21日生于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市。当时,该市还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城市。1971年在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哲学系获文科(哲学和社会学)学士,1975年在该系获文科(哲学)硕士,1981年在该系获文科(哲学)博士。1985年在巴黎第八大学获文科(精神分析学)博士。从1979年起在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和哲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1992年开始该所更名为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主要著作:《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1998);《斜视》(1991);《快感大转移》(1994);《易碎的绝对》(2000);《回到列宁》(2002)。
      ③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当代意大利著名思想家,欧洲后马克思思潮主要代表人物。现为欧洲研究生院(EGS)巴鲁赫·德·斯宾诺莎教授,意大利维罗拉大学美学教授,并于巴黎国际哲学学院教授哲学。在攻读博士后阶段,阿甘本参与了弗莱堡由马丁·海德格尔主持的研讨会,并主持了瓦尔特·本雅明意大利译本的翻译工作。主要著作:《诗节:西方文化中的文字与幻觉》(1992);《将来的共同体》(1993);《牲人》(1998);《奥斯维辛的残余:证词与档案》(2002)等。
      ④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1937-):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欧洲后马克思思潮的代表人物。巴黎第八大学哲学教授。1937年,巴迪欧出生于摩洛哥的拉巴特。1956年,巴迪欧考入著名的巴黎高师,1964年,获得索邦大学的教师资格。1967年,巴迪欧被阿尔都塞邀请去参与了他所主持的“科学家的哲学课堂”。主要著作:《模式的概念》(1972);《主体理论》(1982);《存在与事件》(第1卷,1988);《元政治学概述》(1998年);《世界的逻辑:存在与事件》(第2卷,2006年);《第一哲学宣言》(1989);《第二哲学宣言》(2009)等。
      〔作者简介〕张一兵,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3。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朗西埃①与齐泽克②、阿甘本③和巴迪欧④成功的互文引用,似乎已经建构了一种后马克思思潮后马克思(Post-Marx)思潮:指欧洲1968年红色五月风暴之后出现的一种激进社会批判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如齐泽克、朗西埃、阿甘本和巴迪欧等人。他们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关键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在方法论和基本立场上深刻地承袭了马克思的批判传统。他们从一些新的社会文化断面激烈地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又小心地与马克思主义保持一定的距离。的全新的资本主义批判尺度和另类先锋话语。由此,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被他们远远地抛在身后。朗西埃曾经是阿尔都塞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 1918-1990):阿尔都塞1918年10月16日出生于阿尔及尔近郊的比曼德利小镇。其父是一个银行经理。阿尔都塞从小信奉天主教。1924-1930年,他在阿尔及尔读小学。1930-1936年在法国马塞读完中学。1937年曾参加天主教青年运动。1939年考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文学院。同年,因战争中断学业应征入伍。1940年6月被俘,囚禁于德国战俘集中营内直到战争结束。其间,患精神病入院治疗。1945-1948年重入高师读哲学,师从巴什拉教授。1848年完成高等研究资格论文《黑格尔哲学中的内容的观念》后留校任教。1948年10月,加入法国共产党。1950年正式脱离天主教。1975年6月,在亚眠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0年11月16日,因精神病发作,误杀其妻。1990年10月22日因以心脏病逝世。享年72岁。主要著作:《孟德鸠斯:政治与历史》(1959年);《保卫马克思》(1956年);《读资本论》(1965年);《列宁与哲学》(1968年);《为了科学家的哲学讲义》(1974年);《自我批评材料》(1974年);《立场》(1978年)。的得意门生。1965年,当身居法国巴黎高师哲学教授的阿尔都塞领着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潮向着法国科学认识论和语言结构主义迈进的时候,那个著名的《资本论》研究小组中,朗西埃就是其中的重要成员。这一点,也是巴迪欧入世时的相近学徒身份。可是,1968年之后,朗西埃与巴迪欧一道,根本背叛了自己的老师,走上了一条后马克思思潮的激进道路。1990年前后,朗西埃开始转向政治哲学研究。在朗西埃这里,传统的政治学中理解的政治“终结了”。因为,政治不再是“权力的实施”,而是这种传统权力行动逻辑的断裂。为此,朗西埃提出所谓的治安(police)这是朗西埃生命政治哲学中的一个关键词。在出版于1995年的《歧义:政治与哲学》一书中,朗西埃在传统政治学讨论域中重新区分了police(治安,由维持日常治安的警察转喻而来)和la politique(政治)。他将一定社会生活中发生微观的日常惯性统治过程确认为police,治安的对象规定为建构起日常生活的“可感物的分配”,在这个微观治安的过程中,无产者恰恰是无份的边缘人。朗西埃提出“感性共享”原则来为社会上的无份者争取“无份者之份”(part des sans-part),使其重新成为政治的主体。在他那里,打破治安的事件才是政治。概念,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打破传统西方政治学术中的固有的微观治安秩序。与此相对应,他也不得不直接改写人们已经熟知的政治范畴。如果说,治安的本质是有序性,那么,新的政治概念就是造成治安的失序。显然,朗西埃这里思想构境已经完全溢出传统的政治学讨论域。

    推荐访问:断裂 之分 治安 生成 逻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