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分析

    时间:2021-01-17 04:00: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目的]了解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方法]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利用城市流强度的方法,对济南、青岛等8个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计算。[结果]在研究区域各个行业中制造业的外向性最为明显,而服务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各城市城市流强度差距较大,根据计算结果将8个地级市分为高城市流强度、中城市流强度和低城市流强度三个等级;青岛城市流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居于核心地位,与周围城市经济联系较为紧密,济南与其他城市经济联系较为松散。[结论]各城市城市流强度在波动中上升,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关键词山东半岛城市群;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0-270-03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是若干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在特定地域上的集中。城市群强调了这一地域内各个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很多种,例如社会联系、自然联系、经济联系等,但经济联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在空间经济联系方面,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也较为完善。赖利于1929年提出了“零售引力定理”,随后,P.D.Converse提出了断裂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G.K.Zipf利用万有引力定理对城市体系中城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此外,厄尔曼,哈里斯等学者对城市外向功能进行过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1-2]。
      我国对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始于1980年代,1990年代引入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并被大量使用。徐慧超等[2]、王海江[3] 等、姜博等[4]、刘建朝等[5]利用城市流模型,对研究区域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进行测算和分析;贾卓等[6]使用引力模型对研究区域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分析研究;赵雪雁等[7]则对引力模型进行了修正,对皖江城市带各个城市的主要对外联系方向和联系强度进行分析研究;马燕坤[8]利用中心职能指数及强度等模型,对研究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
      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引力模型对空间经济联系进行研究,也有的学者利用中心职能指数、交通可达性研究区域经济联系,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加强,网络分析的方法运用逐渐广泛;从研究区域来看,主要研究区域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该文将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研究区域,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对各市城市流强度进行测量和分析。
      1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研究区域是山东省重点发展的区域,包括济南、淄博、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8个地级城市,面积为7.3万km2,2013年总人口为4 077万人。
      1.2数据来源利用2009~2014年《山东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统计资料,采用2008~2013年各城市的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就业人员数据,总就业人员数,各市GDP等指标作为分析对象。
      1.3研究方法所谓城市流是发生在城市之间双向或多向的空间流的频繁流动现象,这种空间流包括人流、信息流、技术流以及资金流等。城市流强度是指城市所具有的外向功能所产生的聚射能量及城市间、城乡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公式为:
      F=N×E
      式中:F为城市流强度,反映了城市对周围城市的的聚射能力;N为该城市的功能效益,即各城市之间单位外向功能量产生的实际影响;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
      采用城镇就业人员数作为城市功能量的度量指标。城市某一部门就业人员的区位商决定了城市是否具备外向功能量E。i城市j部门就业人员区位商Lqij为:
      Lqij=Gij/Gi5Gj/G ( i=1,2,…,n;j=1,2,…,m )
      式中:Gij、Gi、Gj、G分别表示i城市j部门的就业人员数、i城市就业人员数、全国j部门就业人员数以及全国就业人员数。
      若Lqij<1,则i城市j部门没有外向功能,亦即Eij=0;Lqij>1,则i城市j部门存在外向功能,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Eij为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部分,即:
      Eij=Gij-Gi(Gj/G)=Gij-Gij/Lqij
      i城市总外向功能量Ei为:Ei=m5j=1Eij
      i城市的功能效率Ni用人均就业人员GDP表示,即:Ni=Pi/Gi,Pi为i城市GDP。
      i城市的城市流强度Fi为:
      Fi=Ni×Ei=(Pi/Gi)×Ei=Pi×(Ei/Gi)=Pi×Ki
      式中:Ki为城市流倾向度,是i城市外向功能量占总功能量的比例,反映了i城市总功能量的外向强度。
      2相关指标分析
      将所获得的数据代入上述模型中,测算出2008~2013年8座城市的主要产业的产业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城市流倾向度,结果见表1~2、图1。
      2.1产业区位商 根据计算得出的研究区域各城市主要产业的区位商分析可知:作为研究区域核心城市的济南和青岛,其区位商总体来看较高,均超过10。济南在统计的11个产业中有7个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尤其在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具有较为强势的地位,但其他产业的产业区位商小于1,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青岛只有5个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其制造业具有重要地位,其他产业尤其是服务业有待进一步发展。日照的总区位商仅次于济南和青岛,尤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区位商较高。其他城市中淄博有2个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东营只有住宿和餐饮业的区位商大于1,烟台和潍坊均有3个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威海只有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区位商大于1。从总体上看,山东半岛城市群制造业外向性明显,初步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对外生产服务中心,服务业需要进一步发展。

    推荐访问:山东半岛 城市 强度 城市群 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