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关于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0-12-24 20:02: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民间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一味的保护,更应该让其回到生活,焕发新的光彩,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唯有如此才可能保持民间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间石刻 民间文化艺术 政府调控 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40
      
      引言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加快,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在民族文化历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性。目前全世界各民族,都在申遗热潮下力争使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大环境下, 2010年5月16日,继2008年底先后公布的两批共10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国向社会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共349项(其中新入项目190项,扩展项目159项)。这对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契机,也加深了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和了解,很大程度上促进、加强了民间艺人创作的积极性,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但在保护的同時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认识到,由于民间艺术的“自发性”和“分散性”以及艺术创造团体的身份等特点,民间艺术形式一旦与社会、人、自然的发展产生矛盾,且这种矛盾是民间艺术无法自身调整時,这時政府的“调控”将变得尤为重要。下面以山东嘉祥县的石刻艺术为例谈谈笔者对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一、嘉祥地区民间石刻艺术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嘉祥民间石刻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现在,该地区以民间石刻为基础,不断发展周边相关产业,如石材建材、水泥厂、石灰厂等消耗石材的产业,并且占据的市场份额、原材料消耗度迅速超越石刻产业。与此同時,现代电动工具的应用不断给民间石刻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间石刻艺术的发展,加强其社会适应力。在民间石刻艺术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生产力的同時,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一些新问题。
      2010年末,嘉祥县政府为了解决石材相关行业所带来的问题,制定了2011年封山政策,而这次封山面积所占原开采量面积的3/4以上,这项政策对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确实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却使今后民间石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民间艺人将面临的是原材料供给的问题,制作规模将迅速减小,大型的民间石刻艺术作品将更难获得生存空间。
      (一)粉尘噪音污染
      现代电动工具在民间石刻艺术行业中的普遍应用,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時,也急剧加重了粉尘噪音污染。同時由于社会需求加大,工具日益易操作化,工序日益简单化,很多地区的民间石刻已经形成了产业化链锁式的发展模式。一旦这种产业化发展模式成为某一区域绝大多数家庭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这种“电子元件式”布局的生产模式,对这个区域造成的粉尘含量噪音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压力将是难以想象的。山东嘉祥县自县城东侧起向南形成了一条长达近20公里的石材、石刻产业带,几乎全部是在民住宅区不远处或者干脆就在居民区内部,并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也正因如此,粉尘、噪音问题变得尤为严重。
      (二)道路拥堵
      由于石刻艺术加工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因此,在沿住宅区而建的生产区域,堆积大量石材,严重影响了周边人们的出行。有这样一句话较形象地形容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这种分散的生产模式,随着市场竞争加大和传统工艺复兴步伐加快,会更加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如长此以往,生存环境将陷入不可控制的脏乱差局面。
      (三)市场混乱
      由于现代电动工具的大量应用,几乎完全代替了传统生产工具,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但民间艺术传承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多是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方式,而非集中式的。这样的方式,所教授的人数有限。为了争取利润最大化,绝大多数艺人的作品逐渐公式化,模式化而缺乏创新精神,使得传统工艺不断向求量不求质的方向发展。这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惯性思维不断的扩大化,将严重影响传统艺人的社会存在力,時间越长这种赋有本区域特色的传统石刻艺术便将会越来越少,最终随着传统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而失去该区对外界的艺术影响力。从这种角度看,该区域的石刻艺术品当下看似昌盛,实则在不断地丧失创新能力、生存能力,而这种局面的形成不是由于民间石刻艺术不被认可,更多是由于市场的混乱、制度的不完善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片面性理解所致,当然经济社会化进程加快也是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四)对原材料无节制高速开采
      由于生产模式的改变,一味地追求数量,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石材、石板加工等大投入、粗加工、低效益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该区域石板石材生产企业是15年前的至少10倍以上,至少有50家,对原材料的消耗占到总额的70℅以上),这样的发展模式使得周围矿山的开采速度急剧加大。15年前该区域青石矿山开采量仅是冰山一角,而15年后的今天,除几座政府明令禁止开采的几座矿山得以幸存外,绝大多数几乎不剩二分之一,有的索性被夷为平地。照这种态势,本区域的民间传统石刻艺术生产将很快失去原材料的供给。而民间石刻艺人、尤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民间艺人是最富有民间本土气息的创作成员,他们的经济购买力是难以承受过多附加经济支出的,有能力的当是大型石刻公司,而这类大型石刻公司完全商业化、不断融合各地石刻艺术特点的操作模式,已经使其生产的石刻产品逐渐的失去本区域的艺术特色,如果长此发展下去,将会导致该区域民间石刻艺术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境地。
      二、民间石刻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该区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市场混乱、资源浪费等现象,要改变这些现状则需要政府的强力“调控”,同時,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必须在尊重“本源性”的前提下,对每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加以具体分析,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统一规划生产区域
      民间艺术行业,虽大多数都源于自发,但对于已经形成产业的民间艺术行业进行生产区域规划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靠近生活区并具有较强污染性的行业。2010年国庆期间笔者去兰州,看到该地区已经实施了生产区域的统一规划,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民间艺人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民间艺术的影响力,而且拉动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兰州的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笔者认为,对于民间石刻生产区域的选址应该把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不影响该行业的正常发展为重要的参照系,以更好地促进本区域艺术与人及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交流,增强发展
      定期组织民间新老艺人之间进行交流,加强对新成员的技能培训,以加强创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减少对资源无意义的浪费,为具有市场的民间艺术形态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加强区域影响力,达到保护与发展共存。
      (三)调节产业单一化造成的环境压力
      调整靠单一产业吃饭的问题,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尽量使该区域经济的多样性发展,减轻从业人员过渡拥挤、恶性竞争造成的环境压力问题。
      (四)原材料的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对原材料输出的管理,严格控制用于建材生产等对原材料大投入、粗加工、低效益的杀鸡取卵的生产盈利模式;对于水泥厂、石灰厂等可以让其消耗石刻产业剩余的残料,既减少原材料的消耗从而控制生产成本的同時,又可以解决道路拥堵的问题,进而形成原材料→石刻艺术→残料→水泥厂、石灰厂→建筑材料充分利用的良性发展模式。
      结语
      民间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一味的保护,更应该让其回到生活,焕发新的光彩,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唯有如此才可能保持民间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⒈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2.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刘锡诚.非遗:一个认识的误区〔J〕.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4.罗伯特.莱顿.少数民族与民间艺术的非物质与物质遗产〔J〕.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5.唐家路.民间艺术对自然生态的开发与利用.设计艺术〔J〕. 2003年03期
      
      作者简介
      李冰(1988.03.12),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艺术。
      肖潇(1987,01,18)女,汉族,四川自贡人,硕士,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
      

    推荐访问:民间艺术 可持续发展 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