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从汶川地震的央视报道看政治传播_2018年汶川地震政治考题

    时间:2020-08-06 07:52: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今年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及时作出准确、全面、客观的报道,从报道效果来看,中国媒体面对突发事件的政治传播日渐成熟,发挥了较好的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央视对汶川地震报道的特点,并阐述了突发事件中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的互动。
      【关键词】汶川地震 央视报道 政治传播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中央电视台反应迅速,立即派遣记者前往灾区,此次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力求客观、高效、透明,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5月12日,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从5月12日15:20-5月13日20:00,节目跨度超过26小时,以“同一主题不间断播出”,对白天和午夜时段实施了直播全覆盖。“其中,自5月12日22:00起,综合频道还与新闻频道实现了同步并机播出。直播节目首播新闻200余条次,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体获取震区新闻的主要信息源。直播报道第一时间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并及时进行权威发布,对于地震的流言及时辟谣,稳定了人心。”这一次对地震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中央电视台在对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和政治传播方面已经成熟。
      
      一、突发公共事件与政治传播
      
      汶川地震属于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等
      “政治传播是政治家、新闻媒体和公众之间有关信息传递的一个交互式的过程。”政治传播可以定义为,一定的政治传播主体(民众、政治家、政府或政治组织)运用有意义的符号,通过大众媒介与政治传播的对象之间进行的政治信息的传递、接受、反馈的行为和过程。政治传播者一般通过多通道、多媒体、多符号传播政治信息,来推动政治过程,影响受传者的态度与行为。
      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时,公众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紧张、恐慌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及时准确的信息传播有利于让民众了解事态的发展,稳定民心,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大众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很大一部分是政治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以政府为主导,大众传媒是政府和执政党的喉舌,国家对媒体和舆论实施严格的控制的情况下,政府占有权威的信息源。报道什么、报道多少取决于政府公开什么、公开多少;以及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做了些什么,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些都属于政治信息传播的范畴。因此,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对事态的发展、大众舆论的引导以及政府形象的塑造都有重大的意义。
      
      二、央视对汶川地震报道的特点
      
      从央视对汶川地震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可以看出当前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政治传播的特点:
      1、迅速时效
      迅速时效是突发事件报道的生命。
      12日汶川地震发生在14点28分, 15:0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整点新闻头条报道地震消息,在与国家地震局保持紧密联系的同时,及时介绍地震后当地百姓生活秩序、交通及市政设施等状况,并不断递进更新来自震区的最新消息。此间,新闻频道将15:00整点新闻版面顺延至16:00,推出直播特别节目,深入关注震情。在当地通讯严重受阻的情况下,新闻频道第一时间播发成都现场最新画面。
      央视在15时播出的第一条与灾情相关的新闻,距离地震发生只有32分钟。随后,在经过仅20分钟的准备后,15点20分开始,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取消原有节目,开始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只有52分钟。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已经正式启动了24小时直播,打破了原有的节目板块,形成全天候播出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节目,并以播报、访谈、连线等形式,同时借助画面、图像等手段不间断地向观众提供灾情信息,呈现政府与民众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场景。
      2、公开透明
      在当代中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对灾难报道的控制是比较严格的,灾难发生后的责任主体与传播主体都把灾难当成所谓的“负面新闻”而刻意回避,像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的事实,直到事隔三年之后的1979年底才首次披露。
      这次报道空前的透明,媒体对信息的公开程度是大幅度的。报道中,媒体公开的信息很广泛:随时发布死亡人数,实时播出救灾的进展情况,及时通报救援队伍情况和中央的最新部署,公布救灾款项的信息,公布灾区急需物资情况和数量,关注幸存者的生活情况和受伤者的救治情况……等等。
      另外,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起,国务院新闻办、四川省政府每天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分别邀请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以及有关领域的专家,发布灾情震情及救灾动态信息,公开回答中外记者的现场提问,而且对每场新闻发布会都进行现场直播,不遮掩,不回避,真实而公开,透明而权威。
      3、全面持续
      中央电视台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反映震情灾情、死亡人数的即时消息,有反映抗震救灾感人场面的通讯、特写,有报道抗震防震、卫生防疫基本知识的介绍,有现场采访,有连线访谈,有重点新闻节目,也有全频道整体直播。在直播初期,央视的报道集中在报告最新消息、救人救命上,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要。从16日开始,央视对地震的直播进入突发事件的常规报道阶段,报道的主题逐渐向防疫、灾民安置等议题过渡。截至5月20日,各频道推出的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达676小时,创电视直播史纪录。此外,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9330条、时长258.5小时,播出专题节目78期、时长29.5小时。同时,CCTV还十分重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据统计,5月12日至23日,央视网共发布新闻15100条,图片6700张,视频6529条,时长约335小时。
      4、科学人性
      灾难性新闻的报道视角,应该以关注生命作为最核心的内容。
      在这次CCT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过程中,确立了以“综合”型报道为主的整体直播策略,在直播的过程中报道的核心是灾害;第二个层次是受灾者的个体生命及国内外的援助;第三个层次是专家解读、答疑释惑、心理疏导;第四个层次是社会动员、卫生防疫、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和环境污染等话题。这种直播的模式在于表情丰满,图层丰富,信息传播及时立体,新闻语言的表情也更趋理性化。
      在报道中,感性和理性的把握恰到好处。没有一味地报道悲痛、哀伤和泪水,也没有过多地说教。极少涉及财产损失方面的数据,所有数据都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包括成功营救的人数、不幸死伤的人数、各地救助捐款的数目,以及道路、通讯、电力等方面恢复的数据。救灾报道和心理援助宣传相结合,更加科学和人性化,体现了对生命的极大尊重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三、三者互动,实现良好的政治传播
      
      央视对汶川地震的报道,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从政治传播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在政治传播过程中有三个主要因素,即政府、媒体和公众。政治传播是这三个要素之间进行政治信息传播和反馈的过程。由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决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要求这三者形成互动的三角关系,互相影响制约,发挥各自优势,使事态向好的方面转化,实现良好的政治传播,维护和提高政府形象。
      1、政府与媒体
      (1)政府对媒体的控制与依赖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恐慌、谣言、舆论压力等一系列不利因素都会朝向政府,而媒体是把双刃剑,既能“灭火”,也能“助燃”。所以,“危机突发期政府必须把媒体管理纳入危机管理的范畴,在满足媒体信息需要的同时实现危机管理的目标”。
      政府应采取公开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为媒体提供相应的新闻空间,把权威性信息及时通报给相关媒体,满足媒体的需要,控制媒体发挥积极作用,降低媒体的消极作用。
      (2)媒体对政府的支持与压力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的积极作用在于:按照传播的自身规律,对突发事件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及时传递信息,避免恐慌和恶化,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有效引导舆论,正确树立政府形象。这些积极作用都会对政府的决策和行动给予支持和宣传。
      而如果控制不当,媒体也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如夸大负面影响,破坏公众情绪,瓦解社会心理防线,激起负面情绪,造成人的精神松懈,危害社会稳定。所以,政府与媒体要形成二者良好的互动,政府要对媒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媒体也要发挥积极作用,确保对突发事件的正确报道和政府形象的维护。
      2、媒体与公众
      (1)媒体对公众的信息传播
      在突发公共事件政治传播中媒体与公众关系上,媒体占主导地位,媒体发布什么样的信息,怎样发布,直接关系到公众接受到什么样的信息以及接受到多少信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取危机信息的基本渠道。如果媒体缺席或失语,公众则会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信息,可能导致所获信息的不实或片面,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要作出迅速及时的报道,做到不缺席,不隐瞒。注重报道的真实性和导向性,做到客观、公正、积极,让真相跑在谣言和恐慌的前面。
      (2)公众向媒体的信息反馈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可以向媒体提供大量的信息反馈,包括事件之内的公众反馈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况和事件之外的公众反馈急于了解的事件态势。特别是处于事件之中的人民群众对于事件本身可能有自己的看法,媒体及时将大众舆论反馈给政府,对政府了解社情、民情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当人民群众中存在有不满情绪时,媒体及时反馈这一信息,政府可以据此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突发事件的影响扩大。
      媒体要高度重视公众的反馈,运用公众的信息反馈,实现最佳的传播说服效果。媒体和公众良性互动,共处于传播的过程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促进政治传播的顺利进行。
      3、政府与公众
      (1)政府给公众以信心
      在突发事件发生期,政府必须树立强势的政府形象,以理性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给公众以信心。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全面抗击危机。
      (2)公众给政府以信任
      公众在突发事件中,则要以理性的判断和分析甄别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正确的对待事态的发展,充分信任和积极配合政府采取的对突发事件处理措施,抗击恐惧,阻断谣传,凝聚力量,齐心合力,共同度过危机。
      结束语
      从央视对汶川地震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媒体面对突发事件的政治传播有了很多新的突破,打破了许多旧的传播模式,更加成熟并逐渐趋于国际化。在突发事件发生期,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是政治传播顺利开展、突发事件成功解决、政府形象塑造和维护的基础和关键。
      
      注释
      ①新华网记者.《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报道四川汶川地震情况》.http://news.省略/newmedia/
      2008-05/14/content_8166932.htm,2008年5月14日
      ②《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
      ③Neil J・Smelser&Paul B・Baltes,
      International Encyclo2pedia of
      the Social &Behavioral Sciences Volume 17[M].New York,Elsevier S-
      cience Ltd ,2001. 11631.
      ④央视记者.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报道四川汶川地震.省略tv.com/20080513/106802.shtml,2008年05月13日
      ⑤郑蕴彤.试论中央电视台在“5.12”汶川地震报道中对话语权制高点的掌控.http://academic.省略/article.php?id=5793,来自中华传媒网
      ⑥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创电视直播史纪录.http://info.broadcast.省略/2008/05/2308531114
      43.shtml,2008年5月23日,来自广电总局网站。
      ⑦CCTV多层面深入报道抗震救灾最新进展 吸引各界关注.省略tvpro.省略/hydt/20080526/692
      0.html,来自央视科技网
      ⑧周洋.重大灾难性事件中的电视直播策略研究――以CCT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为个案.《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
      ⑨高世屹:《政府危机管理的传播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104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7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推荐访问:汶川 地震 央视 从汶川地震的央视报道看政治传播 央视报道汶川地震视频 央视汶川地震赈灾义演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