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浅谈奎屯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奎屯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怎么样

    时间:2020-03-26 07:33: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1)11-0234-01       摘要:在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调查、走访有关部门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文献资料,分析了奎屯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及其相关对策,探讨了流浪乞讨人员现象的产生、存在的原因,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奎屯市;流浪乞讨人员;乞讨;社会保障
      
       随着奎屯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受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地域环境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多,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奎屯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奎屯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流浪乞讨人员形成的原因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在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奎屯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救助办法和建议,以此来提高人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认识,促进奎屯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希望能对奎屯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起到一定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奎屯市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现状及影响
       近几年来,奎屯市主要城区街头、酒店商场门口以及道路交通十字路口,流浪乞讨人员沿街乞讨现象日益突出。据奎屯市公安局和救助管理站介绍,2006年底粗略统计,奎屯市流浪乞讨人员约有700多名,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路、火车站、团结路、北京路等几个街区,约有400多名,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流浪乞讨人数的70%,以回族和维吾尔族居多,以中老年为主。
       流浪乞讨人员的影响。大量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给奎屯市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是与奎屯市创建文明城市很不相符。众多行乞者浪迹奎屯市繁荣的商业街、酒店、商场门口以及道路交通十字路口,影响市容。有些行乞者纠缠行人,乞讨不成誓不罢休;有的行乞者在奎屯市主要公共场所露宿,严重影响奎屯的市容卫生。二是给奎屯市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隐患。部分流浪乞讨者,教唆小行乞者扯拽行人强行乞讨,或拉帮结派,借行乞之名行盗窃之实,严重影响了奎屯市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威胁市民出行安全;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按照血缘或地缘关系来奎屯市乞讨,居住和生活在城市的角落,成为奎屯市城市管理的盲点,容易引起消防或危房倒塌而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故。
       二、形成原因
       1.社会原因。
       随着奎屯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在城市产业分工体系的影响下已经初现了具有层次意义的二次分化。目前由于流入奎屯市的农民工通过正当途径谋生的机会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充分,且其本身又大多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技能,这一切使得农民工大多无法找到令人满意的职业,又加上奎屯市的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各部门配合不够密切等原因,导致奎屯市的流浪乞讨人员不断增多。
       2.资源配置失衡。
       资源配置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奎屯市虽然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政府频繁的对土地进行征用,造成人均土地资源逐步减少,通常被征土地的农民又都是以单一的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土地被征用,造成农民纯收入低下,生活相对贫困。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对征地农民的后续问题的处理缺少政策扶持,进而造成被征地农民收入低下,生活水平下降。
       其次、劳动力能力状况不足。奎屯市劳动力能力状况较为不足,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劳动力严重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半文盲、文盲比例高;劳动力资源配置单一;缺乏先进的劳动工具,生产力落后。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在奎屯市导致流浪乞讨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如人口抚养负担沉重、经济状况低下、承担家庭变化的能力脆弱等;也有主观原因,如家长教育不当,青少年出走甚至流浪街头;还有的属于主客观原因兼有,如家庭矛盾导致出走,浪迹天涯或者乞讨度日。但在奎屯市,目前与流浪乞讨现象相关的保障政策、救助机制还远未完善,具体可以归结为:农村人口流动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导致许多农村流动人口因流动而贫困,无业和无生存保障的流动人口成为职业流浪乞讨的生成源;奎屯市的救助政策体现了救急救难,没有体现“救穷”,难以从根源上解决流浪乞讨现象;奎屯市对流浪乞讨人员界定的涵盖面不够宽泛,使许多职业流浪者成为无法救助、也无法管理的人群。救助政策不完善,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不力,那么流浪乞讨群体在现代大量生成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三、解决对策
       奎屯市政府的公共政策应尽量照顾弱势群体,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如果明文禁止乞讨,很可能受到违宪的指责。如果以强制手段驱散或拘留流浪乞讨人员,也会触犯相关法律。社会控制只是作为社会制度中的一种补充机制发挥作用,而社会救助则是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1.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奎屯市在经济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是引起这一社会问题的根本因素,因而在注意发展奎屯市农村经济的同时,应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流动的方向。因此,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创造可以利用正当的劳动去获取一定的物质收益的条件,流浪乞讨的现象也就会有所改观。同时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也将使得大批的劳动力根植于自己的土壤,正确地谋求生存和发展。
       2.加强家庭教育培养。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性格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家庭教育在促使个体社会化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如教孩子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做些自我服务性劳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
       3.进行心理救助。
       乞讨人员和我们是人格平等的主题。求助不是基于可怜的施舍,应当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受助者;应当充分关爱他们的生存需要,予以必要的保证,同时更应深入地关心其发展需求,积极地寻找途径为流浪乞讨人员排忧解难,帮助他们重新燃起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勇气和决心,进行科学的心理救助、精神引导,帮组他们逐渐摆脱沟通障碍,实现社会回归。
       4.道德教育。
       充分发挥奎屯市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有效地推进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深化。应当结合奎屯市各部门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应当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应当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推广群众易于接受的各种教育方式;尤其是各类市民学校、职工学校、民工学校、农民夜校、家政学校等,应当通过编写和运用通俗易懂的简明教材,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四、结语
       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但从根本上说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差距。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各个地区都纷纷建立了救助站,但治理流浪乞讨问题的效果甚微,因此对这一问题不能消极对待,任其蔓延,而要积极地看待、确实低防范和加以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江泽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曲颜斌. 乞丐史 [M]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阎青春. 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易颖. 厦门个案:流动儿童就学的解决之道[J].东方周末,2003―04―10(A4)。
       [5]于平. 流浪救助款提前告罄的原因及对策[J].新京报,2004-9-12。

    推荐访问:奎屯市 乞讨 浅谈 浅谈奎屯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困惑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简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