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不,这自由与你有关!_自由音乐

    时间:2019-04-29 03:29: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名著·考场  小编提示 这是一本关于自由、生活、自救、心灵的图书,书中所涉及的话题也正是考场作文常涉及的话题。所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熊培云笔下的世界,去体会自由和思想的高度,成就心灵佳作。
      2011年十大好书榜中,赫然醒目着《自由在高处》,醒目着熊培云的名字。
      熊培云,这个年轻的教授,是《新周刊》年度图书大奖的唯一得主,也是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的获得者。当年他的《重新发现社会》一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这一部再度受到大奖青睐的作品《自由在高处》,则是《重新发现社会》的重要补充。
      《自由在高处》封面上醒目的几行字来自《肖申克的救赎》:“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洁白扉页上的话则引自易卜生:“你的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手拿铁锤的希腊塑像目光坚定,行动有力,仿佛敲打的不是铁钉,而是我们那日益坚硬的心灵,
      熊培云:致力建设理想中国
      熊培云1973年生,祖籍江西。他曾是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2010年5月27日增选为立人乡村图书馆理事会理事,
      2005年和2007年,以其理性且有情怀的思想、温和而向上的力量两次入选世纪中国网友“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熊培云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进步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代表作有《重新发现社会》《思想国》《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
      名著·内容
      《自由在高处》:爱自由,爱生活
      名言素材
      不自由,毋宁死。——帕得里克生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重点。《自由在高处》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面包与玫瑰”,第二部分名为“自救与自由”,第三部分为“演讲与独白”。每个部分、每篇文章,都充斥着作者“爱自由,爱生活”的主题。
      《自由在高处》的自序和后记也都值得一读。在《因为无力,所以执著》的自序里,熊培云谈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尤其是他在巴黎求学的经历。了解他的过去和现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的思想。他说到了思想对于自己的意义,虽然是自我的感悟,但是对我们也不无启迪。后记《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想象中更自由》则是谈社会和出版。作者向我们传递着温暖的信念:相信没有人剥夺你的自由,相信中国正在朝着一个自由而开阔的道路行走。
      关键词 生活之美好
      名著选摘:《国家与玫瑰》
      据说当年的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讷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丰厚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谁知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他们宁可留下来当酒农也不愿意再去南征北战、拓展帝国的疆土了。为此,查理曼大帝后来还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讷。……难怪莎士比亚会借李尔王之口说出“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讷征服罗马帝国”。生活,让战争走开,让帝国坍塌。
      话题拓展 生活、自由、历史、简单、战争
      素材运用 作者反思自己是不是宽厚,反思自己是不是过于凌厉,但是当读到“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时,可以体会到,洞察的苦痛里,他具备了他所期盼的安宁豁朗、乐观宽容以及“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的烂漫与纯朴……
      关键词 生活之态度
      名著选摘:《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
      即使是身处狱中,囚徒仍可以积极生活,就像《美丽人生》里给孩子做游戏的意大利父亲基多一样。……所以我想对那些正在努力或试图改变自己或时代命运的人说,不要在意周遭对你做了什么,关键是你自己在做什么。你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逆境对你做什么。换句话说,当我们操心积极生活多于操心那些不如意的环境时,也许才更有意义呢!
      好了,我现在来回答我前面提给大家的问题——“集中营是用来做什么的?”不瞒诸位,我早先有个答案,“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说“集中营是用来摧毁的”“用来挖地道的”,或像《美丽人生》一样是“用来做游戏的”。其实,这些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谈到集中营有什么用处时,要和那些渴望自由、积极生活的人站在一边。
      话题拓展 物欲、享受生活、时间、忙碌
      素材运用 我一直对中国教育的看法很消极,我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从肉体到心灵无不处于一系列被灌输中。于是,我渐渐地产生无力感……直到看到《自由在高处》。正如熊培云所说。哪怕目前面对的是无法摆脱的困境,我们思想境界若能高远,亦能收获自由。
      关键词 生活之浮躁
      名著选摘:《梭罗的树林》
      擅长谋生,却不会享受生活。……未来好像也被偷走了。在美国,每个孩子一年收看近四万条电视广告,平均每天110条。商人的目的就是给孩子打上烙印,消费儿童。美国的教育专家因此抱怨孩子们被当成了可以收割的商品作物。
      最关键的是,物欲症偷走了人们的时间。人类学家英格力希·鲁克说,“从表面上看来,一个3岁的孩子似乎与我们的文化没什么联系,但当这个孩子回过头对他的妹妹说,‘别烦我,忙着呢’,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起早贪黑,仿佛大家每天都很忙,就像《爱丽斯漫游仙境》里的小兔子一样不停地看表,不停地嘀咕:“没时间说你好,没时间说再见,我来不及了,我来不及了,我来不及了。”
      话题拓展 物欲、享受生活、时间、忙碌
      素材运用 现代社会,大概没几个人能像梭罗那样洒脱地仰天大笑出门去,带着斧头直奔森林湖畔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身陷于各种体制和诱惑中,而忘记了我们生活的目的。然而,熊培云告诉我们,还可以“不忙”,还可以为思想插上翅膀。
      关键词 自由在高处
      名著选摘:《自由在高处——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   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0、1、2),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注意:只是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动一次,而不是数字对调。
      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102”中的“2”上移,变成平方。接下来你就会看到这样一个等式——“101-102=1”。
      为什么这道题让许多人终于放弃?想来还是因为思维定势,一说到“挪动”,多数人首先与最后想到的都是左右挪动。而如果你能不受这种约束,让这里的每个数字都东突西奔,活跃地在你眼前跳舞,你就会很快找到答案了。……其实,有关这道题的分析何尝不适用于我们的社会与人生。不得不承认,我们常常陷入一种横向的、左右的思维之中,而很少有一种向上的维度。
      话题拓展 自由在高处、跳出思维定式、左右、人生、向上
      素材运用 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中举了一个“101-102=1”的例子,他还说:“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站在高处张望,是很难找到方向的。”是啊,跳出思维定式和自我的小境界,我们才能更自由。
      关键词 权利与自救
      名著选摘:《奖励你,控制你》
      在“和谐港”监狱,管理者为了更好地控制囚犯,每天都进行一场分发“方块A”的扑克游戏。这个游戏规定由狱卒随机分发给每位囚犯一张扑克牌。作为奖励,获得“方块A”的囚犯可以得到半小时放风的权利。
      这只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是明规则。而潜规则是,狱卒可以随意抽出“方块A”将它直接扔给任何一个囚犯,并鼓励那些剽悍的犯人从弱者口袋中抢走这项权利。原本是人人都可以平等享受的权利,因此变成了一种专有的,唯有通过掠夺方可以获得的权利。
      “自己的人生,别人说了算”,这无疑是一种荒诞的困境。所以,当李敖演讲“这是我的祖国,我必让它自由”时,我则说,“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
      话题拓展 光明、指引、时代、黑夜、灯
      素材运用 与“和谐港”监狱对比,肖申克的监狱也象征着桎梏,象征着我们无法逃脱的困境,象征着人生。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度人。安迪是一个自救的强者,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关心自我实现。追逐自己的命运,
      关键词 第六种自由
      名著选摘:《第六种自由》
      全世界每年出版近70万种期刊,60余万种新书,登记40多万项专利,新增期刊近万种,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出层出不穷的新观点;900多万个电视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几万个雷达站、30多万个民用电台,以及随时在增加的移动电话和终端电脑,时刻提醒你注意全球任意一个角落发生的大事件。不止有新闻、调查、数据、分析、广告通行世界,更有预言、传言、流言与谣言招摇过市……
      20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几十年后,索尔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立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话题拓展 信息、第六种自由、过犹不及、负担
      素材运用 信息时代的来临,让我们感受到了另一种不自由。《自由在高处》中有一篇文章把免于倾倒信息(宣传)垃圾的自由称为“第六种自由”。现在,你何不关上电脑,闭目享受属于自己的心灵天地呢?
      有一种信念叫自由
      自由是什么?是平等?是权利?自由,关乎心灵还是肉体?
      《自由在高处》的作者告诉了我,“你即自由”。
      自由与身心相关,然而作者想传达的则更多是思想的自由。他传达出了独立思想的精神和乐趣,他也传达出一种改变自我、乐观生活的心态。
      在书中读到这样的文字:“100年前,中国还有凌迟,50年前,中国还在喊万岁,40年前,中国还在破四旧,30年前,中国还不许跳舞,20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社姓资,15年前,中国还没有普及互联网,10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5年前,中国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一年前,中国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社会终究是在进步。”
      当作者因唐福珍事件向人们发出反问时,我更加意识到,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累积之功,每个人尽一份力——不是为国家,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尽一份力,我们的社会就会向善发展。
      怎么做?怎么自救?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作者说:“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一作者在书中充满了信心,也带给我感动。
      时常觉得,现在的工作、生活不尽如人意,也时常会抱怨,时代和制度的诸多问题。如果陷入这种情绪中,我们会失去的,只是自己。
      “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用来做本书的口号非常合适。一直以来,作者熊培云先生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多元化建设,倡导为民生谋福祉,用社会的进步来推动国家的进步。这些主张,正成为当下最亮色、最理性的声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由。言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探索的自由。正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主动地改变着自己,甘愿承当责任与担当,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处》~书后记的题目。熊培云在后记中也阐明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没有人能剥夺你的自由,相信‘You the 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时代在变,相信中国正在朝着一个自由而开阔的道路行走,没有谁能改变这个大趋势。与此同时,相信人类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毕竟,人不只是爱自己,还爱自救,没有谁不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既是一切共识的基础,也是我信心之来源。”
      自由在高处,在思想的高处。站到那里去,从上往下看自己,你也许能发现更多。小我亦能自救,自由与我同在。

    推荐访问:与你 自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