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及其形成】高校办学特色

    时间:2019-04-15 03:23: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面临着激烈的同质化发展与竞争问题,而特色办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发点与重要方法。高校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虽然许多高校都对特色办学有一定的思考,但是在实践中有很多高校将办学优势作为特色,没有真正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上进行特色建设工作。而办学思路与人才培养理念才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核心,需要我们在科学地总结历史、预判未来的基础上,引入合理的教育理论与人才观念后形成。特色办学思路还需要在学校师生员工中达成共识,在规章制度、教学工作、高校管理等各个方面贯彻落实,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反思、修正才能最终形成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 办学特色 办学优势
      近年来,我国本科院校数量飞速增长。根据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本科院校只有740所,而到了2008年,本科院校已经达到1079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高校中大学与专门学院目前已达到1090所 。在这一千余所高校中,“985工程”高校有39所大学,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高校,明确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型高校为办学目标。而其他的1000多所院校都是以教学为主要任务,要承担着发展高教事业、培养人才的任务;同时这些高校相互之间还在高教资源、优质生源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如果这些高校发展思路雷同,求大求全地同质化发展,在规模、数量方面展开低水平的竞争,不仅无法提高各自的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
      针对这一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同样重视,给予支持,鼓励各类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可见,高校办学要形成特色,要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是高校发展的应有之意。
      一、特色与优势的区别与联系
      目前各高校办学思路中一个重要的误区在于混淆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错将扩大已有的办学优势工作代替办学特色的凝练工作。虽然许多高校在口号上提出了特色办学,但是缺乏对特色办学的认识深度,把规模大、学科全、专业多、师资强等办学优势作为特色,在实践上与特色办学背道而驰。优势泛指某方面超过同类的形势,而高校的办学优势指在某一特定的领域、条件、环节,超过同类高校形势。上面提到的规模、学科、师资、专业,包括毕业生就业率,学校地理位置,办学资源等内容,其本质就是高校办学的优势。
      从优势的形成方式上看,高校办学优势包括三个层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人无我有的办学优势指其他高校缺乏的办学条件、资源等内容,主要来源于高校的外在环境与历史因素。如部分高校地处沿海地区,所在省市经济发达,优质生源丰富,毕业生就业环境优越,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地域优势;某些高校原归属电力部、广电局管理,虽然在管理体制改革后归于地方管理,但是依然具有较强的电力、传媒行业背景,得到行业支持力度很大,在学科专业、科研服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占有行业优势。人无我有的优势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状况的变化,这类优势可能会逐步丧失,甚至优劣双方发生转换。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校所处地区经济发达,相对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但是当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后,这一优势在逐步丧失。如同东北地区高校,在80年代前依靠东北工业基地,在工科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中心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东北地区高校的地域优势现在已经荡然无存,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行业优势也是如此,在电子信息技术、金融、传媒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的今天,一些原本具有钢铁冶炼、重型机械等重工业背景的高校,其行业优势已经转变为劣势,束缚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人有我优的办学优势是指在相同的领域与工作内容是上具有质量、数量的优势,主要包括内部管理制度,办学资源配置以及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如某些高校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完善,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一些高校重视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在师资,科研经费等方面加大投入,形成了学科优势。其优势形成的根源在于投入或者具体的管理措施方面,因此此类优势也是可以被复制,可以被赶超的。例如传媒行业在近十年间有了很大的发展,相关人才需求大增。一些高校历史上就设置有相关学科专业,具有先发优势。但是其他高校针对这一发展热点,通过加大投入等措施,很快能够弥补不足,甚至可能利用学校的整体综合实力吸引到更为优秀的师资,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上很快赶超上来,甚至取得领先地位。
      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都是由于一些外部的、历史的以及具体方法等原因形成的,这种优势并不稳定,可以被复制,被赶上或超越,甚至变优势为劣势。因此高校办学最重要的核心优势为第三类,是由特色办学理念形成的优势。这类优势,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渗透于学校各个工作环节,体现在师生的整体精神上,不易被复制或轻易失去的。例如:北大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路与方针,在五四前后形成,并成为北大的特色办学理念。在这一特色办学理念指导下,北大不仅办出了特色,而且形成了优势,成就巨大,不仅培育了人才,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历程都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这一特色历久而弥坚,成为这所大学、全体师生的特质,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在复制、赶超。因此,优势是外在的,静态的表现,是学校发展结果;特色是内在的,动态的过程,是学校发展原因。具有办学条件、地域条件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学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及时运用,但也不能故步自封,停步不前,要抓住机遇形成特色,以特色发展优势。   二、特色的内容、层次与特征
      在教育部的评估方案中,特色办学是一项单独的考核指标,其内容指: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
      就内容而言,办学特色的确应该包括以上各个方面;但是这些特色并非是平行的,而应该根据重要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浅层的外在表现形式,比如校园的规划、建筑的风格等等;二是行为方式上的特色,比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等;第三层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根本与核心,即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上的特色。其他层次的特色都是由特色的办学思路与理念衍生而成的。例如特色的制度建设、专业学科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是实现特色思想的方法与措施,高质量的特色人才与师资队伍是特色理念的实践结果,而特色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是特色办学思路在艺术与精神上的体现。如果没有核心的理念与思路,就没有其他层次的特色,或者即使在某些工作中有一些特别之处,也无法在校园内形成氛围,最终会流于形式,进而屈服于常规的做法。
      而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上的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所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对优化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并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特征。
      1.特色是在共性基础上的特性与发展
      特色不是对基本教育理念的抛弃,而是在基本教育共识基础上进行发展与衍生,提炼出适合本校发展需要的办学思路,其本质是对教育思想的发展,对教育传统的创新。例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界的共识,是共性的教育理念;那么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以及对特性的强调,属于特色教育理念。同时,特色也是相对而言的,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如果我国所有高校都提倡培养创业、创新人才,这一思路又不能算作特色。因此要对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炼、发展,或强调培养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或强调培养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的理想、对现实的批判精神。这样的办学理念才算具有特色。
      2.特色办学思路的内核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长远追求,不是应社会一时之需
      社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果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适应变化办学思路而没有稳定的核心理念,则最终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不同需要。片面迎合社会发展需要最终也无法形成特色。所谓特色,应该是对人类精神、文化财富的总结与永恒的追求,是用创新的精神引领社会发展,创造出新的文化,永远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使高校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与精神源泉。例如北大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的提倡“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些办学理念与思路,指导了三校成为中国高校的典范;这些办学思路都是对中西文化的高度总结,体现了高校的终极理想与对人的理性、道德智慧的永恒追求,更富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这也是为何清华、北大、南开的办学思路更为人所熟悉,两校也更为优秀的原因之一。
      3.特色办学应该体现在高校办学的各个环节,成为高校发展的历史传统
      特色办学理念一定是经过全校师生共同认可,贯穿校园各处,凝结于学校各个工作环节与制度中,并在师生整个群体中体现出的精神力量。仅仅是校长提出了一个办学理念思路,没有相应的制度、举措,没有在师生中达成共识则无法称为办学特色。例如,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是:追求真理,从哈佛学院时代起一直延续至今。在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真理”;哈佛大学校训即“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其培养的学生要成为“社会领袖和精英”,本质也可以说是掌握真理,带领社会前进发展的人。这一办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学校各处,也是经过历任校长的不断发展完善与传承。哈佛初创时办学理念是“促进所有良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研究”,1869年,艾略特作为校长后正式将办学理念定位为追求真理:“大学是老师的集合体,是知识的仓库,是真理的寻求者。”此后的历任校长科南特、德里克·博克都是以追求真理为大学的基本追求。“今天的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寻求真理,这也一直是大学的基本任务,直接运用知识是大学的次要任务。”因此办学特色不仅需要提炼、提出,更重要的是传承、达成共识。真正在教学、制度建设、校园环境全方位都打上了特色的烙印才能说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办学特色的形成与传承
      办学思路的提出是一时的,某一任校长的任务,但是由办学思路的提出到办学特色的形成,是全校师生、历任校长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出的。当特色办学理念最终形成,将会深入这一高校的骨髓与精神,无论校长教师学生如何更替,这一特色始终不变,并且终将给大学师生带来永不消磨的印记,让大学成为社会发展的永恒的精神家园与力量之源。因此高校办学特色不仅需要提炼,更要传承。大体说来,这高校特色办学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首先是提出理念。特色办学思路的提出要建立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以及对社会、文化与人的未来发展的科学预判上,需要对本校以往办学的历史进行反思、总结与创新,科学地提出远大的追求与理想。
      其次是传播与实践。办学思路需要广泛地在校园内进行传播、讨论,教师、学生、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最终达成共识,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与理想。此外,办学思路还需要进行贯彻实施工作。学校的各项制度、教学工作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要根据办学理念进行重审,尤其是要重视教师教育工作。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思想的传播者,只有通过老师的传播才能将学校的办学思想传递到学生身上。如果教师对办学理念不认可,这一理念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环节与基础。
      最后是检验、反思与传承。办学理念落实的结果,需要检验,并且要进行办学思路的反思与提炼。虽然办学理念的大方向不应有变化,但是理论必须通过反复论证,制度与措施不断创新,才能越辩越明,使特色办学理念和思路才能不断传承。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校数》[OL]. http://www.moe.省略/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60/201012/113594.html,2011.3
      [2]《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OL]. http://china.省略/gnxw/201008/t20100831_385305_3.html,2010.8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 http://www.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8
      [4]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OL].http://www.moe.省略/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7/200505/7463.html,2015.5
      作者简介:
      冯建超(1978- ),男,江苏淮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高教研究所。

    推荐访问:内涵 办学特色 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