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文心雕龙明是【《文心雕龙·明诗》札记】

    时间:2019-04-10 03:31: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明诗》是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第一篇。在探讨诗歌特质及其功能时,刘勰既继承了儒家传统的诗教观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一些龙学家却因此认为刘勰受宗经思想影响,在肯定新声与继承中摇摆不定,陷入矛盾中。本文试图将这一观点作一辨驳,以正本清源。
      关键词:文心雕龙;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27-01
      《明诗》是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第一篇。首先刘勰继承了儒家传统的诗教观,文中第一段是他对诗歌特质的认识: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他指出诗歌的特质是“舒文载实”,“持人性情”。“舒文载实”即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情志,这是由《尚书·尧典》和《诗大序》引发而来的。《尚书·尧典》有云:“帝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大序》亦云:“诗者,志之所在,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显然,“舒文载实”和“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言志”,在此刘勰并没有发表什么特出的见解,只是重申了两部经典对诗的主张而已。“持人性情”即持守或把握人的性情,是对《诗纬·含神雾》的“诗者,持也”的“注解”,也不是他的新见。他又说:“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是转述孔子对《诗经》的看法。此语出自《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难看出,刘勰在诗歌特质的问题上,因袭了先秦两汉以来正统的诗论观,恪守“诗言志”的范式,没有发表独到的新观点。
      刘勰对诗歌功能的认识也多是继承。比如他说诗歌应有“顺美匡恶”的讽谕功能。“顺美匡恶”,是指用诗歌颂扬美德,纠正恶行。“大禹成功,九序惟歌”是“顺美”,“太康败德,五子咸歌”是“匡恶”。“顺美匡恶”着眼于诗与君王。 他还说诗歌应具有“风流二南”的教化功能。“风流二南”,是讲风教通过《诗经》传播,以感化人心,着眼于诗歌与民众。然而这些观点,并非刘勰首创,《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其中“风”是指诗歌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故正得失,先王以是经夫妇”等指诗歌对君王的讽劝作用。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刘勰对诗歌特征和功能的认识与《尚书·尧典》《诗大序》是一脉相承的,这正是他对先秦两汉“言志—政教”的诗论范式的继承。因此一些龙学家指出,彦和“表现出较浓厚的儒家正统观点”,恪守“诗言志”的“风范”,没有自己的理论新声。
      其实刘勰对诗歌的见解,也不是完全承袭旧说而没有创新。《明诗》篇“人禀七情,应物斯感,莫非自然”又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即是要求诗歌既要应物斯感,自然隽永又要舒文载实,文质并重。这种重视诗歌本身艺术特征的观点,是对传统诗教观的突破。为什么在外物的作用下人就会产生感触呢?那是因为人有禀情即人有喜、怒、哀、乐、惧、爱、恶这七种情感,所以人能对外物刺激作出回应。只有当人的禀情受到外物刺激时,才能自然地呈现出来,由此可观情与物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离,没有物的存在是不会产生内在情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主观与客观是相互联系的”。
      刘勰不仅注意到了情与物的关系,而且在《明诗》中指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 进一步描述了诗歌“禀情——感物——吟志”三者之间的发生转换关系。尤其是他的“感物吟志”说被童庆炳先生称为“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后来不少龙学家也认为“感物吟志”说是刘勰对诗歌认识的新声见解。这里说的感物即是前面所说的“应物斯感”,都指诗人受到外物刺激而产生的感应,感发。“感物”之说并非刘勰首创,《礼记·乐记》中就出现了这种说法,“凡音之起,由人心生起。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后来陆机在《文赋》中对感物又作了详细描绘“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刘勰承袭旧说,但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拓展,不仅说明了人为什么能感物,还指明感物的目的是“吟志”。“吟”指吟咏,“志”的意思是情志。这里的“志”与“诗言志”的“志”其内涵是不同的,前者属于创作论范畴,后者属于本体论范畴。刘勰的“吟志说”主张把诗人内在真实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一种以“情”为本的“志”,突破了先秦时期对“志”的理解。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从孔子提倡诗无邪,到后来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义”,以及“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诗之“志”都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诗之“情”被认为是与政教对立的“私情”。刘勰肯定了情在创作中重要性,且这种“情”应该自然流露,情志一也。
      因此,那种认为刘勰在“继承古典”与“肯定新声”中摇摆的观点是有待商榷的,我以为刘勰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中有所创新,并用发展的眼光优化传统文学观,提出了“ 感物吟志”说。
      参考文献:
      [1]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冯春田.文心雕龙释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推荐访问:文心雕龙 札记 明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