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做语文课堂提问的智者: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19-02-03 03:16: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成效。如何通过提问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提问忌“泼冷水”,应以激励为原则。
      有些教师不是把提问当做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当成惩治学生的有力手段。在教学中,如果某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分散,就马上点名提问,若回答不出,就讽刺训斥,即使学生的回答基本正确,也要抓住一些不够圆满的地方借题发挥,严加斥责。这无异于给学生当头浇上一盆冷水,使学生无地自容。
      课堂提问要亲切、和悦,要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爱学、会学、乐学,真正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需要。教师的评价用语要富有鼓励性,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比如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以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他们驱逐心灵上的阴云,使整个教学过程沉浸于一种和谐、纯洁、疏朗的氛围中,从而展开思与想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帮助学生产生质疑、批判的意识,异想天开的创意,标新立异的观点。应该多用肯定激励的语言,如:“答得太好了”,“有创见”,等等。即使学生回答不够妥切,也应该说:“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想想怎样回答更精彩”,等等。训斥、讥讽、谩骂等做法万不可取。“一盆冷水”会浇灭学生的自尊心,会使学生视学习为畏途,望而却步,退避三舍,导致课堂教学的彻底失败。
      二、课堂提问忌厚此薄彼,应以尊重、平等为原则。
      根据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也必须遵循面向全体的原则,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往往忽视大多数,只是盯住几个尖子生,用尖子生的回答来装点门面,用尖子生的思维和学情来掩盖和代替全体学生的思维和学情,使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备受冷落。有的教师提问时也能照顾大多数学生,但对学生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对回答好的同学微笑点头,对回答不好的同学不耐烦。
      这些现象似乎是小问题,但消极作用很大。成绩较差的学生,大多比较自卑,内心深处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希望得到表现的机会。但教师只是针对尖子生提问或是对回答不好的学生不耐烦,势必会使这些学生丧失信心。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产生厌学情绪,逐渐变成难教难管的后进生。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应以尊重、平等原则对待学生,增强、提高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勇气、信心,以使其产生最佳学习情绪。在提问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多提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动力,对一般难度的问题,可以先让学困生先回答,然后其他同学补充,以便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防止只提问学优生,否则会打击一般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
      三、课堂提问忌“满堂问”,应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课堂提问要适度,提问切忌过多或过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从而产生厌倦情绪。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提问越多越好,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课堂气氛活跃。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讲《纪念白求恩》一课,老师问:“白求恩是哪个国家的人啊?”哗――学生齐刷刷举手:“加拿大人。”因为文章第一句清楚地写着:“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又问:“多大年纪了!”哗――又齐刷刷举手:“五十多岁了。”“到中国来干什么?”哗――还是齐刷刷举手:“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在哪里以身殉职?”“这是什么精神?”“毛主席号召谁要学习这种精神?”老师把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子依次“改造”成一个个问题。整节课老师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课堂气氛看似热烈,但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实际上漫无目的的“满堂问”只是追求了表面的热闹,只会影响抑制学生的思维,反而“淹没”了教学重点。遗憾的是语文教学中“笨问题”太多,一些毫无价值的连环问、满堂问等常常充斥于教学过程。
      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随心所欲地提问。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精心地筛选,问题提得得当,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选择不当,有时会毁了一堂原本很好的教学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课堂提问的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课堂提问应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紧扣教材内容,切中重点、难点,合乎学生实际,使学生准确、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课堂提问忌高不可攀,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有的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易回答,叫起一个又一个,直到站起一大片,导致学生一个个惊恐万状,羞愧满面。这种做法使学生个个惊恐,人人自危,仿佛大难临头,尽量把自己封闭起来,使得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思维僵滞,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完全违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课堂提问要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应由浅入深,然后逐步加大提问的深度,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力求问题的圆满解决,这样才符合认识规律。不要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比如一位老师讲《项链》时,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玛蒂尔德十年艰辛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丢了一挂项链。老师紧接着又提问:“玛蒂尔德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同学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老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发现有六处细节可说明丢失项链是必然的。由于问题难易程度适中,循序渐进,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就够着了果子,从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水平和臆想去过高地要求学生,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那我们当然可以确定更高的目标。
      五、课堂提问忌随意而问,应把握好时机。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题不应是随意而问,而应该把握好时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一次,我到兄弟校听一位老师讲解《故乡》一文。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应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因为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效果。课中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时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之间产生矛盾,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有利于触发学生的思维共鸣,听课精力比较集中。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六、课堂提问忌模式单一,应灵活多变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课堂提问使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例如,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不点名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先提一问题,然后随之提供一些材料以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到启示,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教《故乡》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很新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解开谜团,认真阅读课文,努力从字里行间找线索。我同时诱导学生对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的言行、品质分析比较,加深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这比常规的人物形象分析要有效得多。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味倾向,它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是积极的、主动的,还是消极的、被动的。因此,在设置讨论题时要特别注意巧妙,注意方法灵活多变,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发掘学生的潜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堂课教师或学生能提出一两个有“分量”的问题,既能克服“满堂灌”的倾向,又能调节学生认真思考的积极性。这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师个人的表演。因此,教师切不可把提问当做课堂教学的点缀,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访问:智者 提问 语文课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