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2课时) 孙权劝学教案2课时

    时间:2019-02-02 03:33: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导入   “开卷有益”这个词语听说过吗?知道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二、复习旧知,扫除字词障碍(课件)
      三、出示新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四、齐读课文,准备复述
      学生复述课文。
      五、提问
      找出课文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明确: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六、联类阅读
      1.其实本文写的就是吕蒙发生巨大变化的前因后果。那么他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不妨先联系已经学过的一些文章来促进理解,思考:人到底应当如何做学问?
      先罗列学过的文章,看这些文章里告诉我们的有关做学问的注意点。(课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爱好发问,善于发问,关心自然与生活,关注身边的
      世界,能在学习之余自娱自乐,去大自然中寻找乐趣。
      《论语》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最后一课》做学问需要有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伤仲永》(讲求天赋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2.那么,同学们,本文告诉我们做学问应该怎样?
      明确:从善如流,好学上进。
      师提示:读书改变了吕蒙,所以读书对人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那么一开始他想读吗?孙权“劝”也是一个因素。如果劝了不听还是不行。吕蒙听了吗?能采纳正确意见,用成语归纳,即从善如流。如果吕蒙只是应付孙权,表面上读书,但实际并没往脑子去,能有成效吗?说明他读书是用心的,本身是好学的,要求上进的。这才是内在因素。也是本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3.体会道理,齐读全文。
      七、体会说话艺术
      1.(过渡)刚才讲到一个原因,孙权“劝”。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
      提问:看一看,他只用了几句话就取得了效果。
      明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可谓语重心长,继而现身说法,“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过渡)孙权三言两语就帮助吕蒙消除了畏难情绪,克服了人的惰性,最终学有所成,获得了惊人的进步。你看,说话也是一种艺术,历史上有一位名人也很善于“劝”。
      3.讲故事《罗斯福一语定乾坤》。水管即武器,罗斯福一番比喻,浅显易懂,即刻语惊四座,并经媒体传遍全球,一番妙语说服议员们无条件支持《租借法》顺利通过。
      4.拓展延伸(假设一位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
      小组讨论:设计一段妙语,开导教育这位学生。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方案,记录员记下讨论结果。
      5.交流评价。
      八、归纳写法
      1.以对话为主。三个人物说话各有特点(注意口吻、神态、心理):
      孙权:王者风范,但对下属亲近、关心、期望
      鲁肃:与吕蒙同为东吴名将,肯定认识,也深知吕蒙的学识修养和才干,但此次相逢,交谈中发现吕蒙长进神速,所以肯定惊奇。
      吕蒙:为自己的长进而自豪。
      2.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语调,语气。
      九、总结
      十、布置作业
      随笔《吕蒙对我的启示》
      板书:
      孙权劝学?摇吴下阿蒙刮目相看原因内在:(吕蒙)从善如流好学让进?摇外在:(孙权)?摇?摇善“劝”
      附:《罗斯福一语定乾坤》
      1940年,正是欧洲抗击纳粹德国的关键时刻,英国处在欧洲反法西斯战场的最前线,因此损失也最惨重。当时英国迫切需要武器,而本国产能严重下隆,只能向其他国家购买,比如美国。但当时美国坚持“现购自运”原则,而当时英国的黄金外汇已经枯竭,根本无力购买。其实,罗斯福倒想支持英国,于是想推行《租借法》。因为他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英国一旦被纳粹击溃,希特勒一旦得势,势必会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全球利益,所以他想支持英国。但美国国会一些目光短浅的议员们不同意。罗斯福就想了一个办法,在记者招待会上,他用了一个浅显的比喻来说明他的设想:“假如我的邻居家失火,在数百英尺处,我拥有一条浇花的水管……但是,在借出前要不要跟他讨价还价?此时,十万火急,邻居到哪里找钱,我想,还是不要15元好,只要用后归还。”罗斯福一番比喻,浅显易懂,即刻语惊四座,并经媒体传遍全球,此番妙语说服了议员们无条件支持《租借法》顺利通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劝学 课时 教学设计 孙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