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语言类教学的改革:计算机高职院校

    时间:2019-01-06 03:36: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几门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作者指出,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初步渗透算法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思想,推行阶段报告教学和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计算作为一门学科》报告指出了程序设计在计算学科的正确地位:程序设计是计算学科课程中固定练习的一部分,是每一个计算学科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是计算学科核心科目的一部分。并且,程序设计语言还是获得计算机重要特性的有力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几门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很有必要的,如C/C++语言,VB、Delphi等可视化编程语言,汇编语言,Java,等等。这些语言课程一般有着复杂的语法结构,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语法的学习,对学生实际编程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算法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思想渗透得不够。我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模式方面有一些想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形成及其弊端
      在传统的计算机语言教学中,语法是课堂讲授的主线,程序是作为某一章语句语法内容的示例或验证来讲解的。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也许是在程序设计语言发展的早期,学生由于受上机条件限制,难得一次上机机会,并且上机时程序和数据还需要通过磁带或卡片穿孔输入计算机,非常麻烦,加上当时的程序编译器功能较弱,一般不能指明出错位置,使得程序查错困难,学生上机往往希望一次成功通过,希望不出一个错误。为此,编写程序时必然慎之又慎,惟恐因为语法出错导致有限上机时间内不能完成程序的调试。这就要求教师对语句语法要作详尽说明,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以语法为主线的模式。这种模式沿袭至今,尽管计算机的使用已经十分普及,但大部分教材中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仍以介绍语法为主线,配上一些作为语法应用示例的简单程序,缺少程序设计方法、算法设计与分析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编写程序的能力很差,学得好的学生也往往是“语法的巨人,编程的矮子”,等到做毕业设计时才发现自己无法真正面对实际问题编写程序进行解决。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二、新教学模式
      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惊人,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学生上机的条件和平台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机方便,程序编译器的功能强,能指出错误位置和类型,学生上机调试程序不再为语句语法的错误所困扰,发现和纠正语句语法错误变得容易。而且语句语法通过自学也容易掌握,同一种语言不同版本语法也会发生变化,不同语言语句语法又会容易记混。所以传统的以语法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新的教学模式。
      (一)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初步渗透算法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思想。
      为避免培养强于应试而弱于编程实践的学生,必须跳出以语法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吸收国外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优点,积极推行案例教学,将复杂枯燥的语法知识分解到一个个生动实用的程序实例中。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程序设计为主线进行教学,教师有意识地淡化计算机语言本身语句的介绍,而重点介绍程序设计方法,在分析程序和程序设计中熟悉语法、应用语句,并把软件工程学的思想,算法分析与设计思想贯穿于程序设计过程中。比如通过有趣的“百元买百鸡”程序设计思路,介绍循环结构的语法形式,然后通过求在一定区间内符合某一约束条件的数、求等式中满足条件的未知数码等趣味问题,将“穷举法”的使用特点、思路等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在程序分析中学习语法,掌握程序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算法)。通过汉诺塔问题可初步了解递归的算法设计思想,而斐波那契数列问题既可用递归方法,又可以采用递推的方法,教学中还可以简单介绍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及计算复杂性的相关知识。
      在VB、Delphi、C++Builder等可视化开发环境的教学中,可以用一个小型信息管理系统(如教材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为实例,初步了解快速原型开发模型及有关软件分析与设计方法等。在C++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难度合适的实例初步训练OOSE(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的有关知识。
      (二)推行阶段报告(Project)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编程的能力,还可以为整个课程设计几个“大作业”,在讲课时,以这几个大作业的程序设计要求为总体要求,每一章学过之后要求完成一项或几项编程作业,而各章的编程作业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实际上它们都是一个较大型、较复杂程序的组成部分。例如,在C语言中介绍了常用输入/输出语句printf和scanf后,要求学生编写主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调用若干个空函数,形成一个文本型菜单的雏形;在介绍了常用数据类型后,要求学生编写一个验证密码输入的函数;在介绍了逻辑运算和判断选取控制常用语句后,要求学生编写一个菜单选取函数;在介绍了循环控制常用语句后,要求学生编写几段求解中学常见数学问题和趣味数学方面的函数;在介绍了数组和字符串后,利用UCDOS特显功能等编写一个具有特别显示效果的软件封面函数……这一个个编程“作业”,似乎各自独立,其实都围绕一个总的要求――编写一个具有漂亮封面并可通过菜单进行操作的“数学万花筒”大程序(大作业)。当学生学完整个课程,完成了平时要求的各项编程作业之后,他们会发现,原来自己完成的远不是一些零碎的程序段,而是在一块一块制作程序的各个部件,只要通过简单的程序拼装,就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学生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通过这几个“大作业”(每个作业要多次上机才能完成),可将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算法等综合在一起,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整个程序的设计,并通过上机进行综合调试,达到提高编程能力的目的,并让学生及早切入面对实际问题应用程序进行解决的能力培养阶段。这就是所谓“阶段报告(Project)”的教学模式。
      三、新教学方法
      (一)消除学习计算机程序语言的畏难情绪,给学生能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VB程序设计是一门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概念,也就是学过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但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不一样,而且差别很大,基本操作是固定的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就可以熟练掌握,而且效果显著。而计算机语言要通过思考、推理和判断才能给出正确的算法,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并用程序设计语言把它正确地表达出来,难度要比操作大得多。很多学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时,最难的就是入门这一关,他们不习惯采用计算机解题方法,甚至觉得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太难学了,简直像天书。他们更习惯于日常生活中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打消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畏难情绪,给他们信心和希望,告诉他们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难学。任何事情都是一样,只要努力认真用心去做,就都能做好,老师也不是天生就会程序设计语言的,也是一点一滴学出来的。例如我想把一瓶酱油(简称a)和一瓶醋(简称b)交换一下,交换后,原来装酱油的瓶子现在装醋,原来装醋的瓶子现在装酱油。问:我们应该怎么操作才能实现呢?学生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很快就给出答案:先拿来一个空瓶子(简称c),再把a瓶子里的酱油倒入空瓶,然后把b瓶中的醋倒入原来装酱油的a瓶中,最后把倒入空瓶中的酱油倒入原来装醋的b瓶中,就完成了酱油瓶和醋瓶互换的任务。这个问题不就表示的是程序设计中的两个变量交换值的道理。一个变量a=1(酱油),另一个变量b=2(醋),现在要把a和b的值进行交换(相当于把酱油和醋互换),则需要引用第三个变量c(相当于空瓶),先用c保留变量a的值(把酱油倒入空瓶),即c=a,再把变量b的值给a(把醋倒入酱油瓶),即a=b,最后把c的值给b(把空瓶中的酱油倒入醋瓶中),即b=c,则完成了a、b两个变量值的交换。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内容是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内容相似的,很好理解和掌握,相信同学们没有学不会的内容。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程序设计大门。
      在介绍VB内容的时候,不一定完全按照指定教材内容组织的顺序给学生讲解,因为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参考书,可以根据大纲要求,把教材内容经过仔细研究、斟酌、提炼、总结和归纳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知识内容,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展现给学生。如VB控件部分的内容不必在开始时全部讲解,结合实际情况,用到哪些控件再详细地介绍那些控件。首先把窗体、文本框、命令按钮和标签控件介绍给同学就足够使用了,因为窗体是VB程序设计的基石和容器,所有VB的其他控件都放在窗体中;文本框可以用来作为输入和输出界面;命令按钮用来激活代码的运行;标签用来注释。至于其他控件,如图片框、列表框等可以在后面介绍到数组的时候,作为数组输出界面时再陆续介绍。总之,介绍的内容以实际应用为主,有应用的需求就介绍,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会更佳。
      在介绍VB的语句语法时,不要急于求成,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再介绍相关的语法规则和语句内容,以问题驱动内容的进展。如设计一个加法计算器,用来求出n个数的和。如果n的值较小,如n=2可以直接把两个数相加,但如果n=20或n=50的时候,如何实现将这些数相加呢?方法很多,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循环语句来实现,引出循环的概念、语句和语法规则。
      对同学们容易出现的一般性错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语句的含义。因为学生出错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语句的含义。例如,开始使用VB赋值语句的时候,很多同学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把赋值和被赋值对象写错位置。如把x的值赋给y,写成x=y,其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把赋值号“=”理解成数学里面的等号“=”了;同样的错误还有把文本框1中的内容赋给变量a,表达成text1=a。针对这种错误,我们就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借钱”这件事情来举例说明,如名字为x的人向某人y借了500元钱,前提是y一定有500元钱(y=500),我们可以用式子x

    推荐访问:改革 高职院校 教学 计算机语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