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增强高校校报可读性和吸引力的方法探析】

    时间:2019-01-01 03:17: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在高校校园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校报,怎样从校园网络等媒体的“挤压”下“突围”,怎样有效地克服自身所存在的弊端,增强其可读性和吸引力,本文对此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高校校报可读性吸引力
      
      作为高校校园里的主导媒体,高校校报一直较好地发挥着宣传和育人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但随着校园网络的迅速兴起和其他校内传媒的强势扩张,尤其是校报本身存在的时效性差、“面孔”单调、可读性不强等弊端越来越突出,校报正在渐渐失去受众,渐渐丧失影响力。如何走出困境,这是高校校报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校报存在的主要弊端
      
      1.时效性差
      随着校园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受众第一时间就可以通过校园网目睹学校最新鲜的新闻,而且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网络的运行无疑打破了校报在高校内一元主体构成的新闻传播格局。与此同时,校园广播的发展也很迅猛,它的短、平、快优势能够达到有声传播和时效性的较好结合。电视媒体的发展更是“风生水起”,它们已经“分化”和“瓦解”了传统媒体――校报的受众。
      在这种态势下,校报时效性差的弊端更显突出,即便是周报,呈现给受众的新闻也是“昨日黄花”,至少是几天前的新闻。周报如此,更不要奢谈旬报、半月报,甚至月报了。时效性差,成为制约校报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2.形式和内容上的“乏味”
      一是“面孔”单调。高校校报多为四开四版,通常一版为要闻版,反映校园里近期的大事、各类学术活动和重要的科研信息等;二版多为综合新闻版,反映学校各单位、各院系的工作、教学、科研情况;三版多为学生生活版,刊载有关学生活动的新闻;四版多为文艺副刊或者专刊,反映校园文化等。全国林林总总的高校校报大抵如此,鲜有创新。
      二是报道形式的模式化。新闻表现主要是公文式的新闻报道模式,居高临下的报道态势,僵硬、缺乏生机的报道面孔……其新闻往往只是对有价值的事实捕捉,而对隐藏在事物表象深处的本质和规律挖掘极少。尤其突出的是,校报上的新闻大多是报喜不报忧,没有涉及“批判”,缺乏舆论监督。这种“孤芳自赏”式的新闻报道也使受众的阅读兴趣渐渐丧失。
      三是新闻语言的贫乏。充斥版面的语言大都陈旧、呆板,增加文章韵味的动词的运用很不到位,缺乏吸引受众的直接引语,生动贴切的描述性语言更是少见。新闻标题制作往往千篇一律、冗长罗嗦,如“我校(院)举行……会议、某某领导来我校(院)视察指导工作”……
      四是新闻评论的缺失。见诸校报的新闻,多是对各种事实的简单复述,没有通过新闻评论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深度挖掘,或者说挖掘得不够。其实,一篇言简意赅、思想明确的言论对受众的引导和教育意义远大于只对表象进行报道的新闻。
      
      二、增强校报可读性和吸引力的对策
      
      媒体的生命力在于受众。争取读者,获得读者认同是校报崛起的必由之路。怎样争取读者?首要的是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1.要让“学生、学者、学术”成为版面的“主角”
      翻阅高校校报,新闻报道中出现的“空泛化”问题比较严重,表现在版面上是“领导讲话多、会议多、活动多”、“空话多、废话多、套话多”,过于强调机关报的权威性,使之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要办好校报,真正赢得受众,首先要破除这种片面理解机关报的旧观念,把校报视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报纸,遵循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术、学者、学生”成为报纸的“主角”,放在报纸的重要位置,让师生感觉到校报就是他们自己的报纸,真正反映他们最真实的状态,提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并且促进问题的解决。
      2.要丰厚校报的信息含量
      调查显示,师生阅读报纸的主要目的是获知学校各方面的信息。校报信息越丰富,越能吸引读者。校报要增加信息量,首先要扩大新闻的报道面,从各个层面去反映各个层次读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只有报道面广,才能做到信息量大,才能贴近更多的读者,使广大师生员工对校报有兴趣、有感情,想看、爱看。比如,通过开设“信息集装箱”、“校园直通车”之类的栏目,最大化地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与高校有关的社会信息、服务性信息、生活新闻信息等。
      在丰厚信息量的同时还要提高信息质量,即信息的内在质量,具体而言,就是信息的可读性、耐读性和实用性。如何提高?一是做到精采细编,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新闻的含金量,倡导文章的短、精、特。二是在报道手法上,讲究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的结合,努力写好背景材料,使微观材料有宏观背景相衬托,增强可读性和新闻价值。三是表现手法要灵活多样,注意报道体裁的多样化,最好做到消息、通讯、特写、图片、调查报告、读者来信、评论等“一个都不能少”。四是新闻标题的制作要力求精美。五是精选图片,提高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六是讲究版面样式上的出新出奇等。
      3.要增强读者意识
      首先要增强受众观念,经常开展读者调查。校报应在全校范围内对师生员工进行读报调查,至少一年一次,及时收集读者的意见和需求,调整和改进校报的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使校报更受读者欢迎。其次要与学生读者形成互动,适时组织举办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扩大影响面。最后要关心师生,设立“校报热线”,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不断加强和深化舆论监督。
      总之,校报要崛起,校报工作者就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从形式到内容上进行改进,不断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使校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开创高校校报工作新局面.中国教育报,2004-9-17,第4版.
      [2]吴江.高校校报,敢问路在何方?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11-21,第10版.
      [3]朱建华.对新形势下办好高校校报的一点思考.中南论坛,2009,VOL 3,(1).

    推荐访问:探析 可读性 吸引力 校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