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以“人”为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分表

    时间:2020-03-01 07:18: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课程实施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一直是困扰着广大教师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旨在尝试从文本中的人物、作者、读者三个维度,站在以“人”为先的立场上,深入解读文本,感知人心,思索人格,把握人生,更加合理深刻、人性化地解读文本,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向,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以“人”为先 体验 对话尊重�
      语文,通常指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总称。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履行其文学育人的功能,增强受教者的文化素养,提高其对生命的关照意识和人文情感,从而真正实现提高我们人生品位的终极目的。而文学性,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以语文教学应站在文化、文学的立足点上,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学生体味课文,进而一步步进入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学殿堂,汲取更多的精神财富,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可见,文学即“人”学。梁实秋曾说过:“文学是描写普遍的人性的。”对于文本的解读也需以“人”为本。�
      这里所说的“人”即指文本内的形象,也指文本外的作者与读者。依据这三个维度,我们可以更立体地把握、丰富作品的内涵,使解读准确而深刻,能够更好地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向,重点与难点,让课堂更有内涵和价值。�
      一、体验作品中的“人”,使教学内容明晰而准确�
      语文课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一精神世界的广阔性与丰富性,集中体现在文本中的人物身上。通过还原场景,体验人物角色,挖掘人物内涵,重构人物意义,可以使教学内容更明晰、更准确。�
      以《香菱学诗》的教学为例,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为求便捷,上课之初即展示香菱相关的生平经历,交代其进入大观园的前因后果,课堂教学中仅仅是抓住“香菱学诗”中三首诗的变化,进而分析诗歌是如何创作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显得生硬粗糙,文本解读也未能紧紧抓住“香菱”这个人物,某种层面上也背离了小说《红楼梦》的主旨。有幸看过这样一个课例: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始终围绕着“香菱”这个人来展开,从香菱学诗的苦而香菱不觉得苦说到香菱的笑,从宝钗的一句“自寻烦恼”引出香菱身世的介绍,然后提问“香菱为什么要写诗”以引导学生解读香菱的诗歌,再回头品味香菱的笑,并适时抛出问题:既然香菱这样苦,小说中的她为什么总是笑呢?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抛出专家学者的观点,当学生明白了曹雪芹以笑写悲的写法时,教师进一步指出:曹雪芹写香菱的笑,不仅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的美丽善良,更写出了她的悲苦、隐忍。这正是像香菱这样身份、地位的人物内心的真实写照。这里,人物的性格、命运和作家的创作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一起。那么,如果按照作者的创作思路发展,香菱的命运将会有怎样的结局呢?由此又引出了曹雪芹对香菱的判词以及对香菱“真应怜爱”的情感,最后得出在《红楼梦》中像香菱这样美丽而又不幸的人物岂止是这一个?学生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红楼梦》的悲剧意识。这样的引导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在人物的把握上显得有章有法,思路明晰而准确,一篇课文的深入解读就立体地完成了,文中的“人”也就立起来了。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的思索,与文中“人”的心灵交流,更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涵,同时也明了了作品中人物的人生轨迹,在此过程中学生自身也得到了提高,更多地关注于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发展。�
      二、对话作者这个“人”,使教学内容“深”而有度�
      凡有价值的、反映人类心灵的文学作品,都起源于抒情。我们可以把文学看作人们心灵的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学,就是这个民族精神的反映。凡是传世的文学作品,都源于作者抒发了真情。而作者的情思,是他观察生活的激发,也就是说,作者的心灵是怎样看待生活的,角度不一,给人带来的思考触发不一,最终对人的启迪和提升也不一。必须使学生通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观点,感受作品带给自我的心灵震撼和文学的审美意蕴,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形成学生的人文修养。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我们应该看到语文教材就文本来说是静态的,是一个被赋予表面化的“现象文本”,只有引发对话和体验,才会发掘本质性的隐喻之意,进而成为营养化了的“生成文本”。多元化的对话,多角度的交流沟通,多层次深度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甚至直击作者当时的灵魂悸动,无疑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洞悉作者,达到一种较高层次的形而上的交流,实现夯实人文修养的既定目标。�
      如教学鲁迅《故乡》时,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课文最后写到“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教师就引导学生直接与作者进行对话,通常都是作为主体的人离开某地,作者在此却将主语和宾语颠倒着来展现此刻的情感,他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他的创作手法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经过探讨,学生们了解了诗人创作的背景是他回家变卖老屋,离乡背井,而且与家乡的人事似乎已经显得格格不入,面对家乡的种种,作品中的“我”内心悲苦、无奈、痛心。离乡之际,他感觉到了一种深重的疏离感,他甚至感觉到并不是自己离开故乡,而是自己被故乡的山水抛弃了,永远地决绝地失去了故乡,其内心情感之复杂纠结在此达到了一个高潮。经过与作者的对话,学生真正领悟到了作者彼时的心情之殇,明白了作者仿佛被故乡、现实所抛弃的心灵涅�。所以我们说对话作者这个“人”,可以使文本解读“深”而有度。�
      三、尊重读者这个“人”,使教学内容闪耀生命光华�
      语文课堂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学生人格的课堂,人格教育应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其本质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现代人格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个性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在阅读美文的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个体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特征。因此,基于“人”的原点教学,不能忽视第三者的存在,那就是读者。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需调动自己原有的阅读经验,这是读者对文本具体化的过程。学生以个人生活体验参与阅读,给文本解读呈现了全新的视角,赋予了文本解读的时代意义,是对过去权威解读的有效补白。�
      在学校听一位老师上《台阶》这课时,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父亲挑水闪了腰,为什么“我”想去帮忙,父亲却很粗暴地推开“我”?下面是相关的教学片段:�
      师:“粗暴”说明父亲内心是怎样的?�
      生:说明当时父亲很烦躁。生活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生:一方面是父亲对儿子的行为很生气,认为是瞧不起自己,连扁担都挑不动了;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生气,自己挑个扁担都会闪腰。�
      师:一个男人在他的力量将要丧失的时候,是最脆弱也是最痛苦的。这个时候他最不希望别人看到,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就像大象在死神降临前会独自离开象群,孤独地走到遥远的地方去,承受一个人衰弱、走向消亡的悲伤。�
      师:如果你是儿子,你会坚持帮助吗?�
      生1:不会,因为当一个曾经强健的生命走向衰弱甚至是倒下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生命是让我们敬仰的,而不是让我们同情和可怜的。�
      生2:我也不会去帮忙,因为这是对父亲的理解,给父亲一个尊严,就是对父亲的最大尊重。�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到教师引导着学生融入作品中换位思考。所有品析均是学生在不断的互动中通过碰撞完成的,是源于学生的生命体验,学生读懂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凝练,更多的是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咀嚼文字就是咀嚼生命!学生也在这生命精髓的磨合中,丰富了精神世界,塑造了健全的人格,涵养了优秀的情操。�
      四、借助想象创设多元情境,三“人”合一,使教学内容立体有效�
      叶圣陶先生有过这样一句名言:“想象最好的老师。”的确,借助想象,人们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借助想象,学生可以捕捉住事物的生动与鲜活,深化理解,入境入情。教师让学生学会移情,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充当文中人,设身处地地去想象、悟情。教师通过详尽地介绍作者的人生履历,介绍作者其他的相关作品(同一时期、同一风格),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挖掘学生的理解深度,让学生披上作者的“外衣”体悟作品,想作者之所想,念作者之所念,在他我与自我中找寻精神上的某种契合,达到三“人”的基本合一,这样的课堂是和谐高效的,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讲述的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秉着顽强的意志,经过艰苦卓绝的搏斗,战胜种种厄运起死回生的故事。我在教授本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首先利用课余时间推荐学生课下阅读了作者的另一篇短篇小说《叛逆者》,并鼓励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猜测作者在那种背景下可能会塑造出一个“怎样的强尼”(《叛逆者》主人翁)。待学生阅读完推荐文章后,又在课堂上详尽介绍了杰克•伦敦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杰克•伦敦性格中那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一面,为整个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上课的过程中,借助想象和三“人”合一的指导思想,我有意识地设计以下一些问题,如:想象一下,此刻你就在莽莽荒原上,孤立无援,死亡正渐渐向你侵袭,你会有哪些想法?你会呈现怎样的生命状态?当你处在这种环境下你会做怎样的生命抉择?假如你是杰克•伦敦,你可能会如何去面对?……拉近学生与作品中人物间的距离,体验人性的成长历程,让学生在作者的牵引下进入作品,把握作品的发展脉搏,关注思想情感的变迁,感悟作品的真谛,真正达到离魂融通的局面,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应回归到“人”的原点,以“读者”这个“人”即学生的学习为起点,引导学生体验人物命运,感受人物性格,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进而再跳出文本,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领会作者的创作主旨;与作者进行对话,最终再次回到读者层面;三“人”合一,完成一次心灵体验交融,诠释人性的历程,让课堂教学更富有实效。�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

    推荐访问:教学内容 为先 课堂 以“人”为先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以人为本优化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