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_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增光添彩

    时间:2019-01-07 03:29: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解决学习重点和难点,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探讨了有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整合策略 注意事项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其丰富的信息、生动的画面、高效的转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且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诸多教学难题,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活泼、更生动、更有效。
      一、有效整合,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爱学,才能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知识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发挥巨大的潜能。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知识的理解。如教学《圆的知识》,上课开始,就让学生看电脑演示的动画片,小猴、小兔、小狗、小熊四个动物在进行自行车比赛,在比赛没结束时让学生猜一下:最后谁得第一?为什么?有的学生猜小狗得第一(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老师问: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猜它得第一呢?聪明的学生会说: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这时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这样引入新课,既利用了知识的迁移,又渗透了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不是学数学,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维就很容易激活,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吸引性、综合性和效果性使它产生较强的教学魅力,能吸引儿童,给儿童以愉悦的美的享受,它所形成的教学美能使孩子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地学习。
      二、有效整合,解决重点难点
      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给学生看,就能帮助学生看清每个细节,更快、更全地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平移》这节课,学生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比较容易,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几格)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生硬地、直接地将平移图形距离的方法“硬塞”给学生,那么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就仿佛是“从天而降”,往往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仅仅是机械地死记,这样很容易遗忘。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数学知识的建构性,也就是说,数学知识不应是教师、教材直接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从建构主义观看,学生很难想到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移动的格数。在懵懵懂懂中,有些学生还会错误地将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空格数理解为图形平移的距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借助多媒体交互平台开展了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平移占一个格子的小正方形,学生在原来学习过“位置”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辅以动手操作,很自然地在互相争论中发现平移几格并不就是间隔几格,从而使所有学生都有这样一个认识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让学生平移一个占两个格子的长方形活动。我将问题抛给学生后,让他们利用自己刚才积累的经验解决,讨论时可以发现有多个不同答案,引发了“把长方形往右平移3格”这个大冲突。学生有了矛盾冲突,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的方法是对的,自然愿意参与到讨论中来。此时,我并不介入,而是一直处于倾听者的地位,并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不同意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借助多媒体交互平台伺机将难点击破,使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也在交流和倾听中,把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方法进行比较,最终感悟:先确定主要的对应点或对应线段的位置,再画出图形,这样相对容易一些。再由学生重新数给同桌听,这样学生掌握得更为牢固些,也巩固了对平移距离的认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大部分学生都经历了一个错误的过程,然后在互相交流中改正错误,还在互相交流中不断改进学到的知识,并不断进步。
      三、有效整合,促进自主探索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是知识的容器。因此,激活主体行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具有喜欢自己动手的特点,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亲身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就会大大加深他们的感受。平时教学中可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操作和探究。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我充分运用CAI课件演示: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线段表示半径,用黄色表示面积部分,多层次地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圆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并启发学生想象,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梯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①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②它们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借助于CAI课件自主地抽象概括出圆面积计算公式。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油然而生。
      四、有效整合,发展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只能反映事物变化的结果或活动的一瞬间。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把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展现出来,促进思维由模糊变为清晰。例如“相遇问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难度的一类应用题,相遇问题中的相遇、同时、相向的结构特点,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脑海中疑云缭绕,心欲通而未得时,急切地希望借助外物来启发,以求茅塞顿开。为此我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屏幕显示小华、小青两家用房屋标志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哨声后,小华和小青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哨声,小华走的路程用蓝色线段表示,小青走的路程用红色线段表示。这样抓住多媒体所具有的声、形、光、色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让学生达到一个思维的高度,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接着利用多媒体,逐步演示两人所走的时间与路程变化情况,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每经过1分钟、2分钟、3分钟,两人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由于多媒体演示形象,学生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这一重要数量关系。因此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适时启发、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注意事项
      1.始终把握辅助教学的原则
      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来说,凡是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都是可用的。但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信息技术只是实现该学科教育目的的一个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信息技术只能是服务于数学教学的,要适时适度,而不应该喧宾夺主,将数学课变成了美术课和音乐课。
      2.注重教学互动
      多媒体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式处理。人机之间缺少“友好”的交往,严格来说还称不上多媒体。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控制速度。实际过程发生在瞬间,然而,为了讲清原理,必须分解动作。多媒体能够完全受控地适宜于不同的教师与学生,可以放慢运动速度,也可以加快;可以分解动作,也可连续运作。二是分步提示。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自学或解答某些难题时,计算机能分步提示学生,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三是互动交流。通过课件和网络交互,多向交流,讨论协商,互相纠错,多向反馈,学生们能够优势互补,智慧共享,合作解决学习难题。
      3.注意简单实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还要注意实用性原则,即易于操作,不繁琐,不牵住老师的鼻子,不束缚老师的发挥。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刺激,变静为动,化结果为过程,化抽象为具体,真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数学课堂教学流光溢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傅国亮.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M].海南出版社,2002.
      [2]刘向永.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创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3).
      [3]姚小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之浅见[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0).

    推荐访问:增光 添彩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