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现代化追求的“时代自觉”:论新发展理念的动力发育

    时间:2021-06-28 00:01: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发展理念的生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发展问题进行的反思与纠偏,也是对当下世界各国发展中面临的全球性生态恶化、贫富分化、价值链固化问题给出的“中国方案”。新发展理念所引领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既是中国崛起之路,也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只有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人类才可能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动力发育;现代化追求;时代自觉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7)06-0029-05
      一、现代化追求:新發展理念的内生动力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挑战和压力下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自洋务运动以来的工业化运动到民国时期的工业建设再到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探索无一不是中国人追求发展、走向现代的圆梦之旅。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多次提出,积极创造条件,“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摆脱落后和贫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3](P409)此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充实。四个现代化正式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则是在1964年底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20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3](P439)从此,四个现代化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令人痛惜的是,自“大跃进”至“文革”期间,中国社会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主题,使现代化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短时间内在“一个烂摊子”上解决了普遍贫穷,奠定了现代化建设基础的功绩是不能抹杀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封闭的国门被彻底推开,遮蔽的视野被完全打开后,邓小平开始思考如何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鉴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邓小平对现代化的具体目标进行修改,“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太高。” [4]在此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上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力争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此后近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克服了思想、理论、体制、机制等一系列的羁绊和障碍,一步步推进现代化的历史征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从一个尚未解决温饱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创造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新奇迹。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规模范围和结构层次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粗放的发展方式遭遇瓶颈,现代化需要新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中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发展成果。但日渐趋紧的资源约束、日益恶化的生态趋势,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新常态。从表象上看这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但就其实质而言则是发展动力的转换。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当一国投资增速放缓、效率下降时,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和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获得新动力。当下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虽不断提升,但总体而言,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强,自主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发展的失衡问题突出,现代化需要新布局
      我国发展的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失衡、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等方面。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很多方面。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看,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某些领域、某些方面一段时间内的非均衡发展是难以避免的。但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后,就必须要逐渐解决这些问题。否则,不仅拖累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速度和水平,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现代化需要新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但使我国能源、资源不堪重负,也造成大范围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人民的“心头之患”。小康全面不全面,绿色生态很关键。因此,中国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必然要求铸就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引擎”,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
      4.内外联动不平衡,现代化需要新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科技实力逐渐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重。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对外开放中存在的不足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的程度加深、节奏加快,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因此今后的对外开放不仅要注重“引进来”,更要关注“走出去”;不仅要融入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更要主动参与构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特别是要掌握制度性话语权,引领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

    推荐访问:发育 新发展 现代化 自觉 理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