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罗马天主教与普世教会运动

    时间:2021-06-04 12:03: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从东西教会分裂,到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的“异军突起”,基督教会在经历了几次大分裂后并没有避免更多的分歧和教派分离。数百年内产生的诸多教派,一方面印证了基督教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彼此间交流的壁垒。教派林立、教义分歧已然对基督教的传播产生负面作用,使基督教的传播陷入困境。故此,各基督教会开始严肃对待持续了几百年的分裂问题。
      自19世纪起,在基督教普世化思想影响下,不同国家、地域的不同教派之间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了不同教会间的整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源于基督教新教,倡导分裂的基督教会重新走向合一的“普世教会运动”或“普世合一运动”(eCumenical moVements)应运而生。它通过召开国际性的基督教会议,使不同地区的基督教领袖彼此认识和沟通,设立常署的联络机构,制定各种合作计划,共同促进福音使命或某些基督教理想等。人们尝试打破教会间的藩篱,消除分歧,实现全体基督徒的携手合作。
      普世教会运动是一个笼统的名称,涉及领域广泛,但目标只有一个,即促进基督宗教各教派的合一。在这一运动中,传教事业是最重要的一个领域。鉴于不同宗派间的分歧对传教造成的危害,消除矛盾,促进教派在传教工作上的合作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基督教青年会是普世教会运动的一个跨教派组织,它活动的主要领域包括青年工作和基督教教育,这是普世教会运动的第二个领域。第三个领域称作“生活与工作”运动,致力于开展基督徒服务和促进共同伦理行为,在此基础上实行联合。第四个领域,也是普世教会运动中最棘手的,就是促成不同教派在信仰与教制方面的沟通,消除合一道路上的障碍。事实上,早在16世纪,新教就曾进行过普世性商讨,但在遇到涉及信仰与教制问题时这一尝试失败了。为解决普世道路上的问题,人们提议将“生活与工作”及信仰与教制这两方面合而为一,成立一个世界性的基督教协进会,以求更有效地促进普世教会运动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1948年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在阿姆斯特丹宣告成立,来自47个国家的147位代表参与此会。该协进会除致力于以上所提的几个领域,还涉及到教会组织合一以及教派建立世界性团契等问题。
      毋庸置疑,对于有着相同信仰根基,却对之有着不同理解的基督教各教派而言,这一运动意味着参与者不仅要跨越自然地理与人文社会的障碍,更需跨越不同教派间的思想屏障。不过,在基督教世界的合作努力之下,普世教会运动还是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取得不菲的成绩,尤其到20世纪,普世教会运动在基督教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已突显无遗,不仅吸引了东正教的参与,更引起了罗马天主教的关注。最初,普世教会运动主要在新教范围内进行,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东正教也加入进来,但此时依然不见罗马天主教对这一运动有任何积极响应,甚至秉持坚决抵制态度。直到60年代后,尤其是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才出现转机,对话与合作的意向在罗马教廷中渐渐趋向明朗化。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罗马天主教会一直保持着对其他基督教会的“俯视”。1928年,《论世俗事物》通谕宣称促进实现基督教会合一的唯一途径是“帮助那些脱离‘基督的唯一真正教会’的人回归这个教会”,而这个唯一真教会就是罗马天主教会。这一通谕还要求其他分裂的教会要像相信基督的道成肉身那样,按梵蒂冈公会议规定的意义相信罗马天主教皇永无谬误。就是这样一种毫不妥协、拒绝协商的态度成为天主教会参与普世教会运动的最大障碍。这种状况直到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召开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才得以改变。
      1962年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是天主教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宗教会议,它将罗马天主教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赋予它更多的发展机会。在这次会议上,天主教会在神学、礼仪、教会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了诸多革新。当然在这些革新举措之中,也包括改善与其它教派的关系,从而促进基督教会的合一。这次会议把推进所有基督徒之间的重新合一作为会议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今天全球的许多地区,因圣神恩宠的推动,许多人用祈祷、言语、行为,努力奋勉,以达成基督所愿的圓满的合一,因此,本届神圣会议劝告一切公教信徒,认识时代的特征,殷勤的参加大公工作。”从此天主教会对普世教会运动的态度发生转变,由抵制到号召天主教徒积极参与。这一转变不仅显示出罗马天主教廷对普世教会运动的肯定,同时也包含了天主教会的自我反省。
      罗马天主教会对普世教会运动的积极回应首先表现在对该运动以及其他教派观念的改变。首先,天主教会重新界定了分裂责任,承认分裂是由双方面的罪过造成的,“在这个天主的唯一教会中,于其开端始已有分裂的现象,圣保禄宗徒对这些分党分派曾予以严厉的申斥;嗣后的几世纪中发生了更多的纷争,有规模不小的团体与公教会失去了完整的共融,对于此事,有时双方都不能辞其咎。”经过几百年的争论,天主教终于把自己与其它基督教会放在了平等位置之上,这为不同教派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机会。其次,天主教会对罗马教会之外的基督徒的评价发生转变,称他们为“独立的教会和会众”,由此减少了因强调天主教会的唯一合法性、否定其他教会所引起的抵触情绪,这最终使天主教与其它教会间的对话和协商成为可能。除此之外,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探讨天主教会与其他教会时,已不再强调前者的惟我独尊,而是本着公平与坚持真理的原则,努力消除破坏“分离弟兄”感情的判断、言语、以及行为,减少因其引发的矛盾与冲突,进而消除改善相互关系道路上的障碍。同时提倡由各教会或团体选派经过训练的专家,在基督徒聚会中以宗教精神进行交谈,就信仰问题展开对话,从而增进彼此间更深层、更准确的了解,做出对彼此的客观评价,减少误会与分歧,寻找合一的最佳途径。
      罗马天主教对普世教会运动的回应在神学方面的表现则是,教廷深感传统中的“教会之外无救赎”的思想与日趋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和谐,况且人类信仰本身就具有的复杂多样,加深了这一古老信条的“自我封闭性和明显排外性”,造成了天主教与外界的隔绝,也成为普世合一过程中很难逾越的障碍。为此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期间,罗马教会提出普世救恩的神学观念,认为只要世人做到爱人如己,就可得到上帝的救赎。如此一来“教会之外无救赎”与“因信成义”的争论得以缓和。
      同时,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制定的关于神学教义的基本文件之一《关于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吸收了许多对普世教会运动起促进作用的有关“启示”及其传达的学术思想,抛弃了早先只将《圣经》和圣传当作“启示的来源”的看法。宪章结束部分还指出让一切信徒可以阅读适合的《圣经》译本十分重要,“因为天主的话应当提供给各个时代。……但愿能有机会,并经教会权威的许可,与分离的

    推荐访问:罗马 天主 教会 运动 普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