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寒食 第三个寒食

    时间:2020-02-23 07:37: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假若不是因为要查找“天下第三行书”,我便不会认识《黄州寒食帖》(下称《寒食帖》);假若不是因为认识了它,我便不会真正了解苏子瞻那一个孤独的灵魂。   一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诗作很随意,像是信笔写成,并不追求格律。苏轼的落笔粗犷得很,一点没有收敛的意思。转折处欲行又止的滞涩,飞白时笔尽意不止的奔放,钩丝时千变万化的顾盼如美人暗送秋波的绵延……或浓或淡,肥瘦相接,龙蛇飞走,纵横无际。虽说这终究是行书,但已然如草书一般是淋漓尽致的抒发。
      东坡被贬黄州,在第三个寒食节的夜里,刚刚大病一场的他,在清明连绵不绝的断魂的雨水中写成此作。书迹之中,笔笔见真性情。
      二
      很多人说,东坡很旷达。也正是在这个寒食节前的一个月,他写成了著名的《定风波》。能够头顶一蓑烟雨笑谈平生,自道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似乎也只能是一个放达不羁之人。
      苏轼一生诗作无数,单纯论文学性,《寒食帖》根本排不上名号,可它却成了苏轼自己最钟爱的墨迹。以前我始终不了解,为什么他最爱的,不是《赤壁赋》这样超然的文章大作?当我试着自己写诗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一个诗人最钟爱的作品,不是因为有最完美的格律,不是因为有最工整的对仗,亦不是因为有最和谐的音韵。藻饰太多,便会失去真实的自我,诗亦是如此。只有融入了一颗心最深厚的感情,才会成为诗人珍惜之物。只因为,诗人写它,本就是给自己的心看的。很多人摹写《寒食帖》,总是难以达到神似,亦只是因为不能体味其中的真情吧!
      我也看过《赤壁赋》,文章很超脱,字也写得很认真,颇显工整,但这多少不是子瞻最切近的心声。
      三
      寒食节,是不能生火的。
      三,古人以之表示多。东坡在黄州的第三个寒食――离被贬之日应该已很久了吧,可是这一颗心却总不能愈合。夜很黑,透着寒意,无休无止的冷雨,把这一个大病方愈的灵魂彻底浇透。在连烛火的陪伴都已成奢望之时,苏轼不过是另一个“茂陵秋雨病相如”。是啊,只有在此时,这样一颗被痛苦折磨醒的心的恸哭,才是最没有遮掩的,才是最真实的。也许,正是因为缺少这样的经历,晏殊的词读来总是让人觉得没有咀嚼感,像在无病呻吟。而《寒食帖》,却是东坡用他的血写成的。苌弘的冤血三年化碧,东坡的血终也在千年之后化成了墨色。又有几人真正了解这墨色本是血色!
      四
      我不禁想到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
      花气熏人欲破禅,
      心情其实过中年。
      春来诗思何所似?
      八节滩头上水船。
      能够感受到那第三个寒食的苦痛的人,除了黄,终究是寥寥无几。
      这两个命运相似的人,彼此互为知己,同病相怜,也不过是给后人几分宽慰、几分唏嘘感叹的余地而已。
      褪尽了文豪的外衣,苏子毕竟只是常人。他若是真旷达,又怎会在一个月后的寒食之夜,有这样饱含血泪悲楚自怜的文墨留世?旷达的表象下,是一颗孤独无助的心,只在寒食的夜里表现出本真。每个人,每颗心,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江湖草莽,大抵都免不了有孤独无助之时。之前或许是春风得意,或是悬梁刺股,或寄情山水,或淡泊无求,但当我们转过身时,无外乎用一阵悲凉面对孤寂,不能自已地恸哭。
      五
      可是生活还在继续,无论内心怎样孤独无助、失意寥落,苏子还是要作意旷达,生活着,伪装着,在赤鼻矶旁亦主亦客地写下让后人以为他很旷达的文字。我们终究也还是一如既往,或春风得意,或悬梁刺股,或寄情山水,或淡泊无求……
      但始终有人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三个寒食。

    推荐访问:第三个 寒食 第三个寒食 苟寒食 寒食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