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时间:2019-04-12 03:19: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本文就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作专门的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设计;任务设计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应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见,以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区别以往计算机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信息技术课有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深受教师们欢迎的当属“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如何设计出恰如其分的任务也非易事,只有真正地了解任务设计的意义、目的,准确地把握好任务设计的方法、程序,才能真正实现“任务驱动”式教学。
      1.如何做好任务主题的选取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其出发点、主观愿望和最终目标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使课堂教学失败。
      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遵循教育心理学原理,要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的呈现的初衷,要让学生是在“我要做”中学习,而不是在“要我做”。在任务的设计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维的迸发,发展个性化学习。同时也要兼顾任务的系统性,各个任务之间有机结合、纵横交错、相互渗透。
      用生活情景来激发教学,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问题。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量体裁衣,且不可小主题大任务,也不宜大主题小任务。
      任务设计要具有兼顾性,并有一定的过渡性、阶梯性,递进性,比如用Word进行自我介绍,其中需有文字、图片、艺术字等,比比哪个学生做的自我介绍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趣。基础差的同学可用Word的基本用法,而技术好的同学尽可能地用Word的一切功能来丰富自己的这篇自我介绍。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可设置一些小的竞赛环节,对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后进者一定的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提高竞争意识。
      2.任务设计的呈现形式
      课堂研讨:讨论教学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先提出有争议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后达到澄清事实,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比如在讲电子邮件的使用前,教师可用一些因写错地址或查无此人等而返回的信件,对学生们提出问题,如何使我们的通信更有效呢?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先对传统信件优缺点进行讨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畅所欲言。
      电脑作品: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近几年来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的举行,我们的任务主题也有了更好的呈现方式,可用画图,动画,多媒体简报,视频录像,也可以是网页。可让学生们在探索与创新的主题下,进行电脑作品创作,也可以由教师来设置任务,同时也可与其它学科相整合,比如在语文课上,我们在学完一课以后,要对主人公进行描述时,我们可写一个人物传记,让学生们写一本书,要求有封面,有目录,有章节,在页面设置中要有页码,有页眉,还要有页脚,当中还要有插图,同学们就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平时总是读别人的书,而现在要自己写书了,而且要进行一次评比,要对写的好的进行奖励。
      研究性学习是指基于学生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门必修课程。例如,以学生喜欢的歌曲处理为例来教授怎样处理音频技术,其他学生在做诸如“最爱大自然”时也能处理鸟鸣、虫叫。注重体现音效等媒体的感染力,而不再单纯讲制作,这样的任务诱导式教学更具有吸引力,体现了“信息素养”的要求。一个好的主题任务,可能会对一个学生或一批学生的一生将产生积极影响,创造一个终身学习的机会。
      3.任务设计的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技术的深刻理解和适应能力。
      作品评价法:也是在教学评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用电脑作品的形式来进行评比,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
      过程评价法:有的学生基础差,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做得不如其它同学,可是这样的学生更应恰当地给出评价,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用到了哪些基础理论,又学到了哪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在前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结果评价法:教师给学生对自己作品展示、说明的机会,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外,也可让学生们自己评,互相评价,一次任务的评价,不只是一个任务的结束,更应当是下一个任务的开始、向导和动力,要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
      4.小结
      任务设计可以服务于教学,如设置不当,也可能阻碍教学。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创造性思维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2] 《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研究》,李省思、彭光业主编,学林出版社出版。
      [3] 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室,陶振宗,《人教版信息技术教材的建设》。

    推荐访问:浅谈 信息技术课程 设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