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因势利导巧作为,随机应变信如神] 因势利导

    时间:2019-02-08 03:23: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因势利导”的典故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的是战国初期齐魏两国交战时,效力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利用魏将庞涓傲慢轻敌的心理,制造齐军落荒而逃的假象,将庞涓诱到山谷中。庞涓中了埋伏,兵败自刎。
      因:循;势:趋势;利导:引导。因势利导即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一次全市的等比数列公开课上,我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对两者的有关概念(公差与公比、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通项公式等进行类比,学生积极思考,意犹未尽。顺势引导学生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公开课气氛热烈而又紧张。
      顺理成章地,我准备执行下一步教学计划。但学生凯举手问:“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字面上联系一致,但表达式相差太远,能否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凯平时成绩一般,但思维活跃,也敢于提问。我略一停顿,把探究的目光投向学生,并作提示:“注意所得结果。”学生的讨论有了答案。虹答:“等差中项C是A、B的算术平均,而等比中项G是A、B的几何平均,对了,应该是G的绝对值。”虹的回答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随着知识联系的进一步拓展,课堂求知气氛更加浓烈,但考虑到时间问题,我想赶紧回到预计轨道上来。谁知,学生铭涨红了脸但很坚决地举手问:“既然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有那么多的类似之处,我猜想这两者的求和公式也有一个合理的统一解释。因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是S=,能否把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写为“S=±?”显然,他受了刚才讨论的启发和影响。铭是一个好思考的学生,既敢于猜想,又善于发现。他这一问问得突然,不仅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而且教参中也没有提到过此类猜想,就是今天,该问题还折磨着我而一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答。此问一出,听课的老师和同学顿时炸了锅,不一会又齐刷刷地静下来,50多双学生的眼睛在盯着我,还有20多双同行的眼睛在等着我的裁决。这可不是一堂平常的课,我心想:不好,课要上砸了。不过我也知道我完全可以用“此问题与高考无关,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讨论完成”来搪塞过去。但是学生的猜想难能可贵。如果这样说不与我一贯鼓励学生要大胆探究相矛盾吗?是我去验证还是让全班学生一起做?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进行?课上进行,我心中无底;课后进行呢,会打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尽管同学们可以理解我上公开课的成败之重,但我从此留给学生的就是一个对待困难缺乏勇气的形象,从而影响他们探求真理的毅力,以后他们还会去大胆猜想、大胆设问吗?毕竟学生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稍纵即逝。
      该是打破沉默的时候了,我主意已定:“铭的猜想是有些道理的,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a+(n-1)d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aq,由等差中项到等比中项±,由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S=到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S=±,铭的猜想是合情推理,但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该怎样判断呢?”
      学生们听后开始思考,并相互讨论起来。后面听课的老师也窃窃私语,一方面是考虑问题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为我捏一把汗。但整个课堂沉浸在浓郁的探究氛围中,大多数人把铭的猜想公式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先相等,然后尝试证明,不过,演算很复杂。这时,有一个学生建议说:“不如我们找一个实例分别代入计算一下。”这个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约定:a=1,q=2,n=4,答案应该是15,而铭的猜想公式算出来却是±64。大家都笑铭:“你真是的,自己没搞清楚,弄个错误的命题来浪费我们的时间。”铭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看到这些,我心里不禁一愣,这样的话,以后谁还敢在课堂上提猜想,更不用说去猜想了。我口气稍强硬地说:“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无人给出证明而只是一个猜想,但无人否定它的伟大,因为提出猜想的意义超越猜想本身,有了猜想才会有创新。”我略一停顿,接着说:“我们今天首先感谢铭,是他的猜想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锻炼了我们的思维。”我舒缓了口气:“这节课我们又一次灵活应用了举反例来判断命题的真假,也体验了研究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猜想→证实猜想或证伪猜想→改进猜想。那么,我们是否还能改进铭的猜想呢?让我们结合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和等比数列的特点再来探究。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中出现(a+a)的形式类推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中会有(aa)是合情推理。大家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一学生:“我发现,两数列的定义决定了等差数列有(a+a)=(a+a)=…=定值,而有等比数列aa=aa=…=定值。”
      另一学生:“那=(aa)=(aa)(aa)…(aa)=(a•a…a)(a•a…a),不就是说(aa)=S′,这里S′是指项的积而不是项的和。”同学们和我不约而同地释怀,尽管还没能解决铭提出的猜想,但改进了他提出的猜想公式,也算是一种发现。
      下课铃声响了,我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带着多个疑问结束了这节公开课。
      大半节课都在被铭提出的猜想牵着鼻子走,教学计划被彻底打乱了,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花一节课让学生讨论一个不属于高考范围的问题是否有价值?下一节课又该怎么上?大家又会如何评价这节课?结果,大家对课的评价出乎我的预料:“教师应变自然,对学生猜想的肯定引出了学生积极探索真理的欲望……值得提倡。”
      教学并不总像镜子反射预设的轨道。因为学生不是盛载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他们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用个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检验与批判,不同的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因此教学中很有可能学生要越过教师事先“预设”的思维轨道空间。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教师绝不能以“自卫”的本能加以回避、压制、排斥,而应该欣然接纳,大为鼓励,积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开放、愉快的教学氛围,因为学生“异类信息”往往孕育着创新的火花,是教学相长的最佳契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因势利导 随机应变 信如神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