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荷塘月色秋的特点_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4故都秋荷塘月色教案新人教必修上册

    时间:2020-07-20 18:06: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6 -

     14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话题链接——秋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甲骨文“秋”是象形字,蟋蟀。表示蟋蟀叫了的季节就是秋天。小篆“秋”,是会意字,表示秋天收获谷物之后,用火焚烧秸秆,顺便灭除害虫。楷书“秋”,将字形中的“禾”和“火”调换了位置,形成现在的写法。现在“秋”也引申为一年的时光,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成语链接】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吕氏春秋》中有“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同样也是“见微知著”的典范。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秋高气爽: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二、句之美

     1.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一别心知两地秋”也是运用了这种拆字妙法。

     品读 心字上一个秋字,合成一个愁字,巧妙地从“愁”字的构成去进行联想,着一个秋字尽得神韵,表现了有离恨的人在秋天的愁苦心情。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品读 悲,自古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3.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不只是“梧桐”“芭蕉”“夜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总是和离愁、客思、寂寥、悲伤联系在一起,表达离愁的意象还有:鹧鸪、流水、阑干、长亭、柳树、孤雁……

     品读 一声桐叶,一点芭蕉,即意味着一声秋意、一点愁思,而桐叶声声,蕉雨滴淅,则秋意无边、愁思无限的意蕴可以想见。以最少的数词却能包含着最大的容量,细腻真切地道出了作者因思乡而断肠的情怀。

     三、诗之韵

     秋风引

     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家。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赏读 本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聚焦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首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现在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袭来耳边了。

     秋风自古引秋思: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四、文之理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罗兰《秋颂》

     典出 元代白朴的《沉醉东风·渔夫》:“黄芦岸白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白朴和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合称“元曲四大家”。

     解读 “点秋江白鹭沙鸥”,写了鸥鹭点水而飞,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渔夫在澄明的秋江上,和鸥鹭相与忘机,写有傲杀万户侯志趣之人,却正是不识字的渔夫。诗人将渔夫的形象与隐居高士等同起来,表达了自己对当朝统治者的反感和对隐逸的向往。,

     元代文坛对隐逸的追寻可谓到达顶峰,这也是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青山绿水,云月花草,呈现出风标情韵,抚慰着元人的心灵。

     故都的秋

     一、识作者

     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①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伴读] ①郁达夫曾说自己是“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的悲剧”,但知识、不服输的气节和亲人的疼爱,偏让这出悲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出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二、知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明文体

     散 文

     (一)概说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是最自由的文体,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揭示其社会意义。

     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二)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②

     [伴读] ②“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散文之“神”便是引领读者的那条脉络。

     2.意境深邃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的分类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

     四、理基础

     1.记字音

     ①颓废(tuí)  ②落蕊(ruǐ) ③平仄(zè)

     ④橄榄(gǎn lǎn) ⑤譬如(pì) ⑥驯鸽(xùn)

     ⑦混沌(hùn dùn) ⑧潭柘寺(zhè)

     2.识字形

     ①eq \b\lc\{(\a\vs4\al\co1(凋(diāo)凋零,惆(chóu)惆怅)) ②eq \b\lc\{(\a\vs4\al\co1(槐(huái)槐树,愧(kuì)愧疚))

     ③eq \b\lc\{(\a\vs4\al\co1(缘(yuán)缘分,椽(chuán)椽笔)) ④eq \b\lc\{(\a\vs4\al\co1(歧(qí)歧韵,岐(qí)岐山))

     3.辨词义

     (1)十足·实足

     [辨词] 十足:十分充足,与之搭配的词语可以是“信心、干劲、神气”等,也可以是表示某种身份、想法的词语。

     实足:实际上足够、确实足够。常跟年龄或数量词搭配。

     [选词] ①但我自己叫了一碗烩馍,这是种含有十足的西北风味的饭食。

     ②对于所有种族和民族而言,心脏年龄与实足年龄之间都有差异,其中差异最大的是美国黑人。

     (2)清闲·悠闲

     [辨词] 清闲:指清静闲暇,侧重无事做,有闲空。悠闲:指闲适自得,侧重心态上怡然自得,了无牵挂。

     [选词] ①淑娟与母亲同居西院,虽然冷静,倒喜清闲。——清·李渔《风筝误》

     ②这位老相公,不知是送儿子孙子进场的?事外之人,好不悠闲自在。——《警世通言》

     4.积成语

     [语境呈现]

     ①唐子西曾说“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叶知秋至,生命仿佛已然到了暮年,失去了盛夏之年的勃勃生机,一切的变化只是为了迎合冬日的沉寂。

     ②午餐后容易犯困,如果午后不休息,整个下午都混混沌沌,没精神。

     ③拐进小树林,有一条被人踩出的小径,透过疏疏落落的树枝,两间水泥房子逐渐显现,清晰。

     [释义]

     ①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②混混沌沌: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也指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③疏疏落落:稀疏零落。

     *荷塘月色

     一、识作者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③”,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伴读] ③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先生有深意。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④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伴读] ④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一身傲骨宁折不愿弯。文人风骨硬如此。

     二、知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⑤《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伴读] ⑤他在五月写下“踟蹰计行程,嘶骢何处行”的词句,真乃作者当时内心之写照。

     三、拓知识

     西洲曲

     《西洲曲》⑥是南朝民歌中的名篇,全诗描写青年女子对所爱之人的深切的思念,课文所引四句是写青年女子盼郎不至,“出门采红莲”,由“过人头”的莲花和如水的莲子触景生情,由“莲子”的谐音“怜子”勾起了对情郎的思恋。作者引用《西洲曲》,包含着他对美好与自由的无限向往。这与《荷塘月色》第三段所描写的自由心态遥相呼应,一脉相承。

     [伴读] ⑥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北方民歌慷慨激昂。北方民歌代表作是《木兰诗》,南方民歌代表作便是这《西洲曲》了。

     四、理基础

     1.记字音

     ①煤屑(xiè) ②弥望(mí) ③袅娜(niǎo)

     ④渺茫(miǎo) ⑤霎时(shà) ⑥宛然(wǎn)

     ⑦斑驳(bān bó) ⑧点缀(zhuì) ⑨惦记(diàn)

     ⑩幽僻(pì) eq \o(○,\s\up2(11))酣眠(hān)

     2.识字形

     ①eq \b\lc\{(\a\vs4\al\co1(缀(zhuì)点缀,掇(duō)掇拾,辍(chuò)辍学)) ②eq \b\lc\{(\a\vs4\al\co1(惦(diàn)惦记,掂(diān)掂量,踮(diǎn)踮脚))

     ③eq \b\lc\{(\a\vs4\al\co1(敛(liǎn)敛裾,殓(liàn)殓葬)) ④eq \b\lc\{(\a\vs4\al\co1(峭(qiào)峭楞楞,俏(qiào)俏生生))

     3.辨词义

     (1)清净·清静

     [辨词] “清净”指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清静”指安静、不嘈杂。如:环境非常清静。

     [选词] ①张老将军退休以后就回到了在湖南的农村老家,过着清净的日子。

     ②长假来临,市民不妨避开人潮,选择一些清静的出行路线。

     (2)约略·大概

     [辨词] “约略”除了有“大致,大体上”的意思外,还有“仿佛,依稀”“大概,有很大可能性”“略微,轻微;不经意”等意思。“大概”指的是“大致内容或情况”“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不很精确的估计”。

     [选词] ①约略听得窗外有细细屑屑的雨点声,但也不一定是雨点,细听去却又没有了。

     ②你的书大概什么时候能出来?你的那些粉丝都等急了。

     4.积成语

     [语境呈现]

     ①你看小郭没精打采的样子,准是又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②门前的那一大片蓊蓊郁郁的树林被砍掉了,整块地被推得平平整整,拿来做了新的稻场。

     ③我隐隐约约记得我的老家门前有一棵拴着秋千的大树。

     ④这些别有风味的小蛋糕是该地的特产。

     [释义]

     ①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②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③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④别有风味: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另有一种趣味或特色。

     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文本构建

     故都的秋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落寞、悲凉的心境。

     *荷塘月色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作者通过描写在荷塘月夜独步的所见所闻,赞美了月夜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在月光下,在荷塘边,作者感受到“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相似的客观世界,不同的主观心灵——走进朱自清和郁达夫的内心世界

     任务导引

     同为现代作家,郁达夫和朱自清生存的社会环境是相同的。他们的人生之路是从19世纪末蹒跚走到20世纪中叶,这是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安的时期。郁达夫和朱自清客观世界相似,从“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来看,他们的创作风格也应相似。其实不然,一个写实一个浪漫,原因只有一个:主观心灵不同。

     任务设计

     1.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请结合有关资料进行探究:郁达夫笔下的秋为何如此“悲凉”呢?

     知人不易,论世更难。既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及心境,又要了解创作背景。

     答案 (1)社会环境黑暗。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2)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与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由于所受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因此,当他写故都之秋时,就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

     2.如何理解朱自清先生的“心里颇不宁静”?

     这句话可以称之为“文眼”,即“揭全文之旨”的关键句子。

     答案 朱自清写此文的时候,是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社会一片混乱。朱自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矛盾中,于是想找个避难所,保持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避难所。然而朱自清先生毕竟又是个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先生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总之,朱自清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种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的“不宁静”。

     3.两篇散文都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都是借景抒情,两位作者在抒发感情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答案 《故都的秋》抒发感情一是借助写景,抓取一些富有特征的景物加以点染描绘,情意的泉流自然汩汩而出;二是述事,即述说“在皇城人海之中”的闲适生活,以及“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还有“外国的诗人”“诗歌散文钞”,甚至“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种种事象,视野开阔,感情强烈。抒情除了浓烈、开放的特点外,还有深度厚度,探及人生的底蕴,富含哲理意味。

     《荷塘月色》抒情主要借助写景,把感情深掩在写景中。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和随后“现在都可不理”之后便转为对景物的悉心观察和描写上,含蓄地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之情。

     4.(拓展延伸)有人将朱自清的散文与郁达夫的散文作了比较,总的体会是:朱自清的散文如他的名字突出一个“清”字,郁达夫的散文也如他的名字突出一个“郁”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两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朱自清的散文真是清丽、清秀、清纯、清新。他的散文既简洁又明快,而且朴实得让人感到亲切。另外,“清”也体现在朱先生的品格上。他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清高气节和可贵情操,毛泽东曾称赞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郁达夫的散文真如他的名字突出了一个“郁”字,几乎每一篇都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感伤和愤懑,包含着国破家亡的沉重的咏叹。他的散文是“萧条复萧条,衰落又衰落”的情深意笃的爱国者的悲歌。他的散文郁得深沉,郁得深远,郁得隽永,郁得感人泪下。

     任务探究二 一枝一叶总关情——体会散文的景与情

     任务导引

     许多优秀的散文,像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又像一首首震撼心灵的诗。“诗情画意”是许多散文作家刻意追求的境界。一篇散文既要有“景”,也要有“情”,人们常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来评价它。本课两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值得我们仔细赏鉴。

     任务设计

     1.赏析《故都的秋》写景的五幅画面,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

     答案 

     画面

     语句品析

     秋院

     ①“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

     ②“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③“一椽破屋”“破壁腰”:这是境的宁静。

     秋槐

     ①“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②“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秋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嘶叫的秋蝉”: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秋雨

     ①“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是境的宁静。

     ②都市闲人的互答:这里是心和境的悲凉。

     秋果

     “淡绿微黄的颜色”:清、静的淡色。

     2.《荷塘月色》在所描写的四幅画面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概括每幅画面的特征。

     答案 

     画面

     画面意象

     画面特征

     月下小径

     小煤屑路、许多树

     幽僻、寂静

     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幽静、淡雅

     荷塘月色

     月光、青雾、树影

     朦胧、缥缈

     荷塘四面

     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

     阴沉、模糊

     3.两篇散文在写景抒情上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1)《故都的秋》主观热情地写景,景与情一并呈现,文中所写无非情语,“人化”特点突出;《荷塘月色》冷静客观地写景,写景占了文章的主体,文中所见皆物,“物化”特点明显。

     (2)《故都的秋》直观景物,直述印象,如“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完全是本色的,与寻常所见并无二致;《荷塘月色》写景则呈美化倾向,描写的是幽暗情境中的非常态的景物,如“(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它们绝非景物原状本色的真实再现,如同梦幻一般奇妙。

     (3)《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先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对“故都的秋”作了归纳,接着,作者分别选取了能体现这三个方面特点的景物如“蓝色、白色、紫黑色、淡红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声”和“透着浓浓凉意的秋雨”等作了描绘。作者之所以要着力描写故都这些带有“清静感”和“悲凉感”的景物,是因为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并借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寂寞与忧思。《荷塘月色》中,作者“忽然”想起荷塘,于是信步来到荷塘边,并对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作了一番尽情的描写,并不是因为他对荷塘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而只是想借“今晚的荷塘”来排遣内心的烦闷。

     4.(拓展延伸)从两篇文章的写景文字中寻找一个片段进行模仿,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

     模仿的是语言形式,内容上要力求创新。

     答案 (示例)《荷塘月色》第五段仿写:

     朝霞如轻烟一般,轻轻地洒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微微的雾气弥漫在山野里。叶子和花似乎在瑶池中沐浴一样;又似披着轻绸的梦。虽然是暖阳,天空却有一片缥缈的云,因此无法尽明;可我认为这恰点到了妙笔——沉睡必不可缺,微眠也风情万种的。朝霞是穿过树射过来的,低处成片的树林,掉落凌乱的斑驳的光点,峻巍巍如佛一般;直直的沙杨的坚挺的俊影,乍又像是刻在天空上。山野的霞光不是均匀;但光与影交错美丽乐章,如阿诗玛上高歌的情歌。

     任务探究三 让语言靓起来——鉴赏散文的语言美

     任务导引

     当我们读完一篇好的散文后,如啜香茗余香满口。这固然来自思想的精粹、意境的隽永,同时也来自作品的语言。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雕琢和雕饰,而比诗歌又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又潇洒,朴素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本课两位散文名家都尽显天赋异能,又有所不同,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要想语言靓起来,就要注意从用词和修辞上下功夫。

     任务设计

     1.两篇散文读来都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试分析两篇散文分别是如何体现出这种特点的?

     答案 《故都的秋》具有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如“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再如“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荷塘月色》运用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抒情性,使文辞的音节匀称整齐,读起来音韵悦耳。本文共运用了“日日”“渐渐”等叠词25个26次(“淡淡”重复了一次),使文章柔美、舒缓、流畅。同时“袅娜”“仿佛”“斑驳”“到底”和“苍茫”“独处”“零星”“宛然”“酣眠”“均匀”“一例”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也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

     2.两篇散文都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有何异同。

     答案 相同点:都用到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故都的秋》中,如“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是由三个短句组成的排比句,既具有口语的生动性,又兼有排比的语势连贯性,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再如“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些生动的比喻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荷塘月色》中,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既是排比,又是比喻,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三个喻体同时比喻“白花”,从色彩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十分生动形象,又不落俗套。

     不同点:《故都的秋》运用对比。文中用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比较,来表现作者对北国的秋的思念与向往之情。“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个对比中兼用了比喻,从味觉、视觉的相似上去作比,不仅形象,而且让人回味无穷。

     《荷塘月色》运用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表现微风送来荷香的幽微断续的特点,给人形象具体之感,表现出幽远的风格。

     3.(拓展延伸)如果写作时用到叠音叠词,读起来就会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圆润清亮节奏,有轻音乐的美感。请描写一个关于景物的片段,用到下列叠音词。

     静静 潺潺 幽幽 缓缓 淡淡

     答案 (示例)这是一个静静的月夜,我独自站在村外的小河边出神,潺潺的流水像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剪不断的幽幽情思。这缓缓流淌的小河敲开我记忆的大门,把我带回到遥远的过去,我深深吸一口气,树林中有风吹来,风中飘过淡淡的清香,一如你温柔的笑脸。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朱自清《绿》)

     材料二 

     五步一转弯,三步一上岭,一面是流泉涡旋的深坑万丈,一面又是鸟飞不到的绝壁千寻。转一个弯,变一番景色,上一条岭,辟一个天地,上上下下,去去回回,我们在仙霞山中,龙溪岸上,自北去南,因为要绕过仙霞关去,汽车足足走了有一个多钟头的山路。(郁达夫《浙东景物记略·仙霞记险》)

     材料三

     ①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其神髓,写到山水,尤其他故乡富阳一带风光,不愧是一位大画师。(刘海粟)

     ②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1.材料三中借用郁达夫的话说,“他(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请你结合材料一中举例分析其“诗意之美”。

     答案 作者善用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从多层面多角度极富情致地将梅雨潭的一汪清水描写得奇异可爱温润柔和,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郁达夫散文的“行云流水”特点的?

     答案 材料二中,长句与短句相间,长句语意绵细、舒缓,短句明快、简洁,错落有致,产生了平静舒缓而又起伏跌宕的节奏;并且运用叠词,读起来韵味十足,情趣盎然,清新流丽,给读者一种难以名状的美感。

     素材积累——聚焦:人与自然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感悟自然

     郁达夫租一椽破屋,在院中细数一丝丝的阳光,是一种闲情;朱自清在月夜漫步荷塘,让一颗轻松的心在花间游荡,是一种情趣。人类从远古的人猿走来,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可以说,我们,便是大自然哺育的儿女、大自然创作的精妙艺术品。

     拥抱自然,为的是收获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

     敬畏自然

     古代契丹族特别崇拜太阳,把太阳当作神,作为民族的图腾。在他们的眼里,草原是太阳给的,鲜花是太阳给的,牛羊是太阳给的,一切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每天早晨都要朝拜太阳,一些宗教礼拜活动也必须朝着太阳,连自己住的帐篷和房屋、宫殿都朝东修建,门窗也朝东开着。修建寺庙自然也不敢违背了这一习俗,所以大同的上下华严寺的庙门朝东开了近千年。①

     [伴读] ①人类与自然的搏击已度过了无数漫长的岁月,但始终没有完全驾驭和征服它。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保护自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②其中阐发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伴读]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

     素材运用

     片段1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掌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③

     ——节选自李汉荣《山中访友》

     [伴读] ③真是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

     片段2 人本为自然的一个部分,然而,工业文明的兴起,斩断了人与自然间的纽带。人们得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这便使人类对自然失却了敬畏之情,却添了一份征服自然的野心。试想,若只从天气预报中认知自然,又何谈对蓝天白云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识概括自然,又何来对花草树木的珍视与保护?过分依赖科技,却失却了对自然的亲身感触,使人类忘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于是我们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制造出雾霾封城、河水重金属含量超标这样种种荒谬的事情。科技并没有让人与自然更近,相反,它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④因此,唯有让我们重返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我们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节选自《仰观宇宙,俯察万物》

     [伴读] ④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在对我们进行报复。”

     原题呈现: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尽赏自然,尽得清欢

     广东考生

     苏轼有言:“人间有味是清欢。”漫赏春光,流连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何必局促一室之内?品味自然的滋味,亲近自然,投身明丽山水、如画风光尽享生命清欢。①

     ①开篇明义:“亲近自然,尽享生命清欢。”

     怡情自然之乐,遍赏山水,自古已有文化渊源。东晋谢公②隐于东山而不仕,会稽秀丽山水中,留下他潇然背影,如同凝成一支笛曲,悠然回响于林间。宋代雅士林逋②亦曾言:“山水与我情相宜也。”文人墨客总有牵挂心中的山水情怀,山水为伴,生命在其中找到了文化共鸣与深长情谊。

     ②思古:文人墨客尽赏山水的情怀自古有之。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从中获得的是心灵的洗礼与灵魂的丰盈。③王摩诘隐居终南,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偶遇林叟便谈笑无期。与清风明月共修炼,与花草虫鸟悟菩提。他在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中,品味出生命的浩瀚博大,获得人生的彻悟,再无烦恼困顿,灵魂纯粹而明净。自然便是如此玄妙,看似无法参透,实则身处其中,便能获益无穷。喜马拉雅山下的不丹王国,一块藏传佛教深入人心的土地,人们深信自然有灵,皆与自然和睦而居,在这里只有纯净的山水滋养人心,人们接受明媚阳光最无私的馈赠,脸上洋溢着安宁的笑容。自然,其实触手可及,每个人都能够对话自然,感悟自然的无限生机与平静安宁,灵魂自然受到洗礼,这正是自然最美好的馈赠。

     ③亲近自然能获得心灵的洗礼与灵魂的丰盈。

     投身于自然,用心去感知,用心去触摸,身处其中,这本身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高致的精神美学。④福楼拜曾写信致女友:“我拼命工作,按时看日出……”惜时如金的世界大文豪竟将晨曦之降视若盛世,按时静赏。原来,当那晨光穿过天幕,仿佛朦胧如蛋壳白的天空,是一天中最新鲜纯净的时刻。静坐窗前,那是自然对生命的致礼。正如王开岭曾说:“做精神明亮的人。”亲近自然,每一缕晨光的意义,代表着自然的张力与生机。感悟品味,生命接收自然的赠予,岂不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明亮乐观的精神美学?

     ④用心感知、触摸自然,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高致的精神美学。

     在现代社会的纷扰喧闹中,人们更应走近自然,投身自然,让自然之美洗去浮华与疲惫,诗意地栖居。⑤王国维曾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跳出世俗浮华,摆脱生活的烦恼与疲惫,投身自然,寻觅生命最纯粹的本色、最本真的格调,尽享尘世清欢。

     ⑤反观现代社会,思考有一定的深度。

     现春风飞扬,春意浩荡,又是一年春光明媚,岁月在春色中苏醒。愿我们亲近自然,遍赏春光烂漫,生命芳香弥漫、清欢相伴。⑥

     ⑥发出呼吁,语言有美感。

     [伴读] 这是一篇议论文,中心突出立意明确,全文围绕亲身感知自然的途径所获得的结果、意义行文,层层深入,思路明晰,材料丰富,语言简洁并具有古典的诗意美感。末两段稍显拖沓,收束可更简练些。,

     《故都的秋》

     时间:45分钟 满分:52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________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________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泡一碗浓茶,你也能看得到碧绿的很高很高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翔。(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________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________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将近 一椽 自然而然 疏疏落落

     B.将尽 一椽 情不自禁 落落大方

     C.将尽 一间 自然而然 疏疏落落

     D.将近 一间 情不自禁 落落大方

     解析 将近:(时间、数量等)快要接近。将尽:将要完成。一椽:一条椽子。亦借指一间小屋。一间:房屋的一个最小单位。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疏疏落落:形容稀疏零落的样子。落落大方:指人的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答案 A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一项是(

     )(3分)

     A.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碧绿的很高很高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B.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C.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碧绿的很高很高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翔。

     D.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翔。

     解析 “向院子一坐”与“泡一碗浓茶”语序颠倒。“很高很高的”应该置于“碧绿的”之前。“听得到”与“飞翔”搭配不当。

     答案 B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槐树叶底,朝东一丝一丝细数着漏下来的日光

     B.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

     C.从槐树叶底,细数着一丝一丝朝东漏下来的日光

     D.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解析 “朝东”是修饰“细数”的。“一丝一丝”是修饰“漏下”的。

     答案 D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__①__议论成分又较多的抒情散文。所以,文中__②__“秋”的形态、神韵的着笔,目的__③__表达对故都的眷恋与哀婉之情。作者的爱国、爱民与“落寞”“衰弱”的真实感情,融进了故都的__④__北国的秋中,因而__⑤__独特,又平凡。读完全文,我们的确感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①

     ②

     ③

     ④

     ⑤

     A

     而

     /

     在于

     甚至

     也

     B

     但

     对

     /

     以致

     更

     C

     而且

     于

     是

     /

     虽

     D

     /

     对于

     在于

     以至

     既

     解析 “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以至”有“直到”的意思,排除B。④处不能空,排除C。⑤处与“又”照应的只能是“既”,故选D。

     答案 D

     二、能力素养提升(4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阅读课文1~10段,完成5~7题。

     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清淡,悠闲,还带有一丝落寞。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无声无味,“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渲染了那种寂静的氛围,突出了“静”。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中给人以清净悠闲之感,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又紧扣了“悲凉”。

     D.“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及秋雨后桥头上都市闲人无聊的谈天声,是秋天静中的喧闹,都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

     解析 “都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错误。

     答案 D

     6.第①和第②段之间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加以赏析。(6分)

     答案 对比。作者把“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了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对比,突出“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之秋”,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突出其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

     7.“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在颜色选择上,作者有怎样的审美取向?为什么?(6分)

     答案 以冷色调为主的审美取向。和上文“清、静、悲凉”的特点相照应,突出了季节和地域特征,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二)课外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的三五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文章有删改)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散文从多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出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B.作者在描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用色状物写景,浓淡适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表达自己“相见恨晚”的情感。

     C.作者描写江南的雪景,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在品评诗句中写出了雪趣。

     D.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解析 “实写”错误。

     答案 C

     9.文章题为“江南的冬景”,开篇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案 本文以写北国的冬景开篇,通过对北国冬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概括叙述,为下文写江南的冬景作铺垫,以突出江南冬景与北国冬天的不同特点,表达对江南冬景的赞美、热爱之情。

     10.作者运用一系列对比,描写了江南的冬景,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写那种“明朗的情调”。

     (三)语言表达(10分)

     11.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4分)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作者从听觉角度通过对比写蝉鸣,用“残声”“嘶叫”寥寥数词便写出了秋之悲凉的特点。(意对即可)

     12.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曾就中国历史的研究做过简明扼要的论述,请把这个研究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精准,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6分)

     解析 这是吕思勉先生就中国历史的研究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做过的论述,根据这个框架图,可以鲜明地看出,吕思勉先生在创作的时候都运用了比较翔实的科学数据进行佐证说明,同时兼用科学比较的方法进行表达。

     答案 中国历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有关治乱兴亡和典章制度的记载、注释以及批评。在研究时要运用比较和考据的方法。

     《*荷塘月色》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明眸(móu) 涟漪(yī) 独处(chù) 鹢首徐回(yì)

     B.臭鼬(yòu) 悄悄(qiāo) 曲折(qǔ) 妖童媛女(yuàn)

     C.脉脉(mò) 霎时(chà) 尘寰(huán) 缕缕清香(lǚ)

     D.乳酪(lào) 煤屑(xiè) 踱步(duó) 参差斑驳(cī)

     解析 A项,“处”应读chǔ。B项,“曲”应读qū。C项,“霎”应读shà。

     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凝碧 轻歌曼舞 哀恸 清澈见底

     B.惬意 名门望族 朗照 烘云托月

     C.敛裾 格外风致 梵语 宛然存在

     D.攸关 不拘礼法 忧悒 神彩飞扬

     解析 D项,“彩”应为“采”。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小路的两旁,也有少许蓊蓊郁郁的树丛,杜鹃树随处可见,偶尔可见到一些开着白花的杂丛。

     ②近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对辖区各家幼儿园的妖童媛女进行了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

     ③《荷塘月色》从色彩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十分生动形象,又不落俗套,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④《荷塘月色》全文就像是一幅工笔画,作者处心积虑设色着墨,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荷塘月色图。

     ⑤朱自清巧妙运用通感、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把“荷塘月色”描绘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

     ⑥对于一个死者来说,任何觉醒的或者复活的景象,都使一切时间与地点变得举足轻重。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④

     解析 ①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使用正确。②妖童媛女:指艳丽的少年和美貌的少女。用来指幼儿园的儿童不合适。③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使用正确。④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褒贬不当。⑤细致入微:指描写、表演非常细腻,细小之处也充分表现出来;也比喻看问题非常全面;也可指

    推荐访问:荷塘月色教案 故都 荷塘 上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